文/栗雨之
对于玄奘法师,在中国几乎是众所周知的,然而在玄奘法师之前,其实就有法显法师西行求法,更有鸠摩罗什法师至于东方。无论是早或晚,历史上留名或是未留名,正是因为他们舍身取义的一生奉献给佛法的传播和弘扬,才有了今天我们有机缘如此轻易的就能读到诸多经文。而对于这些经文是如何翻译出来,如何流布到我们的手中,我想,对于他们的追溯就变得尤有意义。
今天我们所看到的诸多经书,几乎都印着同一个名字——鸠摩罗什。
说道鸠摩罗什大师的传奇一生,除了深深的顶礼赞叹,其逆转宿命的精神我想更是今天的我们所需要解阅的。
鸠摩罗什大师简介
鸠摩罗什 (Kumārajīva,344-413),中国佛教四大译经家之一。出生于西域龟兹国。后秦弘始三年(401)入长安,至十一年(409)与弟子译成《般若经》、《妙法莲华经》、《维摩诘经》、《阿弥陀经》、《金刚经》等经和《中论》、《百论》、《十二门论》、《大智度论》、《成实论》等论,系统介绍龙树中观学派的学说。译经总数《出三藏记集》作35部294卷,《开元释教录》作74部384卷。
所译经论影响很大,其中“三论”(《中论》、《十二门论》、《百论》)为三论宗主要依据;《成实论》为成实学派主要依据;《法华经》为天台宗主要依据;《阿弥陀经》为净土宗所依“三经”之一。
关于鸠摩罗什大师生平的二三事
关于鸠摩罗什大师的一生,有几件事是让我终生难忘的。
第一件事:7岁随母出家,千斤一念
鸠摩罗什大师生在一个智慧的家庭,他不仅拥有一位才华横溢的父亲,被龟兹国国王重用并且把自己的妹妹嫁给他,而且鸠摩罗什的母亲更是智慧卓越,在怀他期间,曾与当时国家最为智慧的鸠摩罗什的舅舅论辩,每每胜出,虽然舅舅说这是腹中孩子的智慧超群,但也同样证明了鸠摩罗什母亲的辩才无碍。
在生下鸠摩罗什后不久,他的母亲看到人间疾苦,于是毅然出家,正是因为母亲的机缘,鸠摩罗什才有了7岁随母出家的善果。而其事发则因为千斤缘起。
就在鸠摩罗什大师进寺庙的当日,小孩子玩耍,他轻轻一拿就拿起了寺庙里的千斤球在手里玩,玩得正开心时,旁边围观的人开始议论“这孩子力气真大,这球10个大人都抱不起来,他一个孩子玩一样拿在手里”,当他脑袋里有了重量的概念后,突然球从手里落了下来,任凭他再怎么推也推不动,于是,7岁的鸠摩罗什旋即明白了,所谓重量一切都是假的。
第二件事:改小乘为大乘,12岁冠誉西域
鸠摩罗什的母亲在他出家后,便带着他四处寻访寺庙,向高僧学习。而当时的龟兹正是小乘佛法兴盛,加上慧根深重,8岁的鸠摩罗什已经成为宣讲小乘佛法的高僧。当他讲经时,就连各地的王都会匍匐在地,以求让他从他们的背上踩过去。
然而即便受到这样的荣宠,8岁的鸠摩罗什并没有骄傲,而是渐渐发现了小乘佛法中关于自修的不足,当人间疾苦越发走进他幼小的心灵,他终于认识到要想救世人,还需要修习大乘佛法。
至12岁,从小乘改修习大乘佛法的鸠摩罗什,再次成为大乘佛法的高僧,不仅通读经典,会多国语言,更是仁心慧眼,普渡众生。成为享誉整个西域的高僧。
第三件事:预言与信念的较量
少年成名,助长了这位高僧的智慧和世人的尊敬,但同样也助长了各类人的贪婪。鸠摩罗什成了各国争抢的对象,甚至前秦苻坚为了争夺鸠摩罗什发动了惨烈的战争。
少年的鸠摩罗什曾经被2个预言所笼罩:一个是一位高僧告知,其36岁之前如果没有破戒,则一生有为。若破戒,则前功尽弃。另一个是他母亲对他的预言:未来将要到东方去弘法。
未曾想,这2个预言都发生了。苻坚派去争夺鸠摩罗什的吕光因不曾笃信佛法,在攻破城门后不仅没有善待鸠摩罗什而且对其大加羞辱,强行另其破戒。高僧的预言应验了。但是他母亲的预言呢?
吕光1年后带鸠摩罗什返回时,途中苻坚即在另一端兵败身亡,吕光拔地当了王,因为鸠摩罗什几次劝戒都应验,所以吕光在当上王之后任命鸠摩罗什为国师,让他干起了算命的事,这一待就是数年。
世人都以为,鸠摩罗什的一生就会这样在高僧的预言中了结,但只有鸠摩罗什自己知道,白日里敷衍吕光和大臣们,权衡利弊,晚上回来继续修行,念念都在初心,并且利用这段时间对中文进行了深入的学习,佛法造诣上更上一层楼。
念念不忘,必有回想,六祖惠能和猎人在一起时如此,鸠摩罗什大师和吕光在一起亦如此。
终于盼来了为争夺他的又一次战争。只不过,这一次是笃信佛法且靠谱的姚兴。
第四件事:若译经无错,则死后舌不烂
鸠摩罗什深通佛理,又精通汉、梵两种文字,组织译出的佛经,既能明确表达梵文原意,又能做到行交流畅,字句优雅,令佛教徒无不信服赞赏。经十余年努力,共译经300多卷。译经期间,并在姚兴的扶持下,开坛讲经。
至圆寂,烧出诸多舍利,为唯舌头依然鲜活,弟子们方才想起,他此前所说“若此生所译经典无错,则死后舌不烂”,再次奠定了鸠摩罗什一生所译经典的千古流传。
读 《鸠摩罗什》大师生平有感
1:科技的发达,今天我们已经能够有太多机缘读到各类经典佛经,然,比起我们所拥有的,我们又真正阅读了多少,读透了多少?而那些曾经把经文刻在皮肉里,一个字一个字印刻到流血不止的贝叶里,我们又珍惜了多少?
2:过去一家人能够找人抄写一遍经书已经需要倾尽家财,普通人家根本没有机缘抄写经书,更别说有通读的机会,今天我们的笔墨纸砚,还有电子设备,印刷产品是如此的丰富,但我们的刻苦又有多少?我们又为自己和家人积累了多少福报?
3:宿命在某种程度上确实有一定的计算方式可以计算,但宿命仅仅是你自己过去因果业力的一个必然结果。但必然并不代表是最终结果,它只是一个过程,一个可能发生的事情,而最终的结果则还是来自我们自身,每一天所行所念。假如鸠摩罗什大师任由命运,不坚信弘扬佛法的念头,于“臭泥中生莲花,但采莲花勿取臭泥” ,则不会有我们今天所看到经书的一切美好。
人定胜天,不是说人要和天斗什么,而是自己考验自己的信念是否足够执著,足够坚定。若然你的选择是坚定不移的,那么即便全世界的人否定你,诽谤你,你也坦然。但如果你不过是嘴上修行,说说而已,那么即便在舌灿如花,也欺骗不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