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篇写给自己的回忆录,单纯的写来内容或许有几分枯燥以及乏味。但这些枯燥以及乏味甚至无知,将明明白白的代表了我曾经所经历的真实情况,当最后的时候,这些回忆录,却将作为我的呈堂证供置于上帝的审判台前!如今,我就将我的回忆尽情开启,将我过去一切光彩不光彩呈之于众,并甘心接受上帝对我的公正裁决。
这篇回忆录乃是记录我大学时间的点点滴滴,并不包括在我大学之前以及大学之后,所记录的时间为四年光景,并每一年的光景分为两个学期。每一学期记录的内容有所偏重,又一些事情横跨几个学期而凑成,回忆里面到处充斥着亲情、友情,以及不被获得并中途夭折的爱情,又有小有成就的一些东西,还有浑浑噩噩的颓废虚无。那么现在,我就像一个经历世事风霜的过来者,将我四年间的大学生活,从头到尾一一讲起。
抛开田园,母亲陪我念大学
也许,是命运的安排,又或许是阴差阳错,2010年八月份,我被陕西国际商贸学院录取。我不想说,又不得不说,那年的高考,我只考了291分那么少。当时江苏高考文科三本分数线是284,二本分数线是321!父亲是不知道我考了这么点分数的,他还一如既往的相信当年我考了349分。直到现在,他也还被我和母亲的这个谎言蒙在鼓里。那时,因为分数低,我甚觉没有面子,于是我和母亲商量决定对外宣布我的高考成绩为349。当然,这招拙劣的手段也只能蒙蒙父亲以及村里那些对高考不甚了解的人了!
八月二十几号,陕西国际商贸学院的录取通知书下来了,第二天,母亲就买好两张通往西安的火车票。
八月二十八,母亲与我一起出发去往西安,说实话,对于西安这个古老而有魅力的城市,我是从没有来过的,我之前所到过最远的地方不过就是苏州张家港罢了,对于江苏省以外的经历,这便是头一回。
火车是从我的家乡盐城出发的,当开走的时候约莫已是晚上的七点。当时从滨海县通往盐城火车站的时候直接就有班车到,是20块钱票的样子。至于盐城火车站,说实话,建的蛮好的,它与盐城汽车客运站相隔不远。盐城汽车客运站称为五星客运站。我竭力的想下当时的情景,但是我已想不起来了。我只记得当时和母亲去买火车票的时候,盐城火车站的售票员在我的录取通知书上盖了一个半票的章。还有就是,户口迁出的话题,那时心高气傲的什么都不懂,以为迁户口是一件光荣的事情,以为自己念大学了就不再要农民身份了,真是数典忘祖,不可理喻。
之后,火车从盐城站起,一路向北,经过淮安、沭阳、新沂、徐州,到了徐州站的时候已将近深夜。
火车在徐州站台边停留二十分钟许,之后便开出,经过洛阳、潼关、渭南、以及最后的西安。在从洛阳开至潼关的时候,天就慢慢变亮了,从火车窗里向外看去,外面一片沃野以及荒山窑洞,以后数次经过的时候甚觉洛阳至潼关站为漫长。
火车经过潼关,到达渭南,这时高耸的群山便纷至沓来了,那里有嘱世闻名的华山,另有闻名天下的兵马俑,气势恢宏!是时我并不知晓兵马俑景区是在西安的临潼区。从火车窗外还看到有一学校,名为渭南师范学院。不久之后火车进入西安界内,于是有几条河流被我看见。
当火车到达西安站的时候,我就与母亲下火车来,西安火车站的站台这里有不少高校的照片悬挂那里,非常显目,我也看到我所录取的那个学校,陕西国际商贸学院的招牌悬挂那里。
我们拿着行李,走出西安火车出口,在西安火车站出口那里,我们们看到有举着陕西国际商贸学院牌子的迎接者,我想我可以坐那辆车过去,但是母亲坚决要按着通知书上的公交路线乘车,因此我就只好按照母亲说的乘公交车了,那录取通知书上的公交路线指明的是101路到汉城路转乘59路到陈阳寨,在陈阳寨转乘15路到咸阳南郊大学城。又指明,或者乘611到汉城路转乘59路到陈阳寨,随后在陈阳寨转乘15路到咸阳南郊大学城。当然,一出火车站以后,我和母亲并没有直接乘车去学校,而是走来西安火车站的周边的路上转了转,在出西安火车站广场的城墙门的时候,我就甚觉西安的古老了。
这里有一堵高高的城墙,那城墙上的砖块不像一般的砖块,那是一种青色而偏深的颜色砖块,这就代表了历史久远。
我们出了城墙的门,向西走去,在一个商店里买了一盒绿豆糕。那绿豆糕非常的甜,入口即化,如冰般清凉,使人不禁回味无穷,等到后来晓得,那绿豆糕竟也为西安特产之一。
我们后来又走到了解放路,那解放路两旁的高大建筑令我叹为观止,又有古风在此蕴含,惹人遐往。特别是五路口,五路口上有个天桥,在我到达西安之前,是从没有亲眼看到过此种繁华景象的。
我和母亲在离火车站不远的解放路的一个餐馆里点了两份菜,结果吃完以后一结账,要四十多块钱,感觉就两小盘豆芽,两碗米饭,母亲觉得贵了于是怨声载道的,那餐馆类似大堂经理模样的人以为母亲是找麻烦的于是就伸出“请”的手势对着餐馆门外,我感觉好像受到了不公的对待,但是这根本不算什么事,忍一下走吧,因此我就赶紧催促着怨声载道的母亲走出餐馆。
后来,我们又沿着解放路往南走,在一个高楼前的空地的卖哈密瓜的摊点买了两串哈密瓜。时间已过去了良久,但这些片段记忆,却总也能在脑海中回忆起。
后来我们乘上101路公交车到往汉城路,又在汉城路乘59路到往陈阳寨。陈阳寨,地处咸阳,那从汉城路一路经过陈阳寨初次看到的情景,是我以后再从汉城路到陈阳寨所不能感受到的。当一切熟悉以后,所有的东西都不再会是有趣。我们后来在陈阳寨那里乘15路公交车去往咸阳南郊大学城,在站台等车的时候,母亲问其中一个学生模样的人说,陕西国际商贸学院是否为乘这辆车,那学生模样的人说她也是去商贸学院的。
后来我和母亲上去15路公交,故此我所报道的学校也就到了。
当我们下来到达陕西国际商贸学院的时候,我便觉得这里较为荒凉。这路的南边是一座看似不错的教学楼,那路的北边则是行人纷纷去往的北校区。
我和母亲将行李箱以及行李袋拿向北区,进了北区的门口,我们来到新生报名处这里。
新生报名处这里人有很多,都是在报名缴费以及办理各种相关事宜。
记得报名的地点,是在当时的北校区珠宝学院一楼走廊两边的教室里。有一个学生会的女生想要主动拿着母亲手里的报名流程表和录取通知书送到指定的报名地点,被母亲给当成了骗子,说实在的,当时我好尴尬,女生挺漂亮的。实在教我不忍心拒绝,但是母亲把那女生当成了骗子。
在缴学费的过程中,有一个男生在用刷卡法缴费的时候,有一个财务让他输密码,结果他就当成了说密码,正打算说出的时候,被财务制止并解释道,是输入密码,而不是说出密码。
后来便是领取军训服饰以及宿舍物品。那军训服是陕西国际商贸学院校服,白色卦,黑色裤,配有一黑色鸭舌帽,白色帆布鞋,以及仿牛皮制腰带。然后宿舍物品有床单,床垫。宿舍是在东#楼,为四楼,一个八人间宿舍房。
母亲当时把我的宿舍床位安置好以后,就把行李锁到宿舍存东西的柜子里,那柜子有八格,每格分别是宿舍里每一人的放物品处。
当天,母亲就在我的宿舍里待了一天休息,当时,宿舍里人还没有都来齐,当时只有两个。与我同一天到的舍友是一个胖子,家是西安的,名字叫雷磊。当天还来了一个叫杨宏林的舍友,是河南人。那杨宏林,好像很能的不行,在宿舍里感觉嘚瑟个没完没了。以及到达安排好的宿舍。第二天一早便是军训,我总共军训两天就不再军训了,因为感冒,就故此不再军训下去,且在第一天军训时,那鞋显得不合我脚,使得我脚趾挤的极其疼痛。
在我宿舍的舍友有一个胖子,名叫雷磊,他是西安市人,又有一个瘦子,名叫王勋,为贵州毕节人。又有两名新疆人,一名河南人,名叫杨某某。
至于北区的食堂,则为几个。在宿舍楼下的,为一名为小吃城的食堂,在稍西一点的餐厅名为怡馨苑。我和母亲在小吃城的窗口点过一份牛筋面,那牛筋面算酸辣辣的味道使我喜悦。在此之前母亲又给我买过一份炒饭,那炒饭的分量是极其的多。关于最初的口味,我想,就是定格在这两样上面了。
至于手机,则是在学校怡馨苑二楼的缴费窗口统一办理,当时办理的手机并不是智能手机,而是那种非常小的,按起来噼啪作响的那种手机,是买五十块钱卡送一百五十快钱话费外加这部手机。那手机还有在学校购物刷卡的功能,关于这种功能,我倒是也使用过不少回。当然,最令我无比心动的,要数那些来来往往于校园里的女生了。那些漂亮的女生,她们穿着短短的牛仔短裤,以露出修长双腿。那迷人的身姿,并那清凉魅影,是我至今一度不能遗忘并在我脑海徘徊。
至于军训所分的队伍,为一营六连,那连长为一长相颇黑的女生,为我们学校特训队成员。在我旁边站的同学叫董懿,个子比我高一点。当时我并不知其名,只听得连长称之为四排长。
至于军训,我并没多少回忆可言,但那却是第一次触的集体,那感觉超过了以后所分的班级。
三天以后,我感冒病倒了,当时我全身乏力,恶风无汗,那宿舍里风扇吹出的风使我浑身颤抖。母亲就把我领到学校外去找租房,好使我一个人调养而不受到宿舍干扰。
记得,我们先是在陈阳寨的庄子里寻找一圈,那时陈阳寨还没有拆掉。后来我们又折回到李家庄里寻找租房。
记得那时我十分想让母亲一个人回老家去,就因此而对母亲大吼大叫,但是结果感冒病倒需要照料,母亲也就顺理成章的有不回去的理由,并且这一不回去,一直伴随到我大学四年直到毕业。
是时,我的风寒一直在持续不断,直到军训完整的结束前一两天,我的风寒感冒病情才算是得到好转。那时我已住到李家庄,母亲也住在这里。
在李家庄这里,住了不少的女生,多为商贸学院与隔壁陕西服装职业学院的学生,更多的记忆已不太记得,着实时间隔得太久。
记得在军训的第一天,我们连里的每个人都进行自我介绍,到我介绍的时候,我感到非常尴尬。每个自我介绍的人还要唱歌,这真让我尴尬,我唱起歌来的感觉五音不全,虽然我很喜欢音乐。我的那个白色帆布的军训鞋把我的大脚趾挤的生疼。军训的内容是立正与走正步,当时的气温还是比较高的,立正不动的感觉着实的疲惫。我被分在的军训连是一营六连,给我们军训的连长是个女的,黑黑的,笑起来的时候嘴角有一对浅浅的酒窝。这些给我们新生军训的连长,都是学校特训队的人员,他们大多是大二或者大三比我们大一两界的学长与学姐。偌大的操场此起彼伏的响着校园广播里的音乐与新生们的口号声音。
军训在我旁边的是四排长,名叫董懿,个子比我高一点点,有一米八五,在军训的连里有几个当时感觉非常漂亮的女生。也就是说我的感冒就是在那天得的。
第二天早六点半左右,学校广播里的音乐声把我们催起,吃完早饭以后我又去军训了,母亲过去看我,就在不远处,我感到很尴尬。说来很不错的感觉,那就是一起军训的连里的同学让我感到很亲切。这样亲切的感觉,甚至超过了以后分班以后和班级里同学亲切的感觉。时间一晃而过,想起来那段短暂而美好的军训时间,也着实的令我感到欣慰的。
在军训的那段期间,休息时间,我就跟我们连里的几个同学一起参观学校图书馆,当时很陌生,图书馆高高的建筑让我们叹为观止。
之后两个星期,也就是军训结束后的第二天,我们大一全体的新生便开始分班,我们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在一零年的时候总共有三个班级,我是被分在三班。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三个班级的辅导员名叫耿武侯,他还带着一个财管六班。当时财管六班就在我们人资三班的旁边,而人资一班在二楼,二班则在财管六班的对面。
我们班的班长名叫刘印,是河南平顶山人,还有一个叫做袁欣的宣传委员,人长得比较漂亮。副班长名叫朱红,来自河北,据说是满族人。我们班还有几个来自新疆的同学,周俊是其中一个,并且还是回族人。
在当时我们班级里面,陕西本省内的同学与省外来的同学数量上不分伯仲。其中贵州省的与新疆占省外的较多。陕西省内的陕北来的同学占省内的较多,其中贾福亮就是来自陕北榆林神木县,李志德则来自榆林绥德。关中以内比如西安也占到几个,比如雷磊就是西安鲁家村人。陕南的汉中有一个叫李庆东的,他在当时负责我们班级里的班级卫生。
这里,我就把人力资源B1003班所有的学生介绍一下,就当做回忆当年同窗情谊吧。
人力资源管理B1003班总共有44个学生,排名不分先后。先从我说起吧。
刘景山 刘印 刘新慧(女)刘京瑶(女)刘依晗(女)王勋 郭嘉 周俊 雷磊 欧阳志腾 李志德 李庆东 李彩龙 康振山 罗梦玲(女)侯国玲(女)孙笑然 贾福亮 秋摩六斤 朱红(女)袁欣(女)冉琪(女)张梦娟(女)张志龙 张鑫(女)张敏(女)张瑾(女)郑荣(女)严瑾(女)阎一缘(女)吴双(女)任丹(女)段娜(女)段全旭(女)谭海红(女)郑洋(女)杨宇壮 许泽林 齐钊 关彩娟(女)孙洁(女)谢旭 舒庆丽(女)周迪(女)
人资B1002班几个熟悉的人名顺便提一下:
董懿 李焕政 程裕 王安政 朱丹 唐建宁 熊小奇 马玉龙 高丹(女)
人资B1001班几个熟悉的人名也顺便提一下:
余梅花(女)买芮(女)
就记这么多了,说到人资一班的这个叫买芮的女生,那可真是一个大美女,买芮是西安的,长得很像印度电影美女明星卡嘉。艾佳,又译:卡嘉.阿佳瓦尔。在我大二那年看到一部南印度电影《勇士 穿越时空的爱恋》,以及南印度电影《阿里亚2》,卡佳.艾佳与买芮真是太像了,你只要看到卡佳.艾佳的面容,你就可以知道买芮有多漂亮了。
如此,分班以后的第二天,我们就开始按部就班的上课了。在分班后第二天的那个下午,我们在教室里打扫卫生,副班长朱红的苗条身姿令我留下深深的印象,当她跟我说话的时候,我的心里,显得一阵愉悦。我在心里暗想,有这样漂亮的女生做同学,大学真的很幸福。后来贾福亮据说暗恋朱红,在宿舍里喊着朱红的名字说着下流的词语。
大学的课程多显无趣,老师讲的内容不能使大多数同学产生兴趣。多数同学总是要把高中时代的学习状态拿出来说,然后明显对比产生出倾颓之意味。
与大多数同学上课时一样,漫不经心,玩弄手机,我也同样如此。在前篇有提及到,我们的手机是在学校那里配置的,那手机模样小巧,话费充足,因此根本不必对话费是否十分浪费而有所担心。
那时我比较喜欢的课程是思想道德与法律修养,因为讲这一课程的老师比较漂亮,她叫任静,听她讲课的时候我觉得着实的享受。
任静三十岁左右,是西安人,身姿窈窕,染着公主样式的发型,十分美丽。每在校园看到任静的时候我就甚觉心情开朗,之后提到的我的那个死党贾福亮,他对任静也是“情有独钟”。
西方经济学老师叫徐晨攀,他讲课的时候总爱发牢骚。很多同学是这样认为的。
政治经济学老师名叫齐凤翔,齐凤翔讲课的时候总要叫我们拿出笔来在书本上划写一大段一大段的内容,给人以一种非常重要的错觉。大学语文老师名叫李语婷,是西安交通大学的研究生毕业,她给我们讲课总还能使我们有一点高中时的感觉。其中,刚才提及的思修老师任静,也是交通大学的研究生毕业。
然后高数老师名叫岳丽,她也是西安交大的研究生毕业,她给我们讲的那些极限、变量、微分、积分等内容至今都能叫我回味无穷。我觉得因为高数而带来的那种虚拟感,美妙极了。
至于像体育课,我们大一上学期的时候学习的是排球,下学期学习的是太极拳。还有其它的几门课程印象不是太深刻,因此大体就写上这几门。
大学课程怎么说呢,其实都是一种应付式的精英教学,学生们真正学到什么对于这一点实在令人感到遗憾。老师们大概仅是作为打工者的形象出现在课堂上,应付了事,我们学生同样也是应付了事,这样的现象,以后我们的国家的众多大学恐怕还要持续好多年。这是国情所决定,我们只好顺应时代,同时反思。
当九月底的时候,周边一个岛国因为一个本属于我们国家的岛屿而蓄意制造出一些不可理喻的矛盾,沸沸扬扬的声音不尽渲染,蔓延到了我们学校,我们学校因此与全国大多数的大学做的一样,封校,以阻止同学们发生不必要的“呼喊”行为。
在此时同一进行的,是学校九月底开的秋季运动会。当时的我们以军训时的连为单位在操场集合参加校运会的开幕式,那次的开幕式上我们学校的创办者赵步长老先生上台致开幕词。大学其余的时间里我便没有再目睹过赵步长,倒是时常的见到过学校的董事长也就是赵步长的小儿子赵超。
横幅交流,可以添加我的微信1327835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