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卓下载

扫一扫小越美文网APP好词好段摘抄大全

IOS下载

扫一扫小越美文网APP好词好段摘抄大全

欢迎访问小越美文网 阅读最新散文诗歌 下雪了作文

现代派文学的鼻祖:卡夫卡墓志铭和墓地

时间:2020-10-18 15:32:57    来源:

每当我们打开弗朗兹·卡夫卡(1883-1924)的书的时候,我们常常会发现梦境这类令人困惑和意料之外的状态,总是降临到主人公的头上。如卡夫卡在《驯鹤》里一开篇就写道:“我晚上回到家里时,看到一个很大的,大得异常的蛋。它差不多跟桌子一样高,鼓得圆圆的。

”在卡夫卡最著名的小说《变形记》里,主人公格里高尔·萨姆沙在一天早展从梦中醒来时,发觉自己竞然变成了一只大甲壳虫

卡夫卡书中的故事总是向我们展现了一些新奇的世界。卡夫卡用这种颠覆性的手法,洞察了人类在工业文明自己的创造物中的失落—他们被落寞、孤寂、梦想的破灭和深深的忧虑所困扰。美国学者丹尼尔·伯特说:“没有一位作家能够有比卡夫卡更锐利的洞察力探究过20世纪的心理创伤和恐惧症。把20世纪政治和社会史的许多东西形容为‘卡夫卡风格’,决非是夸大其词。”虽然卡夫卡作品的表达技巧、艺术场景都不是传统现实主义文学所能达到的,其意境阴森,似寓言,似神话,展出人性的新边界,但要注意的是,卡夫卡都是在描绘现实的生活,并且往往有预言性的先见之明。

卡夫卡在1924年就去世了,但他在他的作品中描绘的骇人的恐怖景象都在他死后成为现实。他的三个妹妹都死在纳粹集中营里,他的父母幸运地在1931和1934年去世,否则也难逃厄运。二战结束以后,越来越多的读者从卡夫卡的作品《城堡》、《审判》和《变形记》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孤独、恐惧、绝望、挣扎再加之宗教学、心理学、文艺学的种种解释,使“卡夫卡热”在现代西方社会蔓延,现在人们公认卡夫卡是现代派文学的鼻祖。

卡夫卡的生活因为严父的苛求,加上自己是犹太人常受到种族歧视,再加之他天生的敏感、好疑,所以一直都不愉快,这影响到他身体的健康。1916年8月他忽然大咯血,后来经诊断是患上了肺结核。这时正是他创作的旺盛时期,1912年写出的重要作品《审判》在1916年发表。1924年6月,离41岁生日还有一个月时卡夫卡与世长辞。

卡夫卡去世后,他的遗骸被运回了布拉格,1924年6月11日被安葬在布拉格附近的斯特拉施尼茨公墓的新犹太墓地里。墓碑是后来竖立的,上面刻有三排黑体字,第一排是弗朗兹·卡夫卡( Franz Kafka,18831924);第二排是他的父亲的名字赫尔曼·卡夫卡( Hermann Kafka,1854-1931);第三
排是他母亲的名字尤莉·卡夫卡(Ju1ieKaka,1856-1934)。这说明人们后来把卡夫卡与他父母合葬在一起。此外还用白色的字体刻着他三个妹妹的名字,她们都惨死于纳集中营

1938年纳粹占领了捷克,卡夫卡的作品被封禁。二战结束后捷克共产党统治捷克斯洛伐克时,卡夫卡的作品仍然被查禁。到了今天,卡夫卡的作品终于得到了公正的评价,人们一致认为他是现代德文学中的大师,他的作品被认为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

如果你现在去捷克的布拉格,在老城堡有一处是观光者必去的去处,那就是黄金小道22号,小屋门前挂有“作家卡夫卡”的牌子。原来在1916年到1911年同卡夫卡曾借居妹妹的这间小屋写作,现在这间小屋成了专门出售卡夫卡著作的书店。在旧城区的圣米库拉教堂旁卡夫卡于1883年7月3日出生时的故居,现在已成了纪念卡夫卡的小型博物馆,里面陈列着这位只活了41岁捷克作家生平的照片和实物,大门左边还铸有卡夫卡的铜像。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