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孙晓燕
从上周开始,朋友圈里晒红叶的多了起来。
我猛然意识到,今秋,欣赏红叶正当时!
整整记挂了一个星期。又逢周末,天气尚好,微寒、碧霄、暖阳,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不必准备行囊,驱车几分钟就来到了城北的历山脚下。
通往山顶的有土路,也有台阶。我们走的是东边的一条路,从这边上山的人不多,时候尚早,山林清雅而舒宜,阳光透过干枯稀疏的枝叶,细细地筛下来,斑驳了一地的疏影。
地上安静地躺着很多落叶,有的很完整,有的已被碾碎,这显然不是红叶。秋风扫过,那些完整的叶子轻轻飘离地面,擦出微微的声响,这是山林唯一的声音,有道是"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然而,我竟没有一丝的悲伤,反倒觉得不应该辜负这静美的时光。
我心只为红叶来,急切地搜寻红叶,却不见它的踪影,偶尔遇到几片,也是青里泛红,黄里泛红,没有几丝明艳,并且焦干卷起,我有些懊丧,不应该走这一条路,又一转念,何必呢,红叶是景,青红黄绿、自然调配,佳人漫步,秋风萧瑟不也是景吗?世间本无恼,庸人自扰之。
拾级而上,台阶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陡,完全依山势而造,随性玩赏,心静,身体也不劳累。
愈到深处,景致也愈来愈好,红叶也愈来越愈多。这些红叶大都长在树的顶端,大部分的树干黑黑的,没有一个叶子,不知是早早地凋了,还是压根就没长。这些顶端的叶子朝向山的外侧,阳光在上面跳跃,它们就温暖热烈起来,不停地摇摆晃动着自己美丽的身躯,反复变换着角度,就是不能看清它,只能仰望、仰望、再仰望。
一株红叶树吸引了我,它与周遭的树不同,不粗壮,但是一种不可阻挡力量使它傲然挺立。叶片狭长,不是卵形,很多片叶子整齐地排列两侧,类似香椿的叶子。颜色红却不奔放,冷艳高贵,亦如它高挑的身材,居高临下,藐视着周围一切。
继续往上,人渐渐多起来。这一片的树型较小,这儿一丛,那儿一簇,并且叶大又多,颜色也好,自然观赏的人就多。我在一株较大的树前停了下来,这是一株完美的树,主干粗短,枝条整齐有序,毫无旁逸斜出,浑身上下盖满了红叶,不经意地点缀几片黄绿的叶子,甚是好看。
阳光均匀地洒在了每一片叶子上,热烈、温暖、耀眼。走到树下,抬头仰望,叶子交错在一起,严严实实地遮住了阳光,它们立时成了通透的橙红色,最是生动活泼,温暖华美。
仰而求之难,俯而拾之易。我却从不轻易摘下一片红叶,哪怕它已经干枯,它叶柄的伤口,让我于心不忍,就如硬硬拔下一根秀发,总会有一丝疼痛吧。还是让它自然飘落,没有不舍、没有难过,没有疼痛,自然轮回,无法抗拒,繁华过后,终得叶落归根。
不必再往上了,只为寻景,不为登高。
下山走的是一条直上直下的台阶路,两旁的树枝自然弯曲,搭在一起,成了一条深邃幽长的隧道,一步一步,小心翼翼,就如行走在静好、悠远、绵长的时光里,这里的岁月安宁如水,慈悲简静。
作者简介:孙晓燕,沂源县实验小学教师,平素喜欢用笔尖记录生活,作品曾在征文中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