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内容来自赋能岛终生成长群>
< 整理:阿九 校对:佳玲 配图:杨坤发>
【精选文章】: 《赵敦华:简谈金银铜铁律》
【简介】:
金银铜铁”律的文字表达是这样的:
“己之所欲,亦施于人”是金律;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银律;
“人之施己,反施于人”是铜律;
“己所不欲,先施于人”是铁律。
【推荐语】
金银铜铁律是四种价值观,都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
金律和银律是道德,扬善;
铜律是非道德的利益博弈,罚恶;
铁律是反道德的法律,除恶;
儒家的忠孝,是以金律和银律为主;
墨家的兼爱,是铜律;
法家的霸道,是铁律;
用金银铜铁律看待文化冲突,看现实生活是有趣的视角。
【讨论题】
1.你如何理解金银铜铁律?
2.你是哪条规则的践行者?
【感谢话题提供者】:@(志愿者)江湖书生
下面我们就来一起看看,本期有哪几位同学的精彩讨论被选中。
活着 09:47
金银铜铁律,我理解为,人行为处事的四个不同纬度,也代表着几种不同人格,遇事多过一遍四种角度看世界的会开朗一点。
重新开始 09:53
照猫画虎。
金律:己之所欲,欲施于人。
(自己资源(有形无形)相对富裕之时奉行)
银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平时坚决执行)
铜律:人之施己,施之于人。
(一报还一报,该出手时就出手)
铁律:己所不欲,先施于人
(坚决克制)
山 22:12
话题:
对金律的一点反思:
“己之所欲,亦施于人”是金律,虽然代表了“道德和扬善”,也是很多“朴实”人的追求或者某些时候的追求。但是似乎这条金律仍旧需要一个前提,你觉得好的想给别人的,也是别人真正需要想要的,如果一厢情愿地把自己觉得好的东西施加给别人,可能给对方造成不必要的麻烦或者起反作用。
比如一个人觉得鱼好吃,就总是让其他人吃鱼,而不管别人想不想吃;或者一些政府的某些政策……
孙思 11:28
【精赋能岛每日精选】第261天,爬楼暗号1106(三)
1.你如何理解金银铜铁律?
我认为金银铜铁律首先要在充分沟通的基础之上,否则就是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人。
其次,规则的实行是有边界条件的,比如家人和同事、认识的人和陌生人之间不一定适合同样的规则。
最后,规则都是理想化的,实践起来必须要变通。
2.你是哪条规则的践行者?
随大流。
老杜克(Duke) 13:57
1.你如何理解金银铜铁律?可以把它们作为自己的一种处事方法。它们让我们可以更轻松的解决问题。
2.你是哪条规则的践行者?一报还一报的践行者(先黄金,对你不好就变。像美国那样先相信你,你要说谎十倍奉还)。
曹礼明(团队管理.教练) 14:25
"己之所欲,亦施于人"
之施,在理解上是不是要区分"提供,建议"和"强制,要求"?
比如,我觉得喝酒好,你也要喝; 妈妈觉得冷,就要你穿秋裤;西方觉得民主好,就到处渗透改变别国政府。
肖海香 14:30
还是更欣赏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应该是人生的金律,"己之所欲亦施于人",则恰恰体现了西方那种强加于人的霸权思维,他怎么知道他喜欢的就一定是我喜欢的呢?他爱他的上帝,我更爱我的华夏祖先,这根本就是两条不搭边的线。
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觉得铜律,恐怕才是解决生活诸多问题的刹手箭。更崇拜毛泽东他老人家抗美援朝时说过的一句话: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对于那些喜欢得寸进尺的人,一味抱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美好理想,无济于事,只有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牢牢守住自己的底线,画清双方的边界,才能镇住某些不知好歹的人。
🍂#金银铜铁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