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卓下载

扫一扫小越美文网APP好词好段摘抄大全

IOS下载

扫一扫小越美文网APP好词好段摘抄大全

欢迎访问小越美文网 阅读最新散文诗歌 下雪了作文

想接父母到城里同住,但父母不愿意,该怎么办?

时间:2020-10-18 15:38:00    来源:
< 整理:阿九  校对:佳玲>
 
 
 
 
 
【话题】婚后想接父母到城市里跟自己住,父母推迟不来,该怎么办?
 
【感谢话题提供者】@龚开乐 贵州 建筑
 
下面我们就来一起看看,本期有哪几位同学的精彩讨论被选中。
 
 
 
想接父母到城市里跟自己住,
父母推迟不来,该怎么办??
 
刘全花 08:57
这个问题,我是亲身经历者,父亲离开,怕母亲一个人在家里孤单,接来与自己同住,可是,不到一个月,死活不愿意待了,你可能给她好的生活条件,可是对她来说,她像是被禁锢在一个笼子里面,出门,没有认识的朋友,没有共同的语言,更没有自己发挥特长的空间。
 
带她出去玩,也往往是短暂的心情舒畅,坦白来说,她也需要自己的空间,她离不开自己固有的生活圈,她需要自己的作息时间和生活节奏。我咨询过几位老人,问他们的想法,基本上是能够自理的,都不愿意跟儿女同住。因此我在想,老年人,就还给他们自由,让他们开心舒畅的度过余生,只是我们年轻人要经常打电话,经常探望。
 
所以 我就在想,什么孝敬,或许真正的孝敬,不是以我们的方式去定义他们的生活,而是明白父母他们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操劳了一辈子,年纪大了,不要总是让他们为我们付出,让他们尽享余年。
 
 
疼痛康复中心 15131718852 09:00
还没结婚,不过这个问题确实发生在我家,我父母想接爷爷奶奶来住,二老就是不想来,刚开始还觉得挺纳闷为啥不来,甚至开车回村里接来,住不了几天就要回去。
 
然后时间久了就发现,老人真的住不习惯,他们习惯了在村里出来进去方便,习惯了左邻右舍串门唠嗑,习惯了两个人想干啥干啥,突然改变这个生活方式老人适应不了。
 
所以现在我父母就是在冬天天冷的时候接老人过来,毕竟农村屋子冷,烧煤也有味,天暖和的时候老人想回去住就回去住,偶尔接来住住。
 
 
青岛罗刚 09:08
 一直推迟的话,可能还是有所顾虑吧?所以:
1、可以单独(不带爱人一起)和父母沟通一下,看看他们不来的原因是什么。
 
2、如果老人是担心和孩子一起住容易产生摩擦,那就衡量一下相关人的性格特征,推测一下是不是合适住在一起。
 
3、还有折中的方法,在城市里单独给老人买或租一个房子,别住在一个屋檐下。
 
4、其实,说实话,不住一起挺好的,距离产生美。在一起共处,矛盾是难免的,这与善不善良、人好不好可能没多大关系。
 
 
志愿者|杜金龙|青岛|建筑造价 09:20
除了接父母,我们有好多与父母相违背的想法。我们心里想的就是这都是为了父母好啊。我说个我自己的例子,我家是农村的。因为疫情封村了,考虑安全不让父母出去,结果呢,父母几乎天天下楼一次。倒是也不走远,就是在楼下跟邻居聊聊天。
 
其实我特别能想的开,孝顺,都是父母的感受,不是咱自己的感受,他感受到你孝,他们就顺。尽量表达自己的爱意,让他们顺就好了
 
 
丹丹 09:21
老人在老家,他们的人际交往的关系网全在老家,突然一下子进城,关系网全断了,只有儿女早晚一见,而且话题一下子缩小了,他们肯定是不适应的。
 
因为疫情一直在家快3个月了,每天吃饭的时候老爸老妈聊得都是他们人际关系网里的事情,或者是他们工作中的事情,几乎没有什么大事,都是小事,甚至小到“今天谁谁远远的看见他们了但是一下转身就走了”之类的,而且老家有院子有地,每天都忙碌不完的事情,一进城这些全都没有了,他们在城里的适应能力远不如年轻的我们,所以,如果是真的不愿来,那就真的不要勉强,自己有时间多回家看看就行了。
 
 
伪装 09:35
先想想原因,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
1,不习惯城市的生活。
2,不习惯和年轻人住在一起。
3,还年轻,想赚点钱,不给你们增加负担。
4,舍不得亲戚朋友,故土难离。
 
解决办法,其实没有什么两全其美,只能你选择进或者退。
选择进,最好的办法就是甩锅法,比如“哎呀,我什么都给你们准备好了,还给你们报了老年大学,学费好几千呢!”“你们快来吧,我都饿瘦了,她/他也不会做饭!”“不来啊?那我明天就去买车!又买车干嘛?那辆车他开着上班,我想你们了就开新买的回来看你们!”
 
当然还可以用别的方法,需要你自己设计。
最后提醒一下,千万别用寄钱的方式替代你的孝道。
 
 
元实 09:51
父母推迟不来怎么办?很简单,找到他们为什么不来的原因,然后再办。原因都不知道,怎么能知道怎么办?
 
再说,这个话题和我们换城市、换工作有些类似,那就是,人换了生活环境,这意味着原有的朋友圈、菜市场都没了。我们适应了原来,要去适应未来需要耗费很多精力,我们现在有没有那种精神想要去、能去适应未来?
 
老人都希望孩子稳,稳定的工作,稳定的家庭,稳定的收入来源,为什么?可能他们见得多了,还有一点,很可能他们没有那么多的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拼搏精神了,时间和精力都不允许。所以,我们想给他们更便捷、更舒适的生活,但对于老人,他们需要改变、适应,这会让他们耗费很大精力。
 
最后,一句话,兔子不应该用胡萝卜钓鱼。想和鱼在一起应该给鱼准备好适合鱼的生态环境。
 
 
A尚树湾~波波乐刻私教 13:50
大概是这些原因:
1、父母思维固化,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习惯了,相当于一个舒适区。
2、大城市没有农村那么随心所欲,很多老人去大城市行为方面都小心翼翼。
3、大城市没有熟人。
 
怎么办?
1、先带父母旅游,暂时离开他们习惯的舒适区。
2、多陪伴,或者自己主动去接。
3、父母来大城市一起居住后话语情感方面注意一点。很多老人在农村生活会有掌控感,和子女在大城市却没有。
4、很多父母还是愿意来帮你带孩子的,给他们个孩子试试[捂脸]
如果父母就是不来也不要太勉强。平常给点零花钱,买点衣服,寒暑假接父母去大城市住一段时间。
 
 
高云 14:05
知子莫若父母,
仅仅从赡养角度考虑,不考虑子女需要父母做事的情况下。
父母有迟疑或者不太愿意的主要原因有2点:
 
1、为子女考虑。
不想给子女添麻烦,子女独自在外打拼不容易,自己过来之后会麻烦到子女分心,从而影响子女工作和生活。
 
其中的主要心态是觉得子女不够强大。对此子女请再强大一点。先把自己照顾好,当父母需要时全力支持即可。父母会觉得很欣慰。
 
2、格局不同,观念不同。
父母愿意投入到家乡建设中,子女认为要跳出家乡到其他地方。背井离乡的子女,与守业顾家的父母成鲜明矛盾。观念的不同互相接纳很重要,作为子女也应当常回家看看,有能力的情况下,协助父母把家乡建设搞上去。这样子父母会很自豪的。
 
 
张玉杰 16:24
1、自己的父母,什么都好说,充分沟通,尊重父母的意愿,千万不要自以为自己都是对的,千万不要“都是为了你好”。
 
2、我的例子:
我爸妈去年到北京住了一周,刚来了2天就念叨着要回去。
在老家存在感很强(经常被需要),到了北京感觉变成了一个处处需要照顾的人。没有存在感。
 
在老家,隔三差五就跟朋友小聚喝顿酒。换了环境,失去了交际圈。
在自己家想怎么造怎么造,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生活习惯来。即使在儿子家,也不比在自己家,能感受的到他们的处处小心。就是丧失了主人的掌控感。
 
总之一句话,住着不舒坦。
所以,他们乐意来住就来小住几天,想回去了就回去,不要强求。
 
 
A满归张莹 19:56
我们家的做法很简单:愿意来时就接过来,看看我们,住一住,再带出去玩一玩;呆不住了要回去就送回去,毕竟在家乡都是熟人,热闹自在。所以我父母有时一年会来回几趟,我们都是随他们[偷笑]。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