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邬惠英,中国致公党党员,高级教师,嘉兴市秀洲实验小学语文老师。在一杯清茶一本书的时光里,回首往事,记录点滴,给平淡的日子增添一抹亮色。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黄山风景以秀丽神奇著称。几年前的金秋季节,和几位朋友相约黄山之旅。
第一天早上七点半出发,走高速四个多小时,到达黄山屯溪。吃过午饭,走了老街。
据说老街很有名,街的两旁店铺林立,卖的最多的是文房四宝,徽墨、宣纸、歙砚、湖笔。歙砚造型别致,做工精致,价格不菲。土特产不多,无非是一些糕点、笋干之类。另外,就是林林总总的小玩意。来黄山的游客很多,街道上人来人往,很热闹。一家店一家店逛过来,就买了几把牛角的刮痧板。
第二天是游黄山。秋高气爽,天高云淡,感觉并没有如天气预报说的冷。因为晚上睡得不够好,车子在盘山公路上行驶的时候,有点晕车。下车要走一段路,到了乘索道的地方,一看,排着几百米的队伍,导游说可以和国庆黄金周的游客人数相提并论,最起码得等两个小时。
没办法,只能挤在人群里耐心等待。有人在抱怨:这哪是爬山,这简直是“挤山”。我们三个女同胞还好,都是轻装上阵。难为了薛医师,背着一大包的面包和牛奶。还有一些游客背着超大的旅行包,挤在队伍里等两个多小时,实属不易,他们是要到山顶过夜的。
等待的时间是漫长的,队伍里有人不停地吃,味道似中药,让人受不了;有人早早拿着身份证和索道票,结果把索道票丢了,幸亏被我们的阮医师看见提醒,一个游客捡起来;有人沉默不语,不急不躁。队伍一寸一寸在前进。只能耐心等待,这也是旅游的一部分,如此多的人挤在一起有序地排队,就是一道风景,有人不停地举起相机在拍照。
终于乘上索道,黄山的风景一览无遗。山上层林尽染,一棵棵黄山松展开枝叶,欢迎着八方游客,他们屹立于悬崖峭壁,挺拔坚毅。薛医师说松树的根会一直扎到岩石里,吸取岩石里的养分。金医师说黄山的岩石与众不同,他们的身上有“血管”一样的纹路,松树就是沿着这样的纹路深深扎根的。
多么顽强的生命!是岩石和松树同时创造了生命的奇迹!下了索道,是一段艰难的爬行。或是是平时少锻炼的原因,没爬多少台阶,就有点上气不接下气了。再爬,脚步变得特别沉重,每一步都很艰难。我和阮医师两个都满头大汗的,抬头是蜿蜒的石阶和同样脚步沉重的游人。导游说还有一个小时的路程,我们都有点害怕了。但是,害怕也得爬。因为我们是从前山上后山下的,不走回头路。好在走走停停,薛医师还不停地为我们照相,把沿途的美景留下来。
好不容易爬到“玉屏峰”。眼前是一个宽阔的平台,游人熙熙攘攘。玉屏峰介于天都、莲花峰间,为36小峰之一,海拔1716米。峰壁如玉雕屏障,故名“玉屏峰”。明徐霞客游此,赞叹不已:“左天都,右莲花,背倚玉屏楼,两峰秀色,俱手可挽。四顾奇峰错列,众壑纵横,真黄山绝胜处。”峰顶好似一尊卧佛,右头左脚,惟妙惟肖!
再看,在峰壁上还有许多石刻,有毛泽东主席的题词“江山如此多娇”,还有有“一览众山小”、“黄山第一处”、“云海大千”、“宇宙大观”、“别有天”、“佛陀境”等古今石刻。闻名遐迩的迎客松亭亭玉立,屹立峭壁,树干中部伸出长长的两大侧枝展向前方,恰似一位好客的主人,挥展双臂,热情欢迎我们来黄山游览。
这是黄山最著名的景点之一。游客们争着在拍照留念。远眺还可以清晰地看到“松鼠跳天都”,煞是可爱。
在玉屏峰停留半个小时,拍了照又补充了体力,就向下一个景点——“光明顶”进发。走“幸福桥”,爬“百步云梯”,此时的行走没有先前的沉重,脚步变得轻松起来,我觉得很奇怪,可能是和长跑一样过了一个“极限”了。
先到“鳌鱼峰”,峰以形名,那巨大高昂的鱼头,大有鲸吞天地之势。在往上,有两条路可以走:一条是桃花运道,陡且险。一条是升官发财道,曲折蜿蜒。我们都走“升官发财道”,无缘“升官”,只是山路要好走一些。
光明顶为黄山第二高峰,海拔1860米,与天都峰、莲花峰并称黄山三大主峰。因为这里高旷开阔,日光照射久长,故名光明顶。由于地势平坦,所以是黄山看日出、观云海的最佳地点之一。
登上山顶,眼前豁然开朗,黄山的奇峰怪石尽收眼底,真是“无限风光在险峰”啊!远处近处的山峰把最美的姿态展现在我们面前,“骈列舒张,横绝天表,众岫叠岭,效奇献秀,尽在一览”,实在是美不胜收!
下山的路变得轻松多了。看到从后山上来的游客大都背着重重的行李,他们也是要在“光明顶”过夜的。后山上来的游客络绎不绝,有一段竟堵了好长时间,他们都在问还有多远。也有体力不支的,只能坐“滑竿”了。
路上有不少挑山工,都是往山上运送食物的,有蔬菜、水果、饮料等。一个个都皮肤黝黑,身板结实,沉重的担子压弯他们的扁担,也压弯了他们的脊背,多么艰难的谋生之路,每一个台阶上留有他们的汗水和足迹。
他们的身上同样有着“黄山松”的坚毅和力量。我们不由感慨地说:人要像黄山松一样,要有一点精神。
大自然造就神奇,成就伟大。人在旅途,心属自然,忘却烦忧,人生得以加宽拉长。
南湖文学
文学总顾问:吴顺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