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卓下载

扫一扫小越美文网APP好词好段摘抄大全

IOS下载

扫一扫小越美文网APP好词好段摘抄大全

欢迎访问小越美文网 阅读最新散文诗歌 下雪了作文

庐山一日

时间:2020-10-18 15:38:06    来源:
 作者简介:吴顺荣、笔名田耕,号卧牛斋主人,籍贯浙江嘉兴。历任嘉兴市公安局郊区分局刑侦队长、副局长、局长等职,一级警督。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著有《家乡的银杏树》《散草集》《卧牛斋文集》《卧牛斋诗集》《家园若梦》等一系列作品。
 
 
节假日,偕几好友上了一趟庐山。山上车流滚滚,人流挤挤,刚下车就抱怨来的不是时候。可当品过匡庐俊伟诡特的秀色后,那斑斓山水之韵,悠闲恬淡之得,可抵十年尘梦,确乎不枉此行。
穿过繁华的牯岭街,首先来到如琴湖,那湖是一池碧水,宁静的水面,像一面绿色的镜子。周边纷至沓来的游人,嘈杂如蜂的人声,如琴湖依然不皱波痕,倒是岸边斜伸的几枝花木,树影、花影落人湖光,彩墨般地晕染了一片。如琴湖,多好听的名字,不知是湖如琴,还是波若弦。当你徜徉在九曲桥上,行吟在湖心亭中,听清风弹水音,观丽日映山色,恍若置身于桃源仙境。
 
步入锦绣谷,一路上峰谷相间,高低起伏,石径崎岖,曲折多趣;沿途红紫匝地,灿烂如织,花团锦簇,令人迷醉。人行其间,左侧倚断壁,右侧临绝壑,手可触老树幼花,袖能拂薄雾流云。峰回路转,穷山景之变;气象万千,发幽古之思。循谷前行,一巨石横空出世,悬于深涧之上,宛若悬在半空中的一座桥,人们呼其为“天桥”,且还有一段有趣的史话,说是此桥乃金龙所变,朱元璋和陈友谅在其上交兵,当朱元璋纵马过桥后,顿时乌云滚滚,雷声隆隆,一道蓝光将桥击断。我想,这不过是好事者所编的神话罢了。其实这是中生代白垩纪时的一处巨大断层,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这一奇石奇景。
 
顺石径小道逶迤而行,苍翠崖壁间一岩洞豁然中开,这就是闻名遐迩的仙人洞。洞内的纯阳殿和老君殿各具风格。摩肩接踵的善男信女,使静守吕洞宾和太上老君的素衣道士应接不暇。立足仙人洞,从谷口向远方眺望,白云茫茫,山峦苍苍,一派朴实无饰恬静秀丽的大自然风光。“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蜂。”此时,你不得不叹服那位伟人的豪迈性格和非凡魄力。
 
都说“美庐”很美,可惜那天塞车塞得厉害,我们只能在车内对它匆匆一瞥,未能看清其全貌。但我知道,“美庐”曾是蒋介石的避暑官邸、“主席行辕”,又是当年“第一夫人生活的“美的房子”。正因为这座小小的洋楼,演化出一段历史轨迹,所以,它既令人神往,又令人困惑。早先,蒋先生看重“美庐”,据说是因为这里风水好。说的也是,前临长冲河,背依大月山,左也有峰,右也有峰,山环如椅,峰绕似抱,果然是虎踞龙蟠之地。
 
可是,“美庐”的好风水并来给蒋先生带来好运。由此,我便想到了另一座山,井冈山。山上也有一座楼,名字不及“美庐”好听,叫八角楼,楼上住着毛泽东。蒋先生没有想到的是,当他把毛泽东从八角楼上逼进陕北黄土高原的窑洞里,会是一次重新的崛起。十多年后,他终于发现,一位巨人站在他的背后,正用炮声命令他走出“美庐”,走下庐山。1948年的一天,蒋先生手提文明棍,来到屋后的毛竹林,悲怆地与“美庐”合影留别。
 
之后,毛泽东三次登上庐山。1959年6月,当他第一次登上庐山走进“美庐”时,以他独有的幽默,说了声“委员长久违了。”就吟起一曲革命者的豪放之歌:
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
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
云横九派浮黄鹤,浪下三吴起白烟。
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
这阵可谓千古绝唱。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