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太行做户外线路十几年了,后来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再做。前段时间,朋友又邀我一起做南太行的徒步路线,想想也是可以增加一些收入,以便贴补家用。
经过仔细考察,以后会为全国各地的朋友,做两条南太行最经典的徒步路线,没有之一,让大家能够体验真正旅行的快乐。
真正的旅行该是什么样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人的答案都不一样,下面我就试着总结一下。
一、无兄弟,不旅行。
最好的旅行,不是花多少钱?不是看多少景点?而是在对的时间,对的空间,和对的人在一起。
什么是对的人?
我认为是:年龄相当,趣味相投,三观相似,意气相合。
举个栗子,五一的时候,与桃子的一众朋友走太行。在马武寨吃饭的时候,我为桃子盛了一碗玉米粥。
她马上就说,大恩大德,小女子无以为报,来生做牛做马,一定报答官人。
我说,不用来世做牛做马,今生以身相许就可以。
她说,我老公不同意。
众大笑,一个好的旅行伙伴,就是在你说一个梗的时候,对方马上能够会意,并作出回应。
所以,我们做这条线路的宗旨是无兄弟,不旅行。
二、好的旅行,切忌人多。
人是一种社交动物,外出旅行,很重要的一部分意义是社交。
古代的部落是熟人社会,但熟人社会的极限是300人,也就是说,原始部落是没有超过300人的,超过了300人,部落就会分裂。
即使到了现代社会,人类在两三天时间之内的社交极限,是不超过10人的。
2005年的时候,在林州大峡谷,参加过一个帐篷节,当时大概有500多人,整场活动,每个人都在努力的推销和表达自己,一切都是乱糟糟,活动完了之后,没有和任何一个人,建立情感联系。
我们做活动的宗旨就是,一个团不超过10个人,这样我们可以在活动中,更加直观的交流,建立稳固的情感连接,最少不至于活动之后,大家仍然是相互不认识。
所以,每次活动十人以内,如果人太多了,就需要分两队走。
三、景区可以去,但不是主要的旅行目的。
有些玩户外的很鄙视景区,认为景区都是老弱病残的人才去的,玩户外比玩景区的人要高级一些。
还有一种心态,就是景区要钱,花钱出去玩,觉得不划算,必须要逃票进景区。
其实,世界上所有的争端都是源于壁垒,一个人固化自己对世界的理解,把自己分门别类,这虽然是增加小群体凝聚力的好方法,但同时关闭了接受更大世界的大门。
我们不标榜自己是玩户外的,也不标榜自己是旅行团,我们要做的,就是哪里风景更美去哪里。
我们做这条线路的宗旨是,户外不是目的,随心所遇的旅行才是,遇见的遇。
四、可以徒步,但一定不能太长,太累。
年轻的时候,喜欢背起大包,在野外露营,爬很高的山,走很远的路。
在身体的精疲力竭中,满足自己是头强驴的虚荣心。
慢慢的,随着年龄的增长,虐待自己身体的行为越来越少,对各种虚荣的东西越来越无感。
渐渐的,喜欢上了适度的徒步,喜欢上了坐在最美的风景里喝茶,喜欢上了平和,佛系,修禅的心境。
我们坐这条路线的宗旨就是,走最少的路,看最美的风景。
五、能吃的好点,绝不吃的差点,美食和美景一个都不能少。
人生在世,吃喝二字,这句话虽然很狭隘,但也能反映吃喝对人生的重要性。
很早的时候,有一个朋友跟我说,旅行的意义,就是欣赏美景,吃美食,看美女。当时觉得他说的话很对,但后来却发现每个人对美的标准不同。
在北方,人们吃一碗大锅菜,两个馒头,就觉得是美味。而在南方人看来,这么吃,就是喂猪的。
在南方,吃饭的时候总要炒几个菜,煮一盆汤,吃一碗米,精致而典雅,但北方人看来,这真是矫情,罗嗦,麻烦。
对美食的标准,山东人喜欢吃咸,四川人喜欢吃麻,湖南人喜欢吃辣,广州人喜欢吃淡,而河南人的吃法就一个字,烩。
烩的意思就是大杂烩,把所有的食材放到一起炖,和东北乱炖差不多,但东北的乱炖强调炖,而河南的烩菜,强调各种食材放置的先后顺序。
算了,不说了,关于吃的问题,如果展开的话,可以写一万字。
我们做这条线路的宗旨就是,在最美的风景中,吃最美味的食物。
我们的活动的原则就是:有兄弟,有美景,有美食,人不多,不太累。如果你喜欢我们的旅行方式,请与我们联系。
下面介绍一下我们的线路。(都是在网上抄的)。
郭亮村距离河南省辉县西北60公里的太行深处,海拔1700米的高高悬崖上,有一个以其独特的山势,峰峦叠嶂,山青水秀,洞奇瀑美,潭深溪长,质朴的石舍,淳朴的山民,有石磨石碾石头墙,石桌石凳石头炕,浑石到顶的农家庄院,一幢幢,一排排,依山顺势地座落在千仞壁立的山崖上,以其特有的魅力,招来了大批中外游客,也受到了影视厂家、艺术家们的厚爱。它就是太行明珠———郭亮。
郭亮以秀美山岭,独特的石舍而闻名,更以其周围自然风景吸引着旅游者。郭亮洞,长1200米,洞顶是嶙峋的怪石,开凿时留下的支撑廊顶的天然石柱,形成了崖下的“照明窗口”,被赞誉为“世界第八奇迹”。
丹分沟是南坪秀美山水的精华,被誉为“红峡碧水江南,飞瀑奇潭仙境。”
丹分沟峡谷形成于太行山大断裂时期,距今已有8至24亿年。大自然的造化,使得这道峡谷神奇灵秀,千姿百态。沟内潭瀑相连,飞珠溅玉、碧水幽幽,红石绿树倒映水中,如同立体的风景画廊。
太行山大峡谷中共有六条挂壁公路,其中数郭亮村到王莽岭的“昆山隧道"最为壮观(郭亮村到王莽岭最近的一条路),历经30年,人工开凿了一条由山西陵川王莽岭通往河南辉县郭亮的挂壁公路。
抱犊村,位于于山西省晋城市陵川县古郊乡,只有六、七户人家,至今仍是晋城市唯一一个未通公路的村庄,却因其景色秀美又山势险峻,备受骨灰级驴友和资深摄影爱好者的青睐,一般人还真不知道它。
这条峡谷当地人称之为抱犊沟,因为起点在马武寨村,所以也被称为马武寨大峡谷。是一个10余里狭长的沟谷,抱犊沟内群峰耸峙,林木苍翠,山环水绕,山高谷深,绝壁连天,危石累累,充满原生态气息。
七星潭
狭窄处,水流凿石,谷底如瓮,一瓮一瓮陡转而下,排成美妙的七星潭。
老龙口
再向前,峡谷越走越宽,到了抱犊沟尽头,突然断崖下跌,形成万丈深渊,称为老龙口,红崖绝壁,惊险无比。
老龙口悬空瀑布
河水冲出壁立丹崖,潇潇洒洒,泻入河南,瀑布高悬,似挂九天,十分壮美,让人叹为观止。
抱犊村三面环山,依水为邻、依山而建、密集而居,真正的世外桃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