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主题:家教、亲子关系)
岑爸是一个热情开朗的人,是一个成功的企业家,同时也是一家知名大型教育网站的超人气版主,从高考版到大学版,现在又到留学版,随着孩子求学的步伐,他的“版图”变了,但不变的是版主的地位,以及他在这一辖区的权威性。无论在哪个版,他都有大量的粉丝和拥趸,他的热情、无私分享,以及孩子一路走来的优秀成绩让他有了巨大的吸引力。
我们约在星巴克见面,他准时而来,一脸灿烂的笑容,讲起这些年来陪儿子一起走过的求学路。本来我想聊聊家教方面的事,但岑爸最津津乐道的是儿子在各种培优机构的故事,我想,如果一位家长能够陪伴和引导孩子理性培优,在培优这件事上做到性价比最高,做到具有权威性,这也是当下作为家长的一个重要功课,不如就听他先讲。
他也直言不讳地说,素质教育是一个理想,理想很丰满,但现实很骨感,如果差一分,看哪个学校愿意对你敞开大门?学校教育是面上的教育,培优则是点上的提升。如果你有条件,为什么不让孩子去培优?我相信用钱可以买来服务,我相信孩子在培优机构受到的训练对他是有益的。
与他一席谈后,我笑称他是我所认识的所有家长中最资深求学顾问兼本土培优机构的资深评委。
幼儿园阶段的重点不是培优而是选优,通过兴趣班去发现孩子的特长,找到孩子的兴趣点
儿子出生时,我特别高兴,我们家祖上三代单传,可以说对儿子我是寄与了厚望,基于我是理工科而妻子是文科科班的教育背景,我和妻子有明确的分工:儿子学习方面的事我管,生活方面兴趣爱好及情商的培养的事由她管。我们都是爱学习型的人,所以当孩子一出生就想好了要带孩子去学习各种技能,从小儿子学过殆拳道、游泳、画画,甚至还带他去学过跳舞。
儿子对画画、跳舞、游泳都没有兴趣,但是对殆拳道感觉还不错。也许是在他看来这种对抗性、竞技性比较强的运动能够吸引他,他喜欢这项运动,我们就把其他的都停下,让他每周一次坚持去学殆拳道,让他有个健壮的体魄。
我们一直坚持学到拿到了高绿带,要再提升似乎有些困难,最关键的是这时候学习任务变重了,时间也紧张起来,于是儿子就主动提出来,我不学习殆拳道了,我把时间放在学校的学习和国际象棋的学习上吧。
好吧,我也觉得这些都是兴趣性的学习,如果孩子有兴趣就学,如果兴趣已经消失,那么该放弃就放弃,没有什么。
国际象棋的学习,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
儿子是从小学二年级的时候开始学国际象棋。
事情的源起来自于我的一个朋友,在我的计划里孩子将来是要出国到欧美发达的区域留学的,国际象棋既可以锻炼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又是一项极好的智力训练,还可以将来在欧美以棋艺会友以棋为语言融入了新的交际圈,做一个高智商高情商的学者。适逢国际象棋湖北知名教练刘成万老教练开了一个班,我就去报了那个班,让儿子跟着老先生学。孩子在这里受到了国际象棋的启蒙,遗憾的是后来老先生因年龄太大,带课时有些吃力,他说孩子的资质与潜力很好,于是向我们推荐了汉阳棋协柳大昌老师的国象班。儿子对于国际象棋的兴趣一直很浓,有的时候回到家还在琢磨着哪一步棋应该怎么走。他很快就表现出自己在象棋方面的天赋,学习一两年后,他基本上可以做到提前六七步。在初一初二的时候,他参加了全省的成年组的比赛,连续两届都是第五名。还参加过李成智杯全国青少年国际象棋比赛,期中巧遇叶江川、谢军等名家等临场指导。
柳大昌老师曾向我们建议,孩子可以走职业化的道路,但是,我觉得走职业化道路能出来的都是金字塔顶端的几个人,那是一条很艰难更艰辛的漫长之路。综合考虑了当时的大环境,以及儿子的排名,我感到如果让儿子走职业化的道路有点剑走偏锋的感觉,所以我对儿子说,棋我们好好学,但学业也不能放弃,万不可顾此失彼。事实证明我的决定是对的,他同期的一个孩子,也是在这方面很优秀,常常为了参加国际象棋的学习和比赛而请假,最后想走职业化的路没能成功,还荒废了学业。
初二那一年,马上面临的中考竞争激烈,我们停止了每个周末的国际象棋训练。多年的国际象棋学习结束了,我跟儿子算了一算,我们在这上面的学习时间是多长,学费是多少,而他的收获是什么。有形的收获是拿到了名次,拥有了二级远动员的申请资质。无形的收获则是学到了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而这将是伴随他终身的一种能力。
直到现在,国际象棋仍然是儿子在学习之余最好的休闲和娱乐。
学英语,让培优机构都后悔了
孩子上小学一二年级的时候,当时有家著名的培训机构在武汉开办十人小班,外教授课,而教学点就在我家附近,。而且当时他们是初开业,为了拉生源,学费优惠力度极大,一期课程(配一本教材)980元,一次交全十期课程(十本教材)的学费就可以享受六折优惠。我带儿子去那个机构看了看环境,还不错。又让他去试听,儿子回来告诉我,外教老师不会说汉语,用表情、肢体语言及图片等让孩子在全英语语言环境下做游戏
我问他,那后来全英语教学时,你听得懂吗?
看儿子脸上的表情,似乎并没有挫败感反而觉得这样的学习很新奇。我想这倒是有点特色。我听朋友讲过,外语的学习,语境非常重要,在英语的语境中,你要学习新的语言规则就必须放下对母语的依赖。这样的学习一开始虽然难度很大,但是适应之后,进步会很快,而且外教的教学方式很生动有趣,孩子觉得去上课就像是去玩一样。他都不觉得是去学英语的,而是去参加游戏的。
我看儿子这么有兴趣,我就和培训机构签了一个合同,尽管先交的一期的学费还没用完。据说我是他们的广告打出后全武汉市第一个来和他们签合同的家长。
所以后来几年,随着学校的发展,学费逐年上涨,只有我们能够按当初的折扣合同执行。据该机构的负责人讲,仅仅是从就这一单合同来说,他们的确是亏损了的,但是他们也感谢我当初对他们的认可与支持。这其实就是一个双赢的合作。
小升初,语数外的接力式培优
儿子的英语在培训机构按部就班地学习,我想儿子的语文和数学也得抓一抓。
语文我们进了邓老师的班,邓老师退休前是武汉某重点学校初中部的语文组组长,在语文这一块口碑极佳,我放心地把儿子送到了这里。在这里的学习给儿子打下了良好的语文基础,儿子对于阅读的兴趣,对写作的兴趣也是在这里培养起来的。似乎是得到邓老师的真传,孩子从初中直到高中多次在大考中都是年级的语文第一。
六年级下学期时,为了考上理想初中,我们更是连轴式地培优,中午12点到下午6点就在邓老师工作室冲刺外校,6点钟另外一著名培优机构创始人杨老师(我的朋友)接到他,开始学习数学。晚上9点30,我到杨老师的机构去把儿子接回家。
在这接力式的培训中,我担心儿子会觉得累,他说,这有什么累的,时间衔接得这么好,一点都没有浪费。
在培优并不是万能的,家庭教育也很重要
有很多家长把孩子送到培优机构后,就觉得学习是孩子的事,我们已经尽到责任了,学好学坏全靠你自己了。这样的效果会怎么样,其实就看孩子的天赋和自律了。
结果造成很多培优后遗症。比如有的孩子,因为在外面培优时,老师讲的课是比学校拔高了的,回到学校后,就不再认真听课。还有的学生,因为外面培优时的课程进度比学校的快,也会让他在学校的学习中有怠慢的心理。
对此,我对儿子一直在打预防针。
有一次儿子考试不太理想,借着这件事,我告诉他,我们在外面的培优并不意味着学校的学习不重要。相反,学校的学习是比培优更重要的学习。举一反三,温故知新,你要把培优所学和课堂所学结合起来,取长补短。这样才是最有价值的学习。
另外,我们家一直注意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比如只要电影院有原版英文电影,而时间许可的话,我一定会买三张票,一家三口一起去看。
自从他初二,我们开始给他培养一个习惯,我一般是家里最早起床的人,在他起床的前十分钟,我就开电视机,定到CCTVnews播放英语新闻。我会把声音放得很大,吵醒他,就像打铃一样,儿子就在这个时候醒来。
早餐的时候电视机一直开着,碰到有意思的新闻,我们还可以讨论一下,新闻成为最好的话题。所以,连我儿子都戏言:我们家的电视机主要功能其实是用来当闹钟、听英语新闻的。
电脑与网络这些高科技是一把双刃剑,互联网带来的信息爆炸,如果不加以控制与引导,是会影响到学习的。孩子在高中时,跟他妈妈有一个约定,如果考到年级前五名,就送他一个ITOUCH。他的妈妈答应了,这件事我是持不同意见的,但是,既然妈妈已经答应,那么,当儿子真的考到了前五,我们还是给他买了。
有了这个新ITOUCH。他开始喜欢边听音乐边做作业,效率不如以前那么专注,结果成绩很快下降,我提醒他,是不是与他这段时间听音乐太多有关。孩子通过事实认识到了,后来就有些自我控制。
另外,我们一直都特别注重跟孩子的沟通和交流,孩子在学生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都会第一时间告诉我。比如他现在在香港中文大学学习,在学习编程中遇到了一些困难,主要是老师讲得太少,他感觉到有点吃不透,完全靠自学。于是,我们就鼓励他去咨询同样选了这个老师的课的学姐当年是怎么学好这门课的,同时拿他大一时靠自学拿下了某一课的A加的好成绩的往事,以及他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获得龚约翰庞万伦全额奖奖学金的第一位内地生这样的荣誉来鼓励他,给他信心与自信。
我对儿子说:现在,是你自己给自己培优的时候了。我们相信你!我们看好你!加油孩子!
"茶语微笑"公众号所有文字皆为绿茶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