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泊桑(1850-1893)的简朴的墓地位于法国巴黎蒙巴那斯墓地第26区。据说莫泊桑生前曾表示,希望自己死后能够不用棺木而被直接埋人地下。他曾经向人描述过维克多·雨果入葬时的情形这也正是他本人的愿望:“维克多·雨果愿意直接埋入大地,这样,草根、树根就可以找到他,拉着他,带领他,融入大地,融入太阳,融入风里。”据说,他的这一愿望受到了尊重。但也有相反的说法:尽管他最后没有被经过灌铅处理,但他还是被放入一口用冷杉木锌板和橡木制成的棺木里下葬了但是,拜谒者在莫泊桑墓地旁边,也许会有一种微妙的感觉:他的确融入了大地。这也许是这位作家深邃的现实主义精神赋予人们这样一种联想因为莫泊桑这位批判现实主义的巨人,正是牢牢立足于现实生活的大地上,他的力量首先就来自他同现实生活的不可分的联系
1850年8月5日,莫泊桑诞生于诺曼底地区的米洛美尼尔堡。他有一个很长的名字,亨利一勒内一阿尔伯特一盖·德·莫泊桑,一般简称为亨月德·莫泊桑。前面那些大概是标明了他们高贵与古老的血脉,“德”则是法国姓中贵族的标志。莫泊桑的父亲叫古斯塔普·莫泊桑,是一个小贵族,本来住在罗伦纳,18世纪时迁居诺曼底。母亲叫罗尔,她所在的家族是诺曼底地区一个古老的家,这个家族的邻居即福楼拜家族。莫泊桑的母亲是作家福楼拜和他的妹妹童年的游伴,他们一生保持着真挚的友谊。
与福楼拜的这种关系,对莫泊桑一生的命运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1868年10月年,在母亲的介绍下,莫泊桑认识了当时已经颇有名气的作家福楼拜。在福楼拜的介绍和帮助下,聪明而有朝气的莫泊桑很快进入了巴黎文艺圈,并在福楼拜的严格教导下进行写作练习。1879年夏天,莫泊桑和几位志趣相投的作家在左拉的家中聚会,他们商定以1870年的普法战争为背景,由六个人各写一篇小说,结成集子出版。翌年4月,以《梅塘晩会》为名的中短篇小说集终于问世,在整个法国引起轰动,而其中最受欢迎的一篇《羊脂球》便出自于当时还默默无闻的莫泊桑之手。从此以后,莫泊桑辞去公职,成为专业作家。从1880年到1891年,他一共写了六部长篇小说,其中《漂亮朋友》、《比埃尔和若望》等等都是世人皆知、脍炙人的作品:而且还写了约三百篇中短篇小说和短篇小说,取得了辉煌成就,莫泊桑因此面被誉为世界“短篇小说巨匠”
可惜由于收入剧增以后,莫泊桑的生活逐渐不检点起来,整天花天酒地,沉溺了酒色之中,以致思上了严重的梅毒。当他被病痛折磨得没有办法时,就用麻醉剂来减轻痛苦。他不断地改变住处,不断地旅行,企图用不断的奔波和忙碌来掩盖自的痛苦。
1890年,40岁的莫泊桑写下了最后一部长篇小说《男人的心》。第二年他仍然到处旅行、写作、治病。当他在一条名叫格拉斯的大街上散步时幻觉冲击了他,他佛看到一群可怕的幽灵向他袭来,他撒腿就逃,一直逃回家
1892年,他在美丽的尼斯与母亲共度元旦,用午餐时他发出了呓语,这是梅毒正在毁灭他的大脑。他自知命不久矣,绝望之余竟然用刀刺向自己的喉咙,一个仆人拦住了他,母亲带人来给儿子穿上疯子的紧身衣,把他送进了巴黎郊外的布朗什医生诊所,那里是法国收治精神病患者最好的地方
1893年3月25日,莫泊桑出现抽搐现象,并且持续了整整16个小时。这种情况使人感到,莫泊桑还患上了癫痫病。在以后的一个月当中,他陆陆续续地又出现了好几种其他症状。从这时候起,莫泊桑开始拒绝进食。6月14日,又一阵抽搐发生后,莫泊桑进入了昏迷状态,从此再也没有醒来。但也有人说,莫泊桑最后一產在喊叫:“撒旦,啊,撒旦!”也有人说,临终前他曾经清醒了几个小时,他轻声说:“黑暗!噢,一片黑暗!
在进入精神病院里一年多之后,1893年7月6日,莫泊桑去世。这时离他43岁的生日还差一个月。
在葬礼上,伟大的法国作家左拉深情地回顾了自己所了解的莫泊桑,并给以精辟的评价:“《羊脂球》这部杰作,这满含柔情、讥嘲和勇气的完美无缺的作品,爆响了。他下车伊始就拿出一部具有决定意义的作品,使自己跻身于大师的行列。我们为此感到莫大的愉快,因为他成了我们所有看着他长大而未料想到他的天才的人的兄弟。而从这一天起,他就不断地有作品问世,他高产,稳产,显示出炉火纯青的功力,令我惊叹。短篇小说,中篇小说,源源而出,无限的丰富多彩,无不精湛绝妙,令人叹为观止,每一篇都是一出小小的喜剧,一出小小的完整的戏剧,打开扇令人顿觉豁然开朗的生活的窗口。读他的作品的时候,可以笑或是哭,但水逐是发人深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