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丁铭春
文学路上,我是幸运的。
做为一介农民,能够两次跻身全国最高文学殿堂――鲁迅文学院,进行深造和学习,这是我扬鞭扶犁挥汗如雨之时,想都不能想,梦也梦不到的事情啊!即便对于任何一位十四亿分之一,这样可望而不可即的机会也是凤毛麟角的。
2014年5月18日,吉林大地阳光普照,一派新绿,远山空蒙,万里睛空。我从长春登机,四小时后直抵天府之国成都。此次,鲁迅文学院借用巴金文学院做为授课地点。来自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四十多位作家学员济济一堂汇聚巴蜀,聆听各位文学大师、专家、学者,教授们在写作上的真知酌见及悉心指导。巴金文学院隐在成都郊区蒙蒙的雾气中,典雅古朴,绿树参差;小桥流水,百鸟乱呜;青林翠竹,花香四溢。踯躅于静谧的雾霭幽岚中,恍如置身欲界之仙都。
课堂上没有朗朗书声,能听到的是细腻讲授和解惑答疑,还有笔记本翻动及笔尖的唰唰声。看到的是神情专注和托腮凝思,还有大屏幕上滚动的讲议和每位学员笔下的行行字迹。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鲁迅文学院院长、著名诗人吉狄马加先生讲授的《作家的文化视野与阅读》如高屋建瓴,系统地阐述了阅读的重要性和如何构筑自身文化背景。并特别提到了当代作家的写作:语言和技巧可以,思想性匮乏,以及缺乏对生活的真正认识……写作应进入人类灵魂和心灵,思想性首先要达到高度。听后猛醒,如醍醐灌顶,茅塞顿开。北大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陈晓明先生讲到的“悲到极处至轻,下笔“词”太重则未尽人意。以轻的笔调写出“痛”到极处,弥漫成一种色彩。这一理论纠正了我此前写作抒情散文时,对情感不加节制渲泄的毛病。还有《中国作家》主编王山先生讲到的——文学的自信,找到自己的空间和方向。《人民文学》副主编宁小龄先生提到的,稿件中对生活的认识太趋同,太相近。从构思到语言到细节的‘’千人一面‘’,造成了所写文章无创意,无新意。他提醒我们,在动笔之前首先要想想所写文章是否具有独特价值,是否能与他人作品有所区分,所选题材是否滞后于当下生活,对生活的感受是否推陈出新。另外,著名作家阎晶明老师的《创作趋向及环境与作家的选择》一课上,提醒作家学员们,要注意处理好小人物与大时代的关系……
第二次学习是在2015年8月20日。全省各市州的五十几名学员齐聚长春净月潭培训中心。参加“鲁迅文学院吉林省中青年作家高级研修班”的学习。这是建国以来,鲁迅文学院首次到吉林担纲授课――机会来之不易,其课程的重要性自然也是不言而喻。这是在省作协和省文学院极力争取和长时间的精心准备下取得的硕果,为我省文学事业的发展和繁荣储备后劲。此次学习课程设置的内容更是丰富多彩。来自全国各地的著名作家、文学博士和教授、以及文学评论家、著名编辑等,分别以《小说创作基础》、《关于亲情叙事》、《创作的逻辑》、《短篇小说的生成之道》……等为题,讲授了关于文学和写作的诸多方面,对各位学员创作能力的提升影响深远。学习期间,著名文学评论家,吉林省作协主席张未民先生谆谆告诫学员们:文学来自生活。灵感是重要的,但其基础还是来自于生活。作品高不高主要看有没有深刻的生活感悟,有没有生活的“精神和思想。”这是来自于创作实践的总结,是鞭辟入里的文学解析。是的,生活是最好的老师。我们的创作活动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我们在生活中写作,我们在写作中生活。
两次的学习,诸多的名师,诸多的课程,颠覆了我以往的文化观,文学观和写作观。使我的语言能力、观察能力、描写能力、想像能力和构思能力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某些方面甚至有了质的飞跃。我相信,文学的幼苗成长为文学栋梁决非“冰山”上的神话。好吧,那就以此为动力,张帆远航,乘风破浪,驶向文学创作的远方。
作 者 简 介
丁铭春,辽源市作家协会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