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内容来自赋能岛终生成长群>
< 整理:阿九 校对:佳玲 配图:杨坤发>
梁宁老师的新课《增长思维30讲》开课了,第一课就提出了几个概念,引人深思,比如说:1、你是维持,还是增长?爆发从哪里来?一定来自空白。
2、什么是增长?打破界限,即是增长。
3、企业是如何死掉的?因为失去战斗意志。
4、善败者不亡是什么意思?
今天,我们推荐大家试读《增长思维30讲》的第1课,因为增长不仅是企业的课题,也是每个人的人生课题。
【感谢话题提供者】: @志愿者团队
下面我们就来一起看看,本期有哪几位同学的精彩讨论被选中。
你是维持,还是生长?
李岳洋 07:29
善败者不亡
为什么?
因为他们懂得如何提升「失败的收益率」。
自己作为个人其实也是一个企业。
成长的过程,也是一个破自恋的过程。
●「草莽个人」:最初你觉得自己是神,但发现只是个人,觉知自己需要成为资源。
●「腰部高手」:接着你希望自己是强大无比的人,但发现太多人比你强,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使用现有资源。
●「头部牛人」:你还希望自己能迅速长大成为强者,可发现不行,需要时间累积和空间变换,并且强大都是你投入的结果,同时会积累、整合资源,选择现有资源。
●「顶级大神」:真正的强者会温柔的对待这个世界,善败者不亡,洞察未来资源。
成长要循序渐进,先在幼小时形成基本的自我效能感,然后随着长大,各种挑战都没有摧毁自我,而逐渐更为强大。
🌱青荷 09:52
一家企业的愿景、使命,或者说创始人的初心对公司长期战略以及组织文化深刻的影响
大部分公司都有愿景、使命、价值观,即使倒闭的公司也有。但真正强大的使命、愿景,它一定来源于创始人的初心。
但事实是,大部分公司的愿景、使命跟初心无关,所以它并不强大。
往往是公司创业几年后,大家觉得某个词不错,比如阿里巴巴说要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那咱们是回收电脑的,就把“让天下没有难回收的电脑”作为自己的使命。
但这样的使命是“走到半路才想起”,并不是初心。
山河 12:47
梁宁增长思维30讲第一课:
看到今日话题,立刻订阅。“1000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第一课,我印象深刻的是两个主题:
1、增长还是维持是个问题
熊彼特老爷子有个观点,大多数企业只是挣的是管理工资,只有少数创新的企业挣的才是利润。
很多连维持都困难,就不说增长了。他们的都有的一些特征,比如傲慢,“弱小和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三体》。傲慢让他们拒绝新事物,无法突破自己的和企业的边界。就像三体中,人类没有曲率驱动引擎,就无法突破光速的极限,在面临降维打击的时候,就无法逃逸。边界在哪里,边界一定不在我们已知的领域,至少不在大多数同行已知的领域,一定在少数人的手中。边界在新技术和旧产业的结合部分。
英国演化经济学家卡罗塔·佩雷丝:每一次技术革命,都会形成与之匹配的技术—经济范式,每一个技术—经济范式都有一套通用的技术标准,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组织原则为最优的惯行模式。。
2、善败者不亡
这句话,我想到孙子兵法中: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已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又想到了“善战者,无赫赫之功,善弈者,无煌煌之名”。。
我们的大脑记忆是遵循“峰终定律”的,只记住赫赫之功,只记住力挽狂澜,惊天地泣鬼神的时刻,大部分时候是平平淡淡,每个小胜利,小决策积累起来的。。但真正活得很长,经历很多时代的更迭依然屹立不倒的,他们一定经历了很多我们看不见的低谷,转型,错误,挫折等等。
三体第三部死神永生,当三维宇宙面临降维打击二维化之后,能生存下来的,都是先把自己改造成二维生物,以适应新的宇宙。。我们作为个体,或者企业组织,要想不败,或者败而不亡,需要有一定的远见,然后改造自己,去适应新世界吧。
近期又读了三体,常读常新,极力推荐。
马东(洪七公) 17:30
爆发从哪里来?一定来自空白。
空白又从哪里来呢?
空白是曾经束缚市场的限制性条件改变了,压制市场的天花板被打开了,新一层的空间出现,空荡荡一个人都没有。
---空白还能来自哪?
🍂#维持还是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