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卓下载

扫一扫小越美文网APP好词好段摘抄大全

IOS下载

扫一扫小越美文网APP好词好段摘抄大全

欢迎访问小越美文网 阅读最新散文诗歌 下雪了作文

如何高质量的陪伴孩子?秘诀都在这里

时间:2020-10-18 16:14:25    来源:
< 本文内容来自赋能岛终生成长群>
 
< 整理:阿九  校对:佳玲  配图:杨坤发>
 
 
 
 
 
“孩子不是用来管理的,是用来陪伴的。” 这个话大家都会说,可在现实中做起来不容易。 
 
那么在幼儿教育方面大家有什么好的经验吗? 还有高质量的陪伴,具体如何来做?大家又有什么高招呢?一起来看看同学们的精彩分享。 
 
 
 
如何高质量的陪伴孩子?
 
今天获得特别推荐的同学分别是:李岳洋、正颠上下、陈永利。
 
Top1:李岳洋
 
最可怕的就是听话教育
父母的焦虑之下潜藏着一种信仰,那就是:如果我们做对了,孩子不仅会成长为快乐的大人,而且会成为让我们快乐的成年人。
这是一种误会,养育虽然重要,却不能胜过天性,而且不同的养育方式适用于不同的孩子。 
 
“孩子不是我们的作品”。那同样的,你也不是谁的作品,你是你自己,独一无二的自己,不是为了谁或者未来而活的自己。
 
对于家长来说,孩子是我们的,但生活是孩子们的
不要折断他们的翅膀,还说他们不会飞翔。
 
反过来,我们也不要别全怪在原生家庭上。
小时候,父母辛苦把我们拉扯大。
长大了,可以自己再养自己一次。
fighting
 
 
Top2:正颠上下
 
*)我觉得父母也是一个“岗位”,需要需要学习培训,开玩笑的说法就是“持证上岗”,下面我就以前的笔记摘要分享一下:
 
一、教育四大误区
(1)、第一大误区,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
正念:人生既不是短跑,也不是马拉松,更不是任何竞技体育项目,是自我价值的实现。
(2)、第二大误区,我的孩子现在很听话,我不需要学习
正念:不管孩子现在是什么状况,家长都需要学习家庭教育。孩子一旦出现问题,就是大问题,未雨绸缪才是正道。
(3)、第三大误区,教育孩子是学校的事,教育孩子是天生的,不需要学习。
 
中国家庭传统教育四大模式:
一、放养
二、大骂教育
三、夸奖教育
四、无条件教育
 
正念:影响孩子成长最关键的因素不是学校,而是家庭;就算是夸奖孩子都需要学习。
(4)、第四大误区,现在资讯这么发达,育儿文章都看不完,我不需要学习
正念:家长必须要通过系统的学习,才能成为合格上岗的父母
 
二、在家庭教育的路上我们到底要做什么?
通常的画面是否是这样:
焦虑的母亲+缺失的父亲+无助的孩子
辅导作业之前是“亲妈”,辅导作业是“后妈”;
平时觉得孩子很可爱,一到辅导作业就想拿脚踹;
就算软声软语的江南小女子,一到辅导作业就变成“河东狮吼”;
……
 
那我们到底要怎么做呢?
(1)、首先是学习正规的育儿教育;
(2)、关注并做好孩子成长的心理养育:
孩子成长四个阶段:
0~3岁,3~6岁,6~12岁,12岁到18岁
0~3岁: 
出生到一岁半 保证孩子的安全感;
 
一岁半到3岁,是孩子的探索期,保证探索力,培养选择力;
3~6岁 :
3~4岁孩子是自我认同期,保护孩子的自我认同感;
4~6 是竞争期,关心和协调此时孩子的竞争心理;
6~12岁 关心期:
孩子开始有自己社交关系,保持和孩子的心理状态的关心,协调孩子在交往过程中的心理状况;
 
12~18岁的亲密期:
就是青春叛逆期期,这时和孩子保持随时沟通,了解孩子心理状况,安稳度过叛逆期。要跟孩子成为朋友,这个非常的重要。
 
如果孩子这个年龄阶段,我们跟孩子关系处理的不好,采取一贯权威的管教方式,不跟孩子成为朋友的话,你的孩子就什么话都不会跟你说了。他的心,对你彻底关闭了,因为他认为他已经成年了,可以独立了,这种跟父母没有新的交流,无话可说的状态,至少从十五岁初到二十五岁,只有等他们结婚生小孩之后跟家长的关系才会松动。
 
(3)、懂得情绪懂得爱: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绪,关注孩子的情绪;
(4)、提供物质环境,这个大家都有共识就不赘述了。
(5)、关注孩子的学习:怎样让孩子主动学习:
A.让孩子明白为什么读书、学习;
B.怎样读书、学习;
C.帮孩子清除学习上的障碍(与同学、老师、家长、学业)
D.作业专题:
 
(6)、家长要放下身段、放下心态向老师、优秀家长学习;
我们要把心安下来进行走进孩子的世界才能真正做好家庭教育。孩子的幸福就是我们最大的幸福,我们中国人盲目奔波一辈子其实都只是为了孩子。
 
说在最后的话:
教育之道,就是安心之道。
我们现在的很多问题就是因为心不安,心不定造成的。
不管是家庭教育、夫妻关系,工作,只要你把这个浮躁的心沉静下来,去学习成长,那么所有的困惑和问题都能解决。
从家庭教育上觉醒。家长的成长决定孩子的成长,安心背后是从容,淡定,自在,和胸有成竹。
 
 
Top3:陈永利  
 
1、 你在幼儿教育方面有什么好的经验? 
两个原则 
(1)无条件的爱,这是孩子能快乐成长的前提。要让孩子能清晰(无论是从语言中还是行为中)的感觉到无论如何你都是爱他的。只有他得到足够的爱。他才能给与别人爱,就像我家小石头(三岁男孩),在吃东西之前从来都是要分享给我们(包括第一次有这种行为的时候,也从来没有谁要求他分享过)。
 
(2)温柔而坚定,这是孩子能健康成长的前提。也包括给孩子立规矩的时候,有些事不能做,但我可以理解你(理解你的情绪,但不赞同你的行为),语气温和而坚定,切不要歇斯底里。
 
2、 高质量的陪伴,具体如何来做?你有什么高招吗? 
充分的互动,以及给与足够的支持。陪伴不是陪在孩子身边,孩子在玩,而你在看手机(孩子大了,他有玩伴了以后另当别论)。
 
陪伴是陪着孩子一起玩,参与进去。我现在能做到的是,只要陪孩子的时候从来不看手机(手机调到声音状态,有电话会接听,其次从来不看)。
 
足够的支持:只要是不危险的事情让他自己去探索,满足他的好奇心。不要太多否定,这也不行,那也不行,这样孩子不容易自己走出去。就像我家小石头,跟我在一起从来都能玩到嗨,跟妈妈一起就是抱着。
 
🍂#陪伴孩子#
 
下面我们就来一起看看,本期有哪几位同学的精彩讨论被选中。
 
 
 
如何高质量的陪伴孩子?
 
重新开始 10:05
没有孩子,自己还是个孩子。
对于带孩子大概一个意识:主要告诉他们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记住就好。道理说说就行,长大了自然懂,脑子还没发育就想他能理解一些道理,真心难为他了。
 
尽量鼓励,不管哪个阶段的人,都需要尽量的鼓励。
批评,拒绝,也不要少,不然人生完整。千万别在孩子的哭闹中妥协,不然哭闹会成为他面对困难的一种手段。
别打人,别打人,别打人。大人小孩都一样……
暴力是不尊重生命的体现。
 
 
王帅18816177775 10:11
樊登说,孩子是父母的复印件,我觉得说得很对,所以在家里,我和我对象绝对不会吵架,有分歧等孩子睡了再谈。孝敬父母做到平常小事上,自然孩子也会跟着学。孩子做作业的时候陪着孩子做作业现在也不看手机了拿着一本书看。有时认为他做的很不对的事时告诉他可以理解你为什么会做,但是告诉他这种事以后坚决不能做然后告诉他为什么。有些事必须让他记住什么事该做什么事坚决杜绝。
教育孩子真的是门大学问要沉住气慢慢来!千万不能急。
 
 
axian 10:39
高质量的陪伴,说说自己的一个做法,我会跟孩子一起看动画片,然后跟他一起扮演动画片里的人物,一起打闹;还有,他很喜欢听凯叔讲故事里的恐龙战士,现在更新到100集,每一集我都和他一起听过,碰到问题,我就会问题,星野会怎么办,你会怎么办?反正融入孩子的视角,就会有很多共同话题,从中可以稍微做一些引导。
 
 
金环 13:09
交作业啦
孩子已上了大学,回首养育之路,有做的好的方面,也有不到位的地方。
 
好的方面:
在陪伴方面做的较好,孩子小时候,都是自己带,白天陪她亲近大自然,晚上给她讲故事,看图认字,唱儿歌,闹着玩,每晚睡前2小时是孩子最快乐的时光。
 
不到位的地方:
由于远离家乡,单位也地处偏僻,孩子从小身边没有玩伴,3一6岁也没条件去上幼儿园,导致孩子不太会与人相处,上了大学也不大热衷于社交,适应生活的能力较差。
 
经验教训:
1.幼小的孩子,父母的陪伴是必需的。父母陪伴长大的孩子,心理的安全感很强。
2.父母坚持给孩子讲故事,陪着读书,孩子会爱上阅读。尤其4一5岁的孩子,认知能力太强了。父母讲什么,孩子就能接受什么。可惜这个阶段,父母们总感觉能力不足,无法应对孩子们的十万个为什么?
3.人在社会中生存,离不开与人打交道,从小在孩子群中摸爬滚打长大的孩子,社会适应性也强。父母们在高度关注孩子学习成绩好不好的同时,一定不能忽视了孩子和同伴相处的能力。
 
 
敏曰 13:27
读书,讲故事,玩耍,带孩子去公园享受自然……,陪伴,是做家长欠缺的。幸好,孩子上小学功夫,因上班离家近,以我陪伴居多。后来换了一份工作,上班远,出差多,中学功夫就由爱人照顾为主。陪伴时觉得时光缓慢,恍然间,孩子已长大成人了。
 
反思孩子的成长,陪伴固然重要,视情况要立规矩,要有引导。在其成长过程中,关注了孩子的心路成长,孩子独立有主见,有一定的抗挫折耐受力。还是有缺憾:没太注重饮食营养,世面见得不够,陪伴时间不够。
 
想起前同事,忙活自己那份在腰部的工作,疏忽了孩子童年少年的成长,学业跟不上,压力大,与孩子隔阂深,到初中想着法子弥补。但比从小在一起,陪伴建立对父母的信任要困难得多。
 
 陪伴包含着家长的身教、言教—— 营造学习、积极、关爱的家庭气氛,也不能缺失管理 ——做人做事的底线不能逾越。如果要给其分个权重的话就是:七分陪伴+三分管理。
 
 
黄梅 19:44
今天孩子学校有讲座,讲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要对孩子要多夸奖,少奚落。契合今天对话题。再说说我跟孩子相处的实例,孩子昨天学武术和美术,回来晚了,然后我又以学生心态请教他怎么画画,其实也是想复盘下他所学的,也想跟他多些交流,多点共同话题。而后写作业,语文作业写完就很晚了,他很认真的写,希望自己进步得到班级荣誉,我除了鼓励表扬,没敢催促。后来数学没让他写了,不能影响身体又影响第二天的学习状态。
 
今天老师跟我发信息说作业未做,我很坦诚的表达歉意,把责任也揽过来了。确实不是护短,因为他自发的想变好,我得给点时间让他慢慢变好。我觉得我的陪伴健康,但还不高效。孩子每天放学是同学家长带到小区,再自己走回去,然后自由活动2个多小时,通常看书,玩下玩具,或者睡觉,等我回家。如果这个时间我陪着他多好!他一个人在家也好孤独,我总为此对儿子表达感谢之情,感谢他理解我没能时时在他身边。
 
都是慢慢学的,以前性格急躁。回来问了孩子,是老师问,有没有同学没写作业?他主动站起来的,老师还说他挺诚实。我也表扬他,没写就是没写,不能撒谎,以后改进就行了。所以应该没有阴影。回来第一件事就把作业补了发给老师,顺便表态,老师还给点赞了。
 
 
壮家小筑的疯魔追逐 08:28
1、 你在幼儿教育方面有什么好的经验? 
我家娃娃目前幼儿园中班,性格属于比较固执型的,属于那种情绪好时特乖、生气时特难哄的那种。很多时候他生气是因为事情不如他预期。如果按他要求做了他就又开心了。
 
但很多时候不能完全按孩子所想的满足他。我们也试图在教给他规则意识。 按照武志红老师的心理学概念,他现在处于全能自恋期,觉得满足了他的要求就是生,有生能量,没满足他要求就有无力感,就是死能量,他现在还没办法处理死能量。所以获得生能量时他情绪就好很开心很乖,感受到死能量时因为无力感就有种被毁灭感,就偏执发脾气希望大人去哄他。
 
现阶段我是从这个角度来理解他的。我一边复习伍老师的心理学课程一边对照小孩子的状态,试图能让跟他有更好的沟通让他的感受能更好些。当然不顺序的时候更多,尤其因为工作或个人原因忽略他时。
 
2、 高质量的陪伴,具体如何来做?你有什么高招吗?高质量的陪伴,我也希望知道该怎么做更好。我目前采取的方式是给他安心的感觉,出去玩的时候让他感受到只要他一回头找我,我就在他附近。我带着他阅读,给他讲故事,带他去图书馆。
 
 
cheng小玲 09:43
1、我的孩子是个女孩今年3岁半了,她是个非常有想法,有主见,目前处于执拗敏感期,就是做什么必须按照她的想法来,没有按照就得重来。 
 
平时上班休息的时间不多,但是只要休息都会陪着她玩。 
有个老师说的教育孩子需要及时表扬,定时批评,平时她需要做什么我都是配合她,保护她的好奇心,比如她特别喜欢过家家,用道具做各种好吃的,问我爱吃什么,都会不厌其烦的和她互动,实际操作,比如做甜点,她自己经常天马行空,放黑暗料理,弄的到处都是,我也会让她发挥想象力。还有角色扮演,有次她奶奶差点把她弄丢了,后来回家,我教她以后遇到这样的情况应该怎么做,然后她又和我互换角色,DR 魏教授说孩子进行角色扮演,实际上可以锻炼她的沟通能力和同理心,还有想象能力。 
 
2、 高质量陪伴,我看了很多关于这方面的书,说不是觉得时间长就是高质量,而是陪伴时候有没做到和孩子同频道,让孩子感觉到自己是不是在专注陪她的,才是高质量,比如陪她玩游戏,不能分心,也不能看手机,打电话。需要看着她和她互动。
 
做家长在孩子面前一定要说话算数,还有以身作则非常重要。 
很多时候孩子出去逛街,超市或者逛商场,会经常出现孩子哭闹想要买什么东西,前期经常逛超市,会让她自己选择最喜欢的吃的东西两样,但是不能买糖。每次她都会选很多样,最后慢慢的淘汰下来选了最喜欢的,这样第一锻炼她自己的决定权,和选择权,还有我们的约定。
 
后面逛其他商场喜欢的玩具非常喜欢,有时候觉得不合适买,就会说,运用《正面管教》坚定而和善的语气说:妈妈也觉得这玩具非常好看,又吸引人,不过呢,这个月我们买东西有超过预算。你可以先记下来,下个月,如果你还是非常喜欢,然后呢,你每天晚上能坚持自己刷牙看书,打卡,我们再来买。后面她表现的好也会送给她。她会非常开心。
 
 
2T 10:03
1、 你在幼儿教育方面有什么好的经验?
我没结婚,没孩子。有个叔家的弟弟他的成长我有幸陪伴。我的观点是:
1:他还小,想做什么就去做什么,学习这事不着急。这个观点我和叔叔婶婶反复沟通,洗脑终于松动了。哈哈。十月一回去的时候还对我说我弟从小就不用管了,现在知道学习了。我偷偷观察了一下确实是对知识的渴望驱动的,很开心。
 
2:做知识预埋(刚学的词,哈哈)就是给他留一个知识线头,喜欢的话自己去想办法搞定。比如历史,星空,生物,化学,佛学我能知道的都会在合适的场景提上一嘴,说的神乎其神,厉害的不行。但是不展开,他自己难受就自己去网上搜索了,哈哈哈。 
 
2、 高质量的陪伴,具体如何来做?你有什么高招吗?
我在上学,他也上学。主要是寒假陪他一起打游戏,打篮球,抓鱼摸虾反正就是想干什么干什么。(其实主要活动就是打游戏。夏天热那也不想去,冬天冷也那也不想去,哈哈哈。)
 
 
陈玉芳 10:08
1、 你在幼儿教育方面有什么好的经验?
我有两个孩子,第一个孩子完全是试验品,给我积累了很多的经验教训,有质量的陪伴少,高要求的管理多,导致孩子厌学,叛逆,幸好自己主动学习,改变方法,方式,现在孩子学会认真对待自己的人生,知道 要自己负责,我的方法就是停止自己内心的自责,对孩子和善而坚定,很多时候会对孩子妥协,是因为我们怕伤害孩子,实际上只要我们内心是够笃定的,就能做到和善而坚定,孩子就会遵守规矩,从而养成好习惯。
 
2、 高质量的陪伴,具体如何来做?你有什么高招么? 
我的做法了,全然临 在的陪伴,就是有一本书上说的,和孩子约定,那一个时间是陪她的,这个时候自己就什么都不做,和她一起玩,时间到了,我就做自己的事,和孩子商量好,顺便培养她形成自己的生活规律,这样大人也能有时间做自己的事,一般是和爸爸做接力赛,一人一个小时,晚上时间就过去了。青少年也是约定周末时间,有一个和爸爸妈妈约会的时间。这是我家的陪伴[玫瑰]
 
 
蒋德占 11:08
都是国家不要求父母执证上岗惹的祸,孩子初一了竟然说不出一条像样的育儿经验。
 
分享一点心得:言传大于身教
我比较喜欢看书,现在孩子也比较愿意看书,例子我看《大清相国》,孩子抢着跟我看。这两天我又发现随手抓起这本书在看。
我喜欢看看历史,有时候有了感慨会跟孩子分享一下,孩子也比较喜欢历史,我记得孩子小时候冒出一句:诸葛亮三分天下,刘伯温一统江山。
 
孩子比较细心也随我,感觉孩子和家长是互相塑造。 
还有领孩子去上课,别的家长学孩子学的内容,我看自己的书,跟孩子各学各的,孩子学习成绩不差,应该是散养,培养了孩子独立学习的能力吧。
 
 
曹礼明(团队管理.教练) 18:33
孩子 陪伴与管理话题:
管理: 刺激和控制
陪伴: 共识和互动
孩子是一个系统。
 
万维钢老师曾介绍过影响系统:
上策: 共识。一起协商,过程陪伴。
中策: 刺激,你做到A,得奖励B.
下策: 控制,不听就打。
但实际上,对孩子,其实上中下策都要有,5:4:1吧。
 
 
王预¹⁵⁸¹¹¹⁷⁶⁷²¹除甲醛 21:26
1、 你在幼儿教育方面有什么好的经验?
先带女儿,又带儿子,还是有很有感触。
我自己理想的状态是孩子具有外圆内方的性格特点,这样能够有融洽的人际关系又不失原则。
 
女儿小时候被姥爷姥娘带回去养,到女儿五岁时,我的经济情况转好,终于可以在北京不用为生活奔波,就把女儿接到北京,送到幼儿园,问题很快出现,普通话带方言,小朋友们听不懂,老家的幼儿园小学化严重,这里更注重才艺类,孩子在家被父母保护的太很,对很多事情都不敢尝试,对我自己,面临了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老本新司机",沒有带过孩子,不会带。
 
所以从那时起到现在我就开始了"半工半读"的生活模式,一半工作,一半陪读,工作完全成为副业。
 
当时我住在东城区东四北大街,后来搬到东堂子胡同,离王府井都很近,王府井大街上经常有各种展览,活动,东方广场里也经常有各种路演,真是一个观摩学习的好地方,女儿从一个缩手缩脚的小孩到能够参与进去,花了六七个月的时间。
 
后来鉴于女儿在艺术方面的欠缺,就给她在艺校报名学习,依次学过二胡,胡芦丝,电子琴,钢琴,最后选择了钢琴,绘画上学习儿童画,国画,版画,水粉,素描,油画,最后选择素描和色彩,(有高考方向上的考虑,也是女儿天赋所在),
 
关于学生在校谈恋爱,我的观点是人的成长过程,感情也是自然而然事情,和学习是平行线,只所以谈恋爱影响学习,那是家长对"谈恋爱"进行围剿",这才把有感情需要的孩子们逼成了地下游击队,所以孩子小的时候,我就告诉她,喜欢就接受,不喜欢就拒绝,交往过程中不喜欢就立即中止,用赋能岛最近出现的频率比较高的话来说,过往不恋,末来不迎。
 
女儿在长相和身材上继承了父母的优点,从幼儿园开始就有前仆后継的追求者,送花送礼物,孩子回来后就大大方方的告诉我,然后,我和她也一块去看这些小男孩挑选的礼物,让她回赠一些相应价值的东西,时间长了,女儿就会有选择的来接受(避免有贪心,起傲心),
包括今年中考,追她的男孩为了她奋斗一年,考到了重点高中,我还和女儿开玩笑说,"xx家应该感谢你"
 
孩子现在是青春期,她自己有一套电子设备,有时也会在上网时看到一些"sex"类的事情,出于好奇,也会找一些视频来看,但自已研究后告诉我,"这些也没有什么,有需要就解决,不明白那些人挖空心思,没必要(初中有女生堕胎)
 
孩子的叛逆期其实主要是反对家长的管制,女孩的恋爱脑也是从小关心不够,或者从小隔离在异性的感情之外,这些现象不都是从小种下的因
手机没电,下午再更儿子的成长过程及结论
 
2、 高质量的陪伴,具体如何来做?你有什么高招吗? 
1:接受,不但接受孩子的好,也要接受孩子的不好
 
2:开放,开放自已的心,去包容孩子的各个年龄段不同的情况,当孩子出现年龄段问题时,用平等态度来对待,如果用长辈的心态,敏感的孩子立即会感觉到不安全,会关闭沟通的意愿
 
3:孩子所谓的判逆期大部分是因为在他她们羽冀末丰之时,被过度限制,有的判逆期很长,有一句说说的很好:人这一生其实都在弥补童年,那我们反思一下,让孩子少一些遗憾。
 
4:太多教育都教给孩子英雄梦,却没有讲一个平凡的人该如何快乐幸福的生活,我们大部分人都是平凡人。
 
🍂#陪伴孩子#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