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卓下载

扫一扫小越美文网APP好词好段摘抄大全

IOS下载

扫一扫小越美文网APP好词好段摘抄大全

欢迎访问小越美文网 阅读最新散文诗歌 下雪了作文

杨玉环的美艳人生 她到底情归何处——都江堰?

时间:2020-10-18 16:14:54    来源:
杨玉环的美艳人生
她到底情归何处——都江堰?
 
●郑光福(四川)
 
 
都江堰市是1988年撤掉灌县而建市,这是因为秦朝李冰郡守留下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名气太大,有学者认为都江堰工程可以与北方的长城比美。2000多年前它一建成便使川西坝子变为粮仓,变为人间天府之国。都江堰市成立至今事隔已三十余年,如今,该市又在城中,即玉垒山下又标出“灌县城”,恢复修建了众多的古老街巷风貌。这是因为该县人文历史太厚重,应该得以传承发扬光大。
 
《灌县志》载:杨玉环“父玄琰为蜀州司户参军,生妃于蜀导江县,有落妃池,妃幼尚坠之。”灌县先贤碑刻有:“妃之居导江无疑。”这里的“妃”指盛唐时期的杨玉环杨贵妃;“导江”即岷江,也称金马河,实为都江堰水系外江一条大河流。“导江县”即金马河上游处的灌县古城之先名称。唐代杨贵妃父亲杨玄琰曾在蜀州任司户参军。这一段记载,后人便知蜀州辖地导江县城是杨玉环出生和成长的地方。蜀州应是崇州,其父在州当官,家在顺江而上的导江县城。史载:她在蜀中出生成长达14年之久。是蜀中山水养育了她,使她成为惊艳一世的美女,她是喝都江堰水长大成人的。
 
 
 
我了解杨玉环是看折子戏“贵妃醉酒”,是看史书“安史之乱”的故事,了解到她是被对她一往情深的唐玄宗下令逼她上吊而死的。她的尸体还停于院坝当中,让陈玄礼大将军等士兵验尸,悲剧的人生是如此绝断。于是我一直对她的成长经历、悲惨经历产生了浓厚兴趣。1976年至1980年,我又在成都市金牛区图书馆工作兼搞全区出土文物保护宣传工作。一次区上普查文物现状,我到圣灯公社进行文物普查,乡上有位业余文物保护员叫张云吉,他告诉我崔家店大队一农户家中收藏有一唐代碑刻,我们便上门调查。那农户在今成都理工大学背后住家,他已将碑石作了猪圈垫石板。我们翻揭开那一块石碑,见到碑文有:“唐故韩国夫人清河御氏墓志”,十分惊讶!这与杨玉环有关联,于是查找史书有:唐代的“韩国夫人”是杨贵妃的姐姐的记载。《新唐书·贵妃传》说:“天宝初,进册贵妃,三姊皆美劭,帝呼为姨。封韩、虢、秦三国夫人”。“清河”从地图上看应在陕西省凤翔西北,是韩国夫人的封地。她与杨玉环是姐妹关系,只因父亲随军调动杨玉环便在蜀州导江县出生。姐姐“韩国夫人”在蜀时嫁给一位崔姓人家。而唐碑的发现地为崔家店大队,今崔家店,是否与崔姓人家有联系呢?经调查,这户收藏的农民是1975年冬参与当地农民们修沟渠时,在一小坟包旁边挖出的。小坟包旁还有大坟包,大坟包是杨玉环的坟包吗?我们判断很有可能。后来,我们将这碑石运至文殊院内的市文管所,有专家们认定为唐代“韩国夫人”的墓志铭的墓盖。
 
有此依据,我时常谈起这块碑文,于是我应约在编辑们老师的鼓励下,大胆写了《贵妃之墓何处觅》,1982年成都市群众艺术馆编印的《成都风物》第2期上便刊用出来了;后来,四川电台、四川广播电视报选用了;之后,《四川日报》也在《巴蜀之迷》专栏中刊用了此文,并收入书中。一时间,我这篇短文还引起不小轰动和争议。然而,推断杨玉环改葬成都是否证据不足?此后便未再言此事。
 
1992年7月1日,我又到都江堰采访河流涨水情况,此时的我已是成都人民广播电台“市郊天地”节目主编。这天陪同了解洪灾、一起下乡的有都江堰市人大副主任祝兴顺同志。一路上,当我听他介绍附近有杨玉环“落妃池”时,在我的要求下,他便带我们来到聚源镇。我们走小道、穿竹林,再过一寺庙后,便见到了“落妃池”。它是一口盛满清水、长着满池荷叶的方塘。塘边有一位干活的老农叫吴文全,他给我们介绍说:“这池子就是落妃池,大约有一亩五六,水质特别好。”他说,“小时候听爷爷说妃子池怪得很,遇干旱无水时,它有水,水是从底下冒出的;下大雨时涨水时,但它又装不满,原因是落妃池连接陕西的华清池。”吴文全老人把“落妃池”介绍得十分神秘,还说院邻都晓得那杨玉环那时是寄养在这池边的杨家,她家本在县城内,只因父亲公务外出,她便常寄养在她叔叔家中。叔叔是农户人家,便安排她年年帮忙放鸭。那年,她14岁时依旧赶放鸭子。一天,她放鸭弄得一脸脏黑,鸭子围着她转,到了这水塘边,鸭子争先恐后下水,她便在岸边洗脸洗手。她一不小心,一下子便踩滑落入水池中,她越挣扎越往池中间游去。眼看快淹死时,她被她赶的那群鸭子把它拱上了岸,救了她的命。上岸后,杨玉环拖着湿淋淋的身体走向竹林深处叔叔家旁的一土台上梳理,换上家人送来的衣服,一下子变得十分漂亮动人。那土泥台子就是今称的“妃子梳妆台”。边说吴大爷还边指那竹林中的土台方向给我们看,并继续说道:杨玉环刚打扮完,把一群鸭子关进园子,便传来“请杨玉环小姐上轿”的呼喊声。据传,唐朝有一个规定,凡官家女满14岁的都要受皇家一年一次的选妃赛。选妃差人便到了这里找她上轿进城。于是,不知事理的杨玉环便十分高兴地告别乡亲上轿走了。吴大爷说:由于池水的洗礼,刚换上的新衣,使杨玉环变得仙女般美丽动人,她这一去便从此回不来聚源镇了。这田坝野史传说十分美丽,仿佛真有这段事情发生一样。后来,我查阅唐书贵妃传的确有:“妃早孤养于叔”几字。于是,从那时起,在我看来这聚源镇的民间传闻杨玉环从小寄养叔叔家,不小心落入池中也是有其依据的,应是真实的事情。
 
这天,我们还参观了“落妃池”旁的佛教寺庙“迎祥寺”。后来,村里负责人还给我寄来过有关该村打造“落妃池”景点规划的方案。
 
 
 
据传,天生丽质的杨玉环14岁时,也就是从那天起她便离开生她养她的蜀地了,入宫后她被选定为唐明皇儿子寿王的妃子。这对杨家来说与皇帝沾亲应该是十分光宗耀祖的事情。然而,她入宫后,几乎无事可做,在她身边也多是她的侍女。于是,杨玉环在冷宫中成天时间只是习读诗文、音乐、舞蹈。不久,唐明皇来看儿子寿王,寿王便让喜欢歌舞、十分天真而漂亮妃子杨玉环等来为父皇伴舞陪酒作乐。由于她学会了当时流行的飞天舞,她的长袖舞飞天状十分流畅明快,飘带飞起似仙女下凡,十分动人。她的舞姿激起了本来就十分喜欢歌舞的唐明皇的兴致,她在半推半就地醉酒后还与唐明皇一起合奏唱和歌舞,完全忘了儿媳的身份。总之,这一大家子玩得十分开心。那唐明皇是一位花心皇帝,他当着儿子的面赞美杨玉环,想占为已有,十分后悔未选她为己人。据传,当天他便安排杨玉环入了道观,并取号“太真”。杨玉环入了寺庙,唐明皇便将韦氏之女重新定为新的寿王妃,算是平息家事。很快,唐明皇便将他一见钟情的“杨太真”接入宫中,后又纳为了贵妃。他和杨玉环都喜欢泡温泉,每年冬天,双双便来到骊山脚下华清池泡澡。传说,唐明皇为了与杨玉环在一起,他后来竟连早朝有时都在池边宫殿举行。久之,杨玉环思念同胞姐姐,唐明皇便将她三姊妹全部接入宫中伴驾。由于三个姐姐都美丽动人,唐明皇便封三人为韩国夫人、虢国夫人、秦国夫人,还有封地,在西安城的皇宫中也府邸。她们进出自如,花枝招展,衣着艳丽。杨贵妃喜欢吃新鲜荔枝,唐明皇便让信使当天从云贵川等地采摘下来,公差们马不停蹄接力赛般当天便送来。唐明皇只为让杨贵妃一笑。“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这些诗句便是史诗般的描写,也是盛世皇宫生活的写照。这样的美好日子能有多久呢?给人的印象杨贵妃是女祸?其实,杨贵妃就是一位天生丽姿的美女。她的一生干预过多少朝政之事呢?翻阅史书应该说几乎没有,唯有对她杨姓家族有些牵连的是她的堂哥杨国忠,杨国忠也并非亲哥哥。她的三位姐姐是因她和她们的美貌而“三姊皆诏”都是入宫伴驾而受封的,是供唐明皇享乐的。
 
杨贵妃在唐明皇心中,只是一位绝世丽人,只是一位让他放松心情和十分合拍的恋人、依赖之人。诗文记载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恋似一天不见就没法活下去一样,但史书也载唐明皇几乎从不与她谈论国事、政事、军事。“华清池留芳,酒醉贵妃娘。月下听誓言,天和人成双”。这便是我读史后的认为。唐明皇能和杨玉环真的不同生能同死相爱吗?否也!安史之乱发生后,西逃的唐明皇一下子就暴露出了他自私的本来面目。
 
史载:天宝十五年(756)六月十四日,唐明皇在军队的护卫下西逃途径马嵬驿时,为首的龙武大将军陈玄礼率3000人马发生哗变。宰相杨国忠从驿中出来调解,却被军中人大喊道:“杨国忠与胡虎(安禄山)谋反。”说时迟,那时快,一位骑兵飞射一箭便将杨国忠射死。他的儿子杨暄和韩国夫人也被乱军砍死。事发突然,唐明皇只好亲自出来解危。他告谕军士,令各归其队,并加以慰劳。但众将士不走不散,唐明皇只得问护驾西行的大将军陈玄礼咋回事,陈便奏道:“杨国忠谋反,众将已把他处决。贵妃尚在左右供奉,请陛下割恩正法。”这位将军要皇上下令杀死杨贵妃,才西去护驾入蜀避难,否则众将士不听皇帝令往西入川。唐明皇感到了事态的严重,便倚仗回身转入驿内,对近臣高力士等言道:“贵妃深居深宫,安知国忠的反谋?朕杀她岂不是累及无辜?”高力士回道:众将士已杀了宰相,贵妃仍在左右,将士岂能自安?请陛下审时度势,将士心安才能确保陛下平安呀!此时的唐明皇竟只顾自己,不顾贵妃。在他看来,现已无法挽回危局,便命高力士传谕,赐杨贵妃死,同时与她诀别,愿她“善处转生”。无奈的杨贵妃挥泪与唐玄宗揖别,便吊死堂屋。就这样,38岁的杨贵妃便离开人世。为赶紧西逃,高力士还将她尸体摆放天井中央让众将士验明证身。
 
 
 
就这样一位绝世美人没有了。唐明皇怆惶中命人将贵妃尸体投入井中封盖,算是草草埋葬,令其将士们赶快西走。后来,有后人在杨贵妃吊死的马嵬坡前建有一墓,是一小巧而精致墓道。历朝历代均有培修、扩建。杨贵妃墓似她人一般出众,受后人尊敬。后人每有路过此地,一般都要在此凭吊,忆那段悲伤的历史。前几年,笔者路径此墓,也前往凭吊。我等沉思良久,问责唐明皇,你太无担当,想那美人杨贵妃也太悲太怨了。这墓中是否有杨玉环尸骨呢?我一直在想,是的,我十分清楚地记得《新唐书·贵妃传》中有“密令它葬”四字。
 
史载:天宝十五年(756)七月九日,太子李享抵达塑方军大营。经过一番布置筹划,七月十二日便在灵武南门城举行了他的登基仪式,改年号为至德,唐玄宗被尊为太上皇。当天这位新皇帝肃宗就派人追赶到在逃的太上皇报告政情、军情。有儿子收拾烂摊子,唐明皇只好认可,也算是明智之君。严格说这是未经唐明皇许可的皇帝,是“太子叛父”的行为。但唐明皇的确是年老在逃,他早已无力回天。由此,读史者会感到马嵬驿三军不发是否太子安排预谋,令人猜疑。但客观看,肃宗皇帝即位后立即打出了平叛大旗,立刻鼓舞了广大敌占区的民众,也立即收复了不少失地,从政治上、军事上扭转了唐明皇“幸蜀”的被动局面。
 
唐明皇走走停停,来到成都的天隳镇,即今日的天回镇。他的御驾幸蜀3000人马只先剩下1300余人。1982年我参加金牛区普查地名时,乡人们说唐明皇来到这里,他的军队和马匹住马足寺内,他与官员宫女随从及太监们住在相隔一里许的金华寺内。因此,这里确有马足寺、金华寺,而且是当地庙名,现已成为地名。乡人又说唐明皇为什么不进成都呢?是他担心会不会有官员反判自己。传说,那天他一到该镇就找东西吃,当地人做了几道素食上桌,他还未动口吃便听说儿子肃宗继位后又收复大片土地,于是增加不少宽慰和安心,这使他口味大开。他大口吃了当地的“天回豆腐”感到十分可口,连称“天回豆腐当肉干!”住下来数日,闻成都城内无变数,他才进城住进成都。他十分思念杨贵妃,《新唐书·贵妃传》载:“密令它葬”,还有:“密遣中使者具棺椁它葬焉。”想必是此时他对杨贵妃的怀念之情是真实的。至于“它葬”何处,史书中也未交代清楚。既是“密遣”,知之者必然极少。唐明皇在成都居住达一年有余,他思念杨贵妃是肯定的,“它葬”也应该是肯定的。上世纪70年代,因工作关系我在金牛区圣灯公社崔家店大队发现的那块墓志盖“唐故韩国夫人清河御氏墓志”十二字,应是“它葬”最好的佐证吗?她姐姐“韩国夫人”如果同时“它葬”埋在“小坡包”,那“大坡包”就应是杨贵妃“它葬”之墓地。我以为这是“它葬”的物证。那韩国夫人嫁与崔姓丈夫,这与崔家店地名有关系否?
 
 
 
“天回玉垒作长安,玉垒浮云变古今。”如是诗人写实,那应是唐明皇要回去了。天子回朝,“天隳山”从此改成了“天回山”,地名也由此而变。“玉垒”是指天回镇小河上有白玉般的石头垒成的小石桥,乡人称“玉垒桥”。然而,杨玉环在蜀14年住在导江县有玉垒名山,它在都江堰市旁,天子回朝可称“天回”。因此,此诗句在我看来可以有两种解释。
 
蜀州司户参军之女杨玉环在蜀中生活14年,天真活泼的这一蜀中美女杨玉环杨贵妃,她的悲艳的人生传奇还有故事,我读到野史记载说她并未吊死,苏醒后不去找负心的唐明皇,而是东渡日本一寺庙,今天日本还有她的墓呢!又有传她入了庙观,在杨州等等。但这些传闻野史均没有我知晓的上述证据完美。笔者作为蜀中好事者之一,今生有缘接触一些史料和文物佐证,在《蜀中美女知多少》得以连载后,忍不住又将了解的情况写下此文,供读者朋友进一步了解杨贵妃更多身世,供饭后茶余闲谈。叹,都江堰的山水人世!叹,杨玉环的醉酒飞天悲艳人生!叹“玉垒浮云变古今!”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