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榕凡
王小波曾说:“口沫飞溅,对别人大作价值评判,层次很低。”
对此,我深以为然。
01
论语中,子贡和孔子有过这么一段场景:
子贡方人。子曰:“赐也贤乎哉?夫我则不暇。”
这句话的意思是:子贡评论别人的短处,孔子说:“赐啊,你真的就那么贤良吗?我可没有闲工夫评论别人。”
是啊,我们总是习惯去评价别人,却不回头看看自己。我们总是以圣人的标准要求别人,却以小人的标准要求自己。
殊不知,一个人的成熟,是从不随意评价他人开始。
02
之前,有网友晒出了一张在海关办事窗口的照片。
照片上的女性工作人员正在办公。不过她并没有穿海关工作服,而是穿了一件黑色的吊带裙。
发布照片的网友还配上了这么一段刺眼的文字:
“改进窗口工作作风吗?海关真是走在前列。”
发布者认为,海关人员穿成这个样子上班,实在有损形象。
可事实却是,这位工作人员已经事先请过假,换好衣服正准备离开。
但恰逢这时有人来办业务,为了不耽误别人,她又临时受理了业务。
那位海关工作人员原本是好心,没想到却因为个人偏见,把整件事情扭曲了。
看过这样一段话:一个人最大的恶意,就是把自己的理解强加于别人,把所有的结果理所当然用自己的过程来解释,并一直认为自己是正确的。
不要以为自己看到的就是正确的,有时候,眼见不一定为实。真正高层次的人,是透过事物看真相。
03
电影《悲伤逆流成河》中,齐铭和易遥的一段对话让我印象深刻。
易遥回击唐小米之后,齐铭对她说:“我觉得别人就算落到跟你一样的境地,也不会做出你那种行为。”
易遥反问:“什么行为?你就看到我把药挤在唐小米脸上了,那你知道她们是怎样欺负我的吗?
齐铭,你生活在光亮里,你就觉得全世界都是光亮的。”
齐铭不明就里的批评易遥,但他不知道的是,在他看不见的时间地点里,易遥受到过她们多少伤害。
生活中总有这样一类人,以为他们看到的就是事情真相,然后迫不及待地用自己的想法去告诫、评价他人。
然而,你没有经历过别人的事情,凭什么要用你的标准,来衡量他人的人生。
很喜欢张嘉佳说的一段话:“看到小清新不要说矫情。看到段子不要说脑残。看到文艺范不要说装。看到诗歌不要说无病呻吟。看到意识流不要说傻。每个人有自己的表达方式,如果你不喜欢,只能说明不是为你准备的。”
04
《了不起的盖茨比》有这么一句话“每逢你想要批评任何人的时候,你就记住,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人,并非个个都有过你拥有的那些优越条件。”
不是谁都能活的云淡风轻,也不是谁都能真正的感同身受。当你没有全面了解一个人时,你最好的做法就是闭嘴,不评价。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或许这种方式不是你所能接受的,但也请不要对它评手论足。层次越高的人,越能接受这个世界存在差异化,而不是一味批评差异化。
最后,愿你我都能做好自己,“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