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内容来自赋能岛终生成长群>
< 整理:阿九 校对:佳玲 配图:杨坤发>
【话题】你怎么看待工作中的偷懒者?
【背景】在一个团队中,总是有相对勤奋、自觉的一部分,他们任劳任怨,对自己要求很高,很少偷懒。当然还有另外一部分人,他们人前人后两个样,有机会就摸鱼偷懒,工作完成个大概,你也不能因为这个就开除他。
【问题】
1、你周围有这样的人吗?你怎么看待这样的人和现象?你觉得他们占了便宜吗?
2、放松一下,说说你觉得很有意思的摸鱼的“高招”,看看这些聪明人是怎么做的?
3、如果你是领导,你会如何对待这部分人呢?
【整理者】志愿者@刘利民
下面我们就来一起看看,本期有哪几位同学的精彩讨论被选中。
你怎么看待工作中的偷懒者?
林帆无线对讲,物联网整体解决方案 上午8:26
偷懒者,自然就会被淘汰,现在很多团队独立核算,那么团队中大家都会排斥!
我是领导者会通过管理机制来逐渐淘汰。这种人其实最后也是把自己放弃了,但是觉悟会变,团队正方向,他自己也不好意思偷懒
重新开始 上午8:33
我觉得人或多或少都有摸鱼时候,看自己怎么把握。
最近有个同事找我合作,让我帮她跟进一个客户。然后经常看她坐着发呆失神,我们俩吵过一次,不过没有下午茶搞不定的矛盾。说实话,那次是气,但我也清楚她眼里满是茫然。
这两个月整个公司都情况不好。旁边的兄弟,最近也经常走来走去。而我也很频繁跑去抽烟发呆。
老大真的愁的脸都白了.
李耐煩 · Patience 上午8:46
1.讲真,其实我觉得自己就是这样的人(偷懒的),大早上的自我批评也不太好,我就随便说说吧。
我关于怎么看待自己偷懒这个问题,首先我觉得“懒”还是通病和共性,只不过出于很多原因,有的人不在工作上“懒”,不代表其他地方不“懒”。如果处处不“懒”,我相信他的内心也是很煎熬的,这可能就是严格自律的“代价”。
如果要从工作偷懒上说起,我觉得首先还是归责到自身,因为对于不爱做的事去偷懒,既耽误自己也耽误别人。如果逃避困难而偷懒,耽误自己成长,也耽误企业发展。总之,别因“懒”误事,毕竟工作嘛,主要还是来解决问题的。
2.“懒”的最高境界 —— 以逸待劳
其次,上年纪的成功事业者都很会懒,因为他们懂得用资源换资源,用资源组合来赚钱。不再用脑力、体力、智力去辛劳了。
3.如果,我是领导的话,那就聊聊呗。
别互相耽误,你不爱干,我也不乐呵。
王帅18816177775 上午8:48
1、你周围有这样的人吗?你怎么看待这样的人和现象?你觉得他们占了便宜吗?
这个我还真有发言权,在我们公司干了近9年了,还真是有很多同事这样的,因为属于跑业务类型,我一开始也觉得他们胆子真大,虽然这麽偷懒不害怕吗?不怕公司会知道吗?后来发现公司因为跑业务这种类型工作一般很难监控,我就感觉他们占便宜了,因为偷懒了也没影响工作也没影响业绩,还挺好,甚至别人都升经理了我还在主管的岗位上。但这9年下来,我才发现不是,真不是,他们只是当时看确实是占便宜了,但是从长远看他们吃了大亏,我总结几条:
1.当偷点小懒没有被发现没有被惩罚的时候,这种人就会胆子越来越大,偷小懒变成偷大懒,甚至会做违背公司红线的雷区的事.
2.只要做了,就会被发现就是早晚的事,所以即使升了经理,升的越快走的越快,我发现那些快速当上经理的都直接被开除,或者不能和以前那样偷懒了,因为职位越大责任越大,自己的能力驾驭不了经理的职位所以最后离开。所以说不在于你跑的有多快要看你走的有多稳。
3.再一个思考就是当这种小便宜占多了,对它个人成长和生活也是有不好的影响的。
所以现在我一点都羡慕占便宜的,我要往长远看,至于那些人,时间会给他们教训。
2、放松一下,说说你觉得很有意思的摸鱼的“高招”,看看这些聪明人是怎么做的?
我没具体研究,我也不想学,我做好榜样,给我儿子做一个正面的榜样。
3、如果你是领导,你会如何对待这部分人呢?
如果我是领导,可能会一开始因为没犯太大的过错先警告,如果屡次犯那只能辞退,即使没有因此犯太大错误也要辞退,因为这相当于一个定时炸弹不定什么时候就会炸,很危险。赶紧招人,把这类人换掉。
Kiven 上午8:50
1、你周围有这样的人吗?你怎么看待这样的人和现象?你觉得他们占了便宜吗?
有的;某种程度上团队是需要一定比例这样的人的;长期来看,占不到太多便宜
2、放松一下,说说你觉得很有意思的摸鱼的“高招”,看看这些聪明人是怎么做的?
工作不要一次做到最优,留出后续迭代优化的空间,每次交付,看起来都有很大进步
3、如果你是领导,你会如何对待这部分人呢?
这部分人相对于团队来讲还是有一定价值的,有些不做不行并且做完的脏活累活,骨干成员和中坚成员去做的话会降低团队整体产能,这时候就需要他们发挥作用了
从团队角度来讲,合理使用“偷懒者”能降低团队的管理成本和人力成本;但从个人角度来讲,决不能成为“偷懒者”,否则就只能贡献边缘价值,只能得到边边角角的回报.
A办公教学酒店家具屈生15008458171 上午9:58
1、你周围有这样的人吗?你怎么看待这样的人和现象?你觉得他们占了便宜吗?
有答:公司里一般都有摸鱼偷懒的人。至于为什么这样子,我觉得吧,有的是对自己要求不高,有的是认为占了公司的便宜,有的是顺大众,有的可能还是在研究如何提高效率。至于他们有没有占到便宜,那可能就是目的不同,各有不同吧。
2、放松一下,说说你觉得很有意思的摸鱼的“高招”,看看这些聪明人是怎么做的?
有答:对于销售,刚开始用微信定位功能时,就是他们提示可以选一个定位发出来;后来钉钉上也有类似的功能了,但是不能选位置了,他们就请同事在需要的位置登录,帮他们发出来,虽说手机不同,有不同的ID,但是一般同事没有人会特别注意,只要表面没有问题就OK,况且大家觉得都是打工的,何苦相互为难。
我觉得销售中有用的偷懒是一位同事的信息采集,别人很多都是现场去寻找,他则是在网上通过各公开信息进行相关性搜索,最后只需要确认筛选一下就好,这种方法是有用的。
3、如果你是领导,你会如何对待这部分人呢?
有答:认真观察与了解,区别对待。能激励的激励,能引导的引导,能研究的研究,不能的再看情况。重要的是沟通。
米兰 上午9:59
1、你周围有这样的人吗?你怎么看待这样的人和现象?你觉得他们占了便宜吗?
周围有一些这样的人,感觉合作起来很累,总是把执行问题变成情绪问题,简单问题变成打太极。
从个人的感悟来说,对我们这样的小公司来说,跟领导者和管理制度有很大关系。首先是人才的选用上,阶段匹配性的问题。我们这个年龄段的人处在拼命干的原始积累期,但很多同事实际上已经几套房,生活无忧了,所以大家从对工作的需求度上是不一样的,所以往根上说领导是要稳定性还是执行力,决定了团队的氛围。像阿里苦大仇深的选人法则,在非销售型岗位的选择上感觉是失效的,不知道岛友们有没有好的方法论。
另一个很重要的感觉,团队中有摸鱼的人,会对其他人造成负面的影响,这种情绪是很容易蔓延的。往上追一个维度,我们这样的小公司权责利划分很多时候是凭领导感觉来执行,导致会哭的孩子有奶吃,能则多劳但不见得会能者多得,所以与其说是考验我们个人的品性,更是考验管理者的能力。
2、说到摸鱼的高招,记得以前吴晓波老师分享过一个案例,同样是往外地寄明信片,老太太用半天,年轻人只需要5分钟。可能对个人来说最好的摸鱼方式就是提高效率,保质保量的完成工作的同时,有更多时间留给自己
平姐 上午10:11
工作中偷懒:大的角度看就是盗用工作时间,不讲诚信,耍小聪明,是职业素质很低的行为。但有些时候有的工作特殊性,要有偷懒思维。想想怎么做更轻松更有效。或者说,重复的工作不需要动脑筋的可以偷偷懒。能达到目标就行。
活着 上午10:34
个人觉得,能在工作中偷懒的人有两种,一是耍小聪明,对工作没那么热情混工资的人,这是人性的弱点。第二种人,应该是能力比分配到的工作要更高一些,他们找到了既可以偷懒又能够完成工作的方法,这应该是属于没把人放对地方。我确定我们群里有第二种偷懒的同志,[呲牙][呲牙],有能力偷懒,还知道怎么去利用偷到手的时间,这是一种能力。
刘铁 下午12:24
利:有效对抗焦虑,疲劳。
弊:也叫“搭便车”,你少干一点,别人就多干一点。引起团队纷争,形成内耗。对自身成长不利,一颗老鼠屎脏了一锅粥,这样的老鼠屎迟早被组织排除的。
综上所述,还是踏踏实实,问心无愧最好!少偷懒,忙起来还能产生心流。
青岛罗刚 下午2:44
今天的话题,我想到了一个小角度,就是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领导的眼睛更是雪亮的,其实时间长了,群众和领导心里都有数,每个同事是什么样的。虽然很多人不会当面揭丑,但有机会的时候,不管是群众还是领导,一定会尽他们的所能,奖勤罚懒的。所以很多人升不上去,也可能会是类似的原因。
最高明的骗子,可能在某个时刻欺骗所有的人,也可能所有的时刻欺骗某些人,但不可能在所有的时刻欺骗所有的人。据说是林肯说的。
曹世永 下午7:54
1、你周围有这样的人吗?你怎么看待这样的人和现象?你觉得他们占了便宜吗?
有。
心思用在偷懒上,还得花精力担心领导看到,其实也挺累的。我觉得他们亏大了。通过工作提高能力是最快的,浪费了自己的时间。
2、放松一下,说说你觉得很有意思的摸鱼的“高招”,看看这些聪明人是怎么做的?
这个问题让我怎么感觉偷懒是带引号的。
如果是开一些没意义的会议,可以坐后面带耳机或带本书学会习。
3、如果你是领导,你会如何对待这部分人呢?
水至清则无鱼,尤其人多了时也不能花那么大的管理成本。这类员工能留下肯定还是有一技之长的,用其长,偶尔敲打一下偷懒的行为,不能太放纵。
🍂#偷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