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教我写对联
蔡炯
一日,我从箱子里翻找有关证件,翻出了父亲用毛笔写的给他的儿子们分房产的协议书,红纸黑字,依然那么清晰,父亲的字那样飞动飘逸、刚劲有力,我久久地凝视着父亲写的字,蓦然回想起父亲教我写毛笔字,教我写对联的往事。
父亲离开我已经13年了,想起他,许多往事涌上心头。我的父亲虽然只读过四年的书,可是他喜欢看小说,读过很多的小说书,跟文学似乎有一定的缘分,写文章颇有些文墨功夫,他经常帮助那些不识字的人写信,又写得一手好毛笔字,我们通东地区的习俗是每逢谁家有红白喜事,亲戚朋友总是要送对联,父亲经常挥毫泼墨为人写对联,也就练就了一手好毛笔字,在当时我的父亲算得上我们当地的一位颇有才华的知识分子,他也就理所当然地当上了我们小镇的商店经理。
在我上小学四年级的时候,父亲想把他写对联的本领传授给我,在他忙碌的时候也好帮他分担些工作,同时也很想教我学好毛笔字。这以后,父亲开始用一些废旧报纸,教我写毛笔字,他教我写正楷、行书,教我如何摆正字的间架结构,如何运笔,如何注意行款,后来就放手让我在红白对上写对联。
我写字时总是枕腕写,父亲对我说,你这姿势不对,写对的字一般比较大,适宜悬腕或者悬肘写,而我总不习惯,总是枕腕写,悬腕悬肘写,手臂腾空着无依傍,容易抖动,容易酸。父亲说:因为写对的字是比价较大的榜书,应该悬肘写字,写一尺见方以上的字,如果你不把胳膊肘悬起来,你是难以完成整个字的书写的,或者你写行书、草书,行书、草书讲究行气的连贯,一次往往连续写好几个字不停笔,而且运笔要快,如果你不悬肘,也是难以完成书写的。所以写大字,写行草书,几乎是必须悬腕或悬肘写的。如果枕腕写,字写得就呆板,写不顺畅,写不出气势来。父亲还说悬腕或者悬肘写字,也是锻炼功夫,那可算是练气功,有利于增强体质。父亲还说,写字不宜硬做作,要预运气势,然后一挥而就,运笔不可太慢。在父亲的逼迫下,我终于学会了悬腕悬肘写字了,而且越写越得心应手了。
别看写对联这么个小事,可经父亲教来,还颇有点学问。首先那些一长条的对并无格子,在上面写对联,字写大了写不下,写小了,又没气势,字与字之间间隔又要匀称,不能一会儿大一会儿小,上面写得宽松了下面写不下就写紧了那就不好看,字从上往下写来必须一直线,不能弯成蛇行。墨蘸得多了,写的字往往墨汁四处流,让已写成的字形毁了容;墨蘸得少了,字写不顺畅,笔墨枯瘦影响效果。父亲手摆手地教我如何把握好这些方面。
父亲还教我写对联也得看菜吃饭量体裁衣,根据不同的对象选用不同的对联句子。如给人家写寿联,要根据寿星不同的年龄或是双寿星还是单寿星而选用不同的对联句子。
父亲还教我怎样落款,首先得搞清送对联人与接收对联人之间的关系,来请写对联的往往是些没有文化的中老年妇女,她们往往不直接从其夫或其父与接收对联人的关系说,不一定说得很清楚,必须要问明白,分辨清楚。
有一次,我把一副对联写好晾干,刚在卷起来的时候,父亲从外面进来看了后让我停下,说这幅对联要作废重新写,我问父亲为什么,他告诉我你落款时把上下联搞颠倒了。我回道:“这有什么?别人根本看不出来,谁还分得清那是上联的句子,那是下联的句子?”父亲说:“对联是要挂出来让人看的,毕竟有文化的人总是有的,可别让人家挑出毛病来。”我说:“就为这浪费掉一副对,岂不是在做这赔本的事。”父亲严肃地说:“做生意要讲信誉,糊弄人家就是糊弄自己,糊弄人家,生意会越做越少,我们做生意要对得起顾客。”父亲的这番话至今还清晰地回响在我的耳边,教会我如何做人。
父亲,您教我写对联,让我了解了许多民间的风俗人情,学得了一手好字,更重要的是教我学做一个讲诚信,讲信誉,办事一丝不苟的人。父亲,您教给我写对联的本领将使我终生受益,您对我的教诲将伴随我终生明辨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