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朱先贵
今年“十.一”小长假期间,因亲家徐家华的邀请,赴喜宴我去了趟淮安市洪泽县。地处江苏西北,素有“淮水千里过洪泽,连天荷花施粉出”的淮安市洪泽县,西依洪泽湖,东挽白马湖,南临淮河入江水道,北濒苏北灌溉总渠,素有“淮上明珠”、“鱼米之乡”的美誉,洪泽县也是因洪泽湖而得名。
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的洪泽湖,她的整个形状很像一只昂首展翅欲飞的天鹅,由于洪泽湖发育在冲积平原的洼地上,湖底浅平,岸坡低缓,湖底高出东部苏北平原4--8米,地理位置使然洪泽湖成为内陆的一个“悬湖 ”。
我游览过巢湖,八百里巢湖,烟波浩渺,水天一色,湖中有青山,山中有绿水,山水相映,气象万千的景象令人赞叹不已,我曾为那"天与人间作画图,南谯曾说小姑苏,登高四望皆奇绝,三面青山一面湖。"如诗如画的境界流连忘返。
我去过苏州和浙江湖州,曾经徜徉于太湖湖畔。碧水长空,波光粼粼的太湖,给我深切地感受是“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我也曾为“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小楼一夜听春雨,明朝深巷卖杏花”的诗情画意拍手叫好,游览中尽情地享受过水墨画般的江南景色。
正值国庆小长假期间,来到洪泽县自然就有了去湖上观光的想法,等待我们的洪泽湖是怎样一种自然风光?
10月3日8点多钟,女儿、女婿还有我的孙子、孙女我们一起由县城出发,车行不到一华里便跨上洪泽湖大堤。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湖东头的金水闸船塘,千百艘机动渔船摆放在一起整整齐齐地一大片,船塘里每艘渔船上都挂上了国旗,鲜艳的五星红旗在微风中迎风招展,装扮成色彩斑斓的节日盛典。
徐家华告诉我,这个船塘是专门供水上来往船只避风的港湾,船舶停泊在这里就像孩子投入母亲的怀抱,既安全又温馨。洪泽湖不愧为苏北人民的母亲湖。
沿湖向东便是一条蜿蜒曲折的百里长堤,犹如潜游的神龙,盘桓在洪泽湖南岸。湖堤内外树木葱茏,亭台廊坊雕梁画栋,水榭石舫在林荫中时隐时现。进入湖滨游乐园景区已是人山车海,熙熙攘攘的人群一拨一拨地自由散漫地向前挪动着。
浩瀚的洪泽湖波光粼粼,水天相接;踩着柔软的金色沙滩,置身湖畔,宛如走进一幅原始、自然的旖旎画卷。跻身湖滨游乐场的“渔家福”、“洪泽湖弯”两座高大的楼船,像是树立在湖滨游乐园的桥头堡,昭然瞩目,酒香从楼船的窗口四溢向外扩散漂,经不起舌尖上美味的诱惑,情不自禁地的游客三三两两就靠近了楼船。
每一座城市,每一个地方,每一处风景,都有自己独特的故事。洪泽湖水釜城更是一座水上乐园。传说洪泽湖水釜城最初形成于东汉建安年间。隋炀帝南巡时,水釜城已是相当地繁华。清朝乾隆皇帝恭奉母后,下江南,游名胜,尽孝心,途经洪泽水釜城尝湖鲜、观湖景,皇太后甚是喜欢。
现在的水釜城是在原来的旧址基础上按照明清样式复建,洪泽湖景区总投资十亿元,一期工程共有十八个建筑群,有入口牌坊、船舫、戏台、观光阁,还有四十二座桥梁、十五个小岛,布局精巧,错落有致,疏密相间,美轮美奂。整个景区面积比开封清明上河园还要大出一百多亩,这其中水域面积就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二,四条水系形成内循环、外循环、小循环和大循环环环相扣。
在水釜城可以尽赏独特的渔家歌舞,可以尝遍人间湖鲜美食,头枕千年古堰,静听大湖的涛声,尽享水乡泽国的灵秀与韵致,心里荡漾着说不出的亲切和乐趣。
伫立湖边,微风张开柔软的大手轻轻地抚摸着你,阳光下波动着星星点点的浪花一闪一闪地朝你微笑。在博大与秀丽的留恋中,你会深深地体验到大湖具有母亲一样温柔的情怀,此时此刻,你像一个需要爱抚的孩子不由自主地就靠近“母亲”怀抱;乐此不彼,你再向前迈进一步飞舟湖上,就能触摸到大湖“母亲”的体温,感受不一样的风采,那才叫爽。
上午九点多钟,女儿、女婿、孙子、外孙女我们一大家子五个人登上了快艇游船,畅游于湖上。广阔无边的湖面船流如梭,从眼前飘过的一艘艘渔船、商船和水上快艇,时而激流澎湃,飞舟冲浪,时而平缓如砥,渐行渐远,流动的湖水充满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看,眼前飞过的快艇,划出一条长长的白色弧线,就像急速航行的飞机在蓝天上喷出的烟霞,艳丽而壮观,平静的湖面激起了浪花,撞击的心情跟着浪花一样欢腾。
湖水千姿百态,时而像一只摇篮晃晃荡荡;时而像一条游龙游向远方;时而像一只温驯的绵羊,平静极了;时而像只发威的老虎,正在勇猛地搏斗。快艇如展翅飞翔的雄鹰在碧波万顷的湖面上搏击着,又像是一个不老实的孩子在母亲怀抱中活蹦乱跳。坐上船头,一簇簇激情飞跃的浪花洒在身上、脸上,被浪花亲吻的清凉感觉竟是那么柔和与亲切。
阳光泼在湖上,湖水闪烁、耀眼,宛如五彩的丝线飘荡在水面。然而,游船不因景美而作一刻地停留,急速地飞向湖心,又由湖心飞向了远方,随之掀起的浪花扑打着船头和窗口,船舱内此起彼伏的尖叫和飞扬的迷蒙水雾洒落声纠缠在一起错综复杂,放飞自我的水上娱乐让人心跳加速。湖上踏浪酷爽勇士漂流的惊险刺激,舒缓亲子漂流的怡然自得,一艘游船,尽情地享受两种欢乐体验。
快艇随着波浪在大湖中此起彼伏,或高或低的晃荡就像母亲晃动着摇篮里的婴儿百般地呵护;洪泽湖也许就是九天圣母无意间丢落在苏北大地的一颗明珠,总是让人变得宁静,总是让人变得心平气和。湖光潋滟顿觉让人心明眼亮,世尘间那些不愉快的阴影早就被浪花抛到九霄云外。弃船上岸,眺望浩浩汤汤、横无际涯的洪泽湖心中豁然开朗,受大自然启迪明白了一个道理:一个人变强,是从他的世界变大开始的。
洪泽县的特殊文化符号
因赴喜宴,2019年国庆小长假期间我去了趟苏北的洪泽县,小憩县城一二日,闲暇之际转悠了一圈。老县城旧址正东方向的文化娱乐广场上“九牛二虎一只鸡”的巨幅石雕特别引人注目,偌大一个广场,偏偏放上几尊牲畜猛兽的石像不知用意何在?
元代著名的杂剧家和散曲家郑光祖《三战吕布》楔子有云:“兄弟,你不知他靴尖点地,有九牛二虎之力,休要放他小歇。”成语中的“九牛二虎之力”比喻力气很大,常用于很费力才做成一件事的场合。那么,洪泽县城娱乐广场上的九牛二虎还加上一只鸡到底用意何在?
不解其中原委,于是我就问亲家徐家华,他是洪泽县的当地人,应该知道是怎么回事。
这事还得从洪泽湖为什么叫“悬湖”说起。
多年前,淮河还是一条独流入海的大河。它西出河南桐柏山,东至江苏云梯关入黄海。在现今洪泽湖的位置有一些小湖群。南宋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黄河决堤南侵,夺了淮河水道。汹涌的黄河水带来大量泥沙沉积于淮河,使淮河逐渐水流不畅。1194年黄河在清江市附近再次夺淮河下游河道入海,使淮河更加宣泄不畅。于是,上中游流下来的水最后在盱眙以东滞留,很快成为水面宽大的洪泽湖。黄河夺淮一直到清咸丰五年(1850)才改道北上,这其间700余年中,淮河的泥沙含量越来越高。洪泽湖形成后,淮河上中游水来到这里流速顿时慢下来,输沙能力更弱,因此大量泥沙沉于湖底,使湖底日益升高,湖周围的人们只得不断加高加固大堤以防洪水。就这样,洪泽湖的大堤加高到了足有16米的高度,而湖底高度也在海拔10.5米上,超过了湖周围里下河平原的海拔高度,成为不折不扣的“悬湖”。洪泽湖之所以成为“悬湖”是古黄河侵占淮河入海通道所致。
洪泽湖大堤虽经历代修缮,形成了土工和石工并存的结构,抗洪能力比单纯土堤提高很多,但遇上较大的水患之年,洪泽湖大堤土工段还是会经常崩塌、决口。时任淮河水官察看洪泽湖水情,发现洪泽湖大堤险工要段共有十二处。按照过去迷信的说法,“十二”正好与一年十二个月数字相符,又与十二地支生肖相合,数顺应天数;于是,他想在洪泽湖大堤险要处,以十二神兽镇水,祈求神灵护堤保一方平安。
用何物镇水,水官难以定夺。当时有个监造官叫王国用,他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因牛是镇水的神物,可取水牛为镇湖之宝。江淮是粮仓之地,水牛又是重要的农耕牲畜,造九牛于大堤之上,意借九五至尊的力量,镇水必成。相传洪泽湖水患源于黄河和淮河,黄河的水怪是冯夷,淮河的水怪是巫支祁;于是,便再造二虎各管一怪。传说大禹治水时庚辰奉大禹之命捉拿水神巫支祁,用的武器就是戟,便取“戟”的谐音,再造公鸡一只。水官就用这套方案上报给了朝廷。
朝廷文史官员通过了“九牛二虎一只鸡”的镇水方案,用这三物作为镇水神物,符合五行相生相克之理。牛、虎、鸡是一物降一物,牛属土,土克水,用九头牛镇压水怪;虎属木,木克土,用二只虎监督牛不许偷懒;鸡属金,金克木,担心“老虎也有打盹的时候”,就又用最守时的鸡来提醒。这样,老虎打不了盹,牛也偷不了懒,洪泽湖大堤就平安了。
康熙辛巳年(1701年),监造官王国用奉命督造神物,“九牛二虎一只鸡”全用生铁铸造,其中尤以牛造得最好,每头牛有2500公斤重,肚内有金心银胆,昂首屈膝伏卧在铁板上面。铁牛腹部刻有铭文:“维金克木蛟龙藏,维土制水龟蛇降。铸犀着证奠淮扬,永除错垫报吾皇。康熙辛巳端午日铸,监造官王国用。”和“维金克木,蛟龙远藏。土能制水,永镇此邦。康熙辛巳端午日铸。”
神物建好后,“九牛”一头放置在淮安市区东边的大口子附近,一头在码头镇的街口,一头在淮阴区高堰乡河堤上,两头在高良涧船闸,另有两头在三河闸附近,洪泽县城南边的周桥、蒋坝镇五里牌各有一头。“二虎”放在淮阴区码头镇一个叫奶奶庙的地方。进了庙门,南北有两个亭子,虎就分别放在亭子里,虎头向西,尾巴翘起来,虎还背着一米多高的石碑。“一只鸡”有说是置于高良涧禹王庙的锁蛟井上,有说被安放在清江浦越河街东端山西会馆屋脊上。
十年浩劫的文革期间,“九牛二虎一只鸡”的文物遭到严重地破坏,洪泽湖大堤上还保存着五头铁牛,而一只鸡、两只虎则已早已被毁。
洪泽湖区流传的“九牛二虎一只鸡”的故事,从一侧面影射地反映了治理洪泽湖的艰难。洪泽县人民政府为了弘扬“九牛二虎一只鸡”精神,树立洪泽人民逆境赶超的信心,在县城文化娱乐场所重新塑造了巨幅石像:一只金鸡昂首挺胸,啼鸣不已;两只老虎匍匐在地,虔诚地注视着远方;九头石牛或侧卧,或平躺,栩栩如生。“九牛二虎一只鸡”因洪泽湖大堤而生,与洪泽人民世代相伴,是洪泽必须大力弘扬、始终高举的时代精神文明之火。今天我们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谋求逆境赶超的新跨越必须传承和弘扬先民们“与水相斗、与水相争、与水相搏不屈服、不退缩、不畏难”的拼搏精神以“九牛爬坡、个个出力”之同心同德、齐心协力用“九牛二虎之力”之全部力量、全部智慧创“九牛二虎一只鸡”各司其职、和谐奋进之局面让“九牛二虎一只鸡”精神世代相承、星火相传。这也正是我们所需要大力弘扬的时代精神。
作者简介:朱先贵:中国散文诗主席团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