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晓(四川)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1979年,有一位中国老人挥手在祖国的东南沿海画了一个圈,确定设立深圳等5个经济区,从此促进了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
1978到2018年,短短四十年,只不过是历史长河中的一小滴,弹指一挥间。然而,这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四十年,是人民过上幸福生活的四十年,是国家走向繁荣昌盛的四十年。这四十年,在历史画卷上绘出了不朽的华彩篇章!在时间的坐标上,四十年的时代轨迹正印证着中国蓬勃发展的历史脚步。
写到这里的时候,我那拖沓吃饭的小女儿顺手把没吃完的饭往垃圾桶里倒,七十八岁的老父亲,忙不迭地连声说:“这多可惜呀!太浪费了!”我忽然红了脸,平时并不是没有教孩子要节约、要爱惜粮食。只是,在富足的生活面前没有把这一传统坚持到底。
父亲的话也让我思绪翻腾,时光倒转,穿过时空隧道,尘封已久的记忆片断又浮现眼前。
改革开放的春风刚刚吹起的时候,那时的岁月确实是艰难的。身为农民的父母,整天面朝黄土背朝天地在田地里忙碌,仿佛那里面真能挖出金元宝似的。其实不然,每一年交完公粮之后,余下的粮食仍然要精打细算,才能捱到第二年的秋天。用来填饱肚子的更多的是红薯、土豆、麦粑之类的粗粮。
那时候,还没有电灯、电视。我每天都穿着带补丁的衣服,坐在潮湿冰冷的石头房子里,就着豆大的煤油灯看书写字,还得担心忽然一阵风过,把自己吹进深深的黑暗里。
我清楚地记得,一九八八年,那时候的生活条件已经普遍大有改善了,但由于我父母的负担太重,上有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四个老人,还有我们兄妹这三张小嘴,紧巴巴的日子就可想而知了。我在城里住校读初中,连最便宜的南瓜汤都吃不起,每天都是咸菜泡开水下饭。那时候家里一个月才吃得上一回肉,我最渴望的就是那个打牙祭的日子了。
这么些年过去了,缺衣少食的日子早就成了历史,生活水平越来越高。父亲经常说,我们现在的生活好,得益于我们有个好的共产党,党里有好的领路人。如今这社会,只要自己肯干,不偷懒,都会有好日子。
时光如梭,岁月如歌,回眸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历史,我们的国家实现了从解决人民生活温饱问题到构建和谐社会的跨越,我们的民族像一头沉睡的雄狮开始觉醒、开始奋进,人们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取得了巨大的变化,改革开放使我们国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
四十年前,中国号称自行车大国,一辆凤凰牌自行车骑遍全城;四十年后,大街小巷里排起了汽车的长龙。
四十年前,物资匮乏,所有商品都是凭票供应,愁的是买不到;四十年后,富足与充裕已是人们的生活常态,愁的是买哪个。
四十年前,肉菜是用来撑场面的;四十年后,人们开始追求安全、健康的生活品质。
四十年前,买东西后要大包小包的扛到家;四十年后,购物只要动动手指就可以直接送到家门口。
四十年前,只有过年才可以照一张全家福;四十年后,随时随地都可以亮起闪光灯。
四十年前,花的是粮票、布票、油票;四十年后,进入到“无现金时代”,一张二维码就可以收付款。
四十年前,火车是绿色的,每次出门走亲戚都要坐好久;四十年后,动车、高铁提升了中国发展的速度,让远方的游子有了更多合家团圆的机会。
四十年前,村口的那一条乡间小路,充满了风雨和泥泞;四十年后,平坦宽阔的水泥路已经通往了每家每户。
…………
到如今历经四十年改革开放发展道路的祖国,综合国力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巨变。四十年的拼搏记录了一个伟大的时代,四十年的征程展现了一个民族的崛起。
我们是这四十年的亲历者和见证人。作为国家最普通民众中的一员,我没有过多地去关注国际大形势,也没有过多地去记忆国家增长的GDP,我只是切身地体会到生活的贫穷到富足的过渡,深切地感受到强大的祖国带给我们日益坚实的安全感和逐渐飙升的幸福指数。
每当在各种盛大的综艺节目上看到祖国民族文化的精彩纷呈;在外交场面上看到国家领导人的睿智英明和国家地位的大幅度提升;在各式博览会上看到现代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在阅兵仪式上看到军队的强盛与壮大;在国际体育赛事上看到中国健儿的豪迈英姿,我就会感到祖国各族人民的凝聚力,我的心中就会涌起无比的骄傲与自豪。
四十年,足够漫长;四十年,又极为短暂。但它终归要成为一段历史。而这段历史,又恰恰是五千年华夏文明最辉煌的那个部分。繁荣昌盛的现代化中国,正用她的似火热情款待着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用她的非凡成就吸引着全球的目光。
愿我们的祖国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将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继续向前推进,向世界展示带着无穷魅力的五千年中华文明。我用一颗最虔诚的赤子之心,为我们的祖国举起祝福的旗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