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卓下载

扫一扫小越美文网APP好词好段摘抄大全

IOS下载

扫一扫小越美文网APP好词好段摘抄大全

欢迎访问小越美文网 阅读最新散文诗歌 下雪了作文

陈冲:她要撕碎、吞咽那惊人的虚假

时间:2020-10-18 18:44:58    来源:

原创: 江原道的猪
李小璐又一次登上热搜,原因令人叹息。

作为金马奖曾经最年轻的影后获得者,如今她悄无声息地沉没于大众的视线之外。

尽管她那么努力地用永远保持少女的脸庞,迎着浪潮向观众游来。

但只要浪潮方向一改,她的欧式双眼皮、大眼睛、尖下巴立刻会被拍得扁平。

《天浴》中的李小璐

有人曾经说过这么一句恰切的话——

“有些人不是顺着风向行进,而是按照永恒的脚步在走。”

说这句话的人不是别人,是陈冲。

那部曾让李小璐有可能拥有无限未来的《天浴》,导演是陈冲。

在陈冲的演艺生涯里,有一部重要的电影叫《红玫瑰与白玫瑰》。

红白玫瑰的意象被张爱玲用来形容女人的两种类型,但放在陈冲身上,则折射出女人一生的两个阶段。

《红玫瑰与白玫瑰》

如果用一个字来形容白玫瑰阶段的陈冲,那该是“纯”。

这种“纯”并非毫无质感的单纯,而是一种饱满的纯净。

谢晋一眼就相中了这种纯净。

文革结束后的中国电影百废待兴,彼时这位中国最重要的导演,在万人之中选择这么一张铺满了纯真和热情的饱满的脸。

这张充满生命活力的圆脸,一扫过去十年惨淡的银幕阴霾。

《小花》

一部《青春》,一部《小花》,陈冲成为了新纪元开始前那个绽放的前兆,她就是那朵小花,在新时代的簇拥下欣然盛放了。

人们以“小花”称她,赞她从枝蔓到花蕊都洁白与无暇。

但这种纯净从来都并非天赐之物,如果以白玫瑰喻她,那覆盖着密集花刺的根部便是她的生之所,无法被忽略。

陈冲的家族,是一个时代的缩影。

陈冲的外公是留学英美的中国药理学奠基人张昌绍,文学修养极高同时满怀一腔热血的他,于1941年抗战打响时从哈佛归国。

张昌绍

抗战时,他研发战场上急需的抗生素;

建国后,他在研究如何控制泛滥的血吸虫病。

1967年,混乱开始,饱受迫害的张昌绍自杀身亡。

陈冲是踏着那段混乱历史过来的,那些生与死,那些价值的湮灭与重生,是她的生命在抵达花苞时必须穿过的带刺根茎。

陈冲和家人

陈冲在访谈里说,“我好遗憾,因为我觉得我会和我爷爷成为忘年交。他让我明白了什么是价值,人应该拒绝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里。”

我毫不怀疑他们会成为忘年知己,因为丰富的灵魂总会辨认出另一个。

陈冲的阅读量很大,很多女星面对许知远近乎刻薄的质问立马招架不住,但陈冲引他为知己。

她在《十三邀》里和许知远的那期对谈,甚至有人评价说,“许知远在陈冲面前反而显得有点狭隘了。”

我倒觉得这是一场很精彩的对谈。

许知远适时地退居老友位置,让陈冲展露她的感性,她的诗意,她的敏锐观察,她知性的天真和有层次的魅力。

在以往的《十三邀》里,尴尬情绪成为这个访谈节目的一个美学标识。

而这一次,好友畅谈带来恰如其分的气氛与节奏,尽管他们实际上才见过两面。

他们在旧金山城区散漫踱步,一边聊一边寻觅陈冲常去的二手书店。

在书店里,从约翰克里斯多夫到奈保尔,我们看见这位女性的知性构成。

他们从书店踱到酒吧,许知远说:“我看到这些酒就挺开心的,像那个书店给我的感觉一样。”

陈冲接上,“对,都给你带来不同种类的晕眩。”

如此合拍的频率,难得。

《十三邀》里,尴尬的发生大都在于许知远执拗地要求对方袒露的底子,而嘉宾要不就是没做好准备,要不便是以同样的固执拒绝这一要求。

根本上,更是两种语言体系的互不融入。

每天活在闪光灯下的明星,来到许知远的狭窄空间反倒多少有点局促。

陈冲坐在许知远对面,没有一点的不自在。

不是水来土掩、兵来将挡的那种自信,而是不惧自我袒露的从容,那种从容里混合了好奇、性感、笃定与勇敢。

彼时的玫瑰,如今已将白转为灼灼的红。

这一转变的节点在1981年,这一年,陈冲决定赴美。

陈冲曾经发过这样一条微博——

“到美国后第一次拍泳装照,走性感路线。现在想想,难怪当时的国内观众觉得我卖国,他们心爱的小花毁灭了。”

时过境迁后云淡风轻的口气,但可想而知当年的“毁灭”有多么惨烈。

1986年,陈冲接演《大班》。

这部当年投资2500万刀的大制作,被国人视为三级片,众人震惊于她饰演的女奴如此在镜头前如此袒露自己的身体。

《大班》

彼时的官媒还针对陈冲的“腐化堕落”而纷纷发文指责。

中国观众心里那个明眸皓齿的纯净小花,一夜间变为任人蹂躏的西方艳俗玫瑰,“汉奸”成为继“小花”后陈冲新的别名。

陈冲大概以为自己的演艺道路之后会步履维艰,但1987年贝托鲁奇的《末代皇帝》直接让她在国际影坛上一跃而上。

《末代皇帝》

这部影史经典让陈冲一夜之间成为国际上最受瞩目的华人女演员。

陈冲形容《末代皇帝》八个月的拍摄像是一场盛大的婚礼,“而我做了他八个月的新娘。”

当少年皇帝揭下新娘的盖头,陈冲的明眸与红唇顿时以一种强度极大的美跃入我们的眼帘。

婉容吃花的一幕更是直接雕刻在了影史上——

伪满洲国的宴会上,觥筹交错中的溥仪被暗色笼罩,唯婉容一个人在强光中无处遁逃。

这强光是一种真,让婉容无所遁形的真。

在场熙熙攘攘,唯有她一人清楚地洞悉真相,或者说,担起真相。

她一个人坐在亮光里,开始流泪,开始吃花。

那塑料花是一种假,她要撕碎、要吞咽这种假。

这无疑是电影史上最撼动人心的情景之一。

陈冲在《末代皇帝》中的表现可谓惊艳,贝托鲁奇在一举将她送上国际影坛的同时,也将她送到了大卫林奇神秘的双峰镇。

《双峰》的一大特点是美女云集,且每个人都美得极其有辨识度。

陈冲饰演的东方女人便是其中最为迷人和神秘的角色之一。

这双东方眼眸因为这部90年代最受欢迎的美剧,被西方世界牢牢地记住了。

《双峰》

此后,陈冲开始在国际影坛上一路闯荡。

随着1994年关锦鹏的《红玫瑰与白玫瑰》问世,陈冲身上那抹红再也无法被掩盖,她用红唇传达炽热,身体里流淌着欲望。

陈冲曾经执意要饰演白玫瑰,纯洁脆弱,最终被情逼疯。

叶玉卿饰演的白玫瑰

但事实证明,关锦鹏是对的。

那朵在银幕上辗转多情、秋波暗涌的红玫瑰,只能陈冲来演。

回望陈冲的三十岁和四十岁,饰演的红玫瑰多带刺。

《色戒》里的易太太,年龄是她的利器,一眼就能望穿对方的城府。

陈冲形容,“易太太是本片的秤砣”,一语刺破。

《色戒》

再如《太阳照常升起》中,那个危险地将欲望全盘奉上的神秘女人。

《太阳照常升起》

危险又热烈。

陈冲的另一个节点是1988年,她在那一年执导了自己的第一部电影《天浴》。

《天浴》在金马奖上横扫,连夺7项大奖。

华语影坛又一名才女横空出世。

《天浴》里的女主角李小璐曾被誉为“小陈冲”,彼时的她也如曾经的小花般满身透着一种不谙世事的纯净。

那是李小璐再也回不去的白玫瑰时代。

再往后,她便顺着时代的风向疯狂地在自己身上涂抹色彩:不仅容貌有了微妙的变化,演技也不似从前。

当我们看着《守护丽人》里那个披着彩色毛呢大衣,夸张做作表演着的都市丽人时,我们知道,《天浴》里的文秀终究再也回不来了。

《守护丽人》

白色的褪去有时并不意味着更加鲜活的红色生命,而意味着那抹白会被当做透明底板,任由虚假的人工染料在上面肆意涂抹。

如今的李小璐像一朵虚假的塑料花,一踩即碎。

对五官与身体的拆卸是要付出代价的,灵气与本真会和缺陷一同被卸下。

与之相反的是,陈冲一直保持着这种本真。

即使在她没有遇到好角色的那些年,我们仍能从她所谓的那些“极具挑战色”的烂角色中找到几分隐秘的光彩。

这种光彩像是一种秘而不宣的等待,等待灯光再一次打亮她的时刻。

还好,2018年的《如懿传》再次让我们看到了久违的陈冲。

只一个眼神,便已暗流汹涌。

于此,她的魅力我们再熟知不过了。

陈冲大抵没有赶上好时候,此时地球的另一端,富有魅力的中年女性角色层出不穷,《大小谎言》、《傲骨之战》、《宿敌》均是好剧。

而这几年的华语电影与华语电视剧,出彩的中年女性角色寥寥无几。

陈冲在《何以笙箫默》中客串

也还好,《十三邀》让我们再次见到一个女性可以如此的有层次感。

许知远对陈冲的总结十分恰切,“她身上有那种经历过不同时代的那种重叠感”,这种重叠感是一种极大的魅力。

不久之后,陈冲即将再一次以导演身份带着她的新作《英格力士》回归我们的视线。

从台前到幕后,一样绽放。

《英格力士》片场,陈冲给袁泉讲戏

我想,用莎翁那句传世名言来作为这个女人,也是这篇文章的总结,再适合不过了。

玫瑰即使换一个名字,它依旧芬芳。

品一品——
突然间,无数个片段出现在我的脑海,好像就是昨天贝托鲁奇那对笑眯眯的眼睛还看着我。第一次见面是在洛杉矶的Chateau Marmont,那时他正在跟中国文化热恋,我们喝咖啡,他跟我提到他喜欢鲁迅,还跟我引用老子,庄子的语录。我觉得好惭愧,他提到的作品我并未读过。他是一个博学的人,一个诗人。回想起来,《末代皇帝》的制作像是一场八个月的的婚礼,庞大热闹而混乱,而我做了八个月的新娘,每天等待着贝托鲁奇将盖头掀开,又一次爱上我。他爱我们三个 - 尊龙,邬君梅和我,这里面没有性的成分,或者超出性的成分,然而给我的感觉是浪漫的。拍溥仪婉容和文绣在床上做爱的时候,他说:“我好像钻进来跟你们一起。” 然而,他的语气神态毫无半点猥琐。我看的出来他真的好想,就跟一个小孩很想要一盏阿拉丁神灯。有几次,布置灯光、加轨道等等花了好长时间,我有点等得不耐烦了,他笑眯眯地跟我说:“我在向你示爱,这是一个很大的动作。” 他望着你的眼光让你把你的最好、最美一切给他。他在喊停的时候那一声 “Bellissima!”总是给我莫大的幸福感,因为我知道他有高贵的审美观。

他微微皱着一点眉头,眼睛里却含着微笑,傍晚空空的故宫,石板上咚咚的脚步声悠悠地回荡,夕阳躲到太和殿后,天渐渐暗下来…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