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卓下载

扫一扫小越美文网APP好词好段摘抄大全

IOS下载

扫一扫小越美文网APP好词好段摘抄大全

欢迎访问小越美文网 阅读最新散文诗歌 下雪了作文

诗人 朱湘: 离奇身世至今仍是“热点”

时间:2020-10-18 18:49:28    来源:
21世纪初,诗人朱湘之死及相关的“朱湘研究”,在中国文坛学界又形成了一个“小小的热点”,包括美国等海外学者在内,关于朱湘身前身后事的追述、探讨、研究及论争,不时见于海峡两岸的报刊版面。更有论者著文说
 
朱湘是20世纪20年代与闻一多、徐志摩相比肩的大诗人之一,但他的凄惨身世令人扼腕。他的一生是与残酷现实作斗争的一生,也是被现实无情打击和最终被抛弃的一生。他的身世具有传奇色彩,死后更成为一个难解的“谜”,他生前“结仇”很多,与他强烈的自尊心和敏感多疑的性格不无关系;而他又偏偏生活在多灾多难世态炎凉的旧中国。他的悲剧性格和世俗社会,像无形的枷锁将他送上死亡之途。
 
正如该文所言,朱湘的身世具有一定的传奇色彩。论及朱湘的死,不能不论及他的身世,以及坷坎多舛的人生经历
 
朱湘祖籍湖北,后迁入安徽省太和县,但朱湘却出生于湖南沅陵县。从祖上家世及出生地来说,朱湘就跨越了湖北、湖南、安徽3个省。朱湘出生时,其父朱延熹正在湖南盐运使任上。他是家中第5个男孩,因出生在湖南,故取名为“湘”。沅陵县是实际出生地,长大了朱湘又取字号为“子沅”,算是对其出生地的一个纪念
 
关于朱湘的身世,学界不仅一直多有争论,而且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中国内地政治与文化环境的变化,一些过去因种种原因被人们忽视冷落,以致差不多被人遗忘的现代作家,如沈从文、钱钟书、张爱玲等,其作家作品重新予以公正评价,又复活于中国文坛,甚至掀起“热潮”。其中,就包括几乎被冷落了半个世纪的朱湘。1983年朱湘逝世50周年之际,过去朱湘的朋友,如在美学者柳无忌以及罗念生等,均著书撰文回忆朱湘。朱湘的作品被重印,遗著的评价,其身世的研究考据,甚至其祖先经历轶事的考据,也屡见于报刊。故此1983年甚至被朱湘的故友罗念生先生称之为“朱湘年”。
 
有些著述就朱湘身世、祖籍情况等,引用了不少新发掘的最新资料。这些资料,对进一步探索朱湘身世之谜,补充了若干内容,而且一些细节也颇有传奇色彩,颇令人瞩目。
 
其中,比较有影响的是赵荆华先生的《朱湘的世系及其他》以及钱光培先生的专著《现代诗人朱湘研究》。赵荆华先生那篇文章,实际是赵先生在朱湘的祖籍及出生地安徽太和县等地的实地调查走访后,写就的一篇“实地调查报告”。
 
因此,应有相当可信度,也较为学界重视关于朱湘祖父及父亲两辈的情况,赵文均作了考察论述。
 
 
比如,文中说朱湘的祖父(名字不祥)因医药生意在安徽太和县发家,住在郊外一个名为百草林的小山庄。朱湘的父亲朱延熹得以良好教育,一举考取翰林,连任江西学台、湖南道台等官职。这些事实谅系可靠的。
 
赵文还说,朱湘的母亲是张之洞(1837~1909)的女儿,这位清末洋务派首领见朱延熹有天资与才华,就把女儿许给了他。
 
当然,虽说是实地调查,但也如一些学者所言,这些事实大都历经百年以上,在乡间走访调查到的材料,可能其间既有事实,也混合着传闻,两者搅混一起,让人莫辨真伪。
 
钱光培先生的《现代诗人朱湘研究》,分上、下二编:上编专为“朱湘生平事迹叙考”;
 
 
下篇为“朱湘新诗创作叙论及其他”。关于朱湘的身世,在此以前,只有一些朱湘早年友人的零星追忆以及几篇简略的传记,拼凑成章,说不上研究。因之,有关专家学者普遍以为,钱先生能掌握所有现存有关这位诗人的资料,加以灵活的运用,严谨的取材,系统的叙述,当以这册《现代诗人朱湘研究》为始。
 
钱先生在这部专著中,也对赵荆华先生那篇“调查记”的一些材料和说法作了一些补充和纠正,比如,针对前述赵文说朱湘的母亲是晚清名臣张之洞女儿的说法,钱光培加上一注:“据罗念生《朱湘的身世》一文转述朱湘姐姐的回忆云,张之洞是朱湘母亲的舅舅”,与赵文说法不
 
不过,朱湘生前旧友柳无忌先生却认为:“看来,两种说法都根据不足,还需进一步考证。也需进一步调查的是赵文所说同治年穆宗皇帝御赐朱延熹金匾一块,上书‘功高九万里,道台十三春。’(这块金匾保存至“文革”初始被焚毁。)按穆宗为帝十三年(1862~1874),倘使在同治年间赐匾时朱延熹已做了“十三春’的道台,以前又做过学台,他的年龄将与张之洞不相上下,无怪有人认为得匾者是朱湘的祖父了!”
 
总之,关于朱湘的身世,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一直到21世纪初,仍是学者专家关注的“热点”之一,可见诗人朱湘的魅力至今仍在。这是很难得的。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