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卓下载

扫一扫小越美文网APP好词好段摘抄大全

IOS下载

扫一扫小越美文网APP好词好段摘抄大全

欢迎访问小越美文网 阅读最新散文诗歌 下雪了作文

又见塬上腊八节

时间:2020-10-18 18:50:07    来源:
又见塬上腊八节
 
作者|魏林绪   
 
 
送走冬至别过小寒,眨眼功夫‘腊八节’又悄然而至了。
 
关于腊八节的由来有多个版本,其中就有‘赤豆打鬼’之说:上古五帝之一的颛顼氏有三个儿子,其死后都变成了厉鬼,专门在腊月初八出来惊吓孩子。尤其传说无论大人小孩年关前的一切病灾也都源于鬼疫作祟。因此,每每时近腊月天便人心惶惶不可终日。后有一智者提示人们:鬼如此祸害乡里肆意妄为,却是最怕‘赤豆’。于是人们便自发相约在腊月初八这天,家家煮赤豆粥为餐用以驱邪迎祥。后来这个约定就变成一种习俗而延续至今,这便是‘腊八粥’的由来。当然,不管这个传说真假与否却从另一面反映出先辈们乞求国泰民安和对新年里美好生活的期盼与向往。
 
而在神秘厚重民风淳朴的白鹿原上,腊八饭却是另一种吃法。他们既不以赤豆为食材也不熬粥,而是沿袭着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腊八面’。
 
腊八面的做法近似于关中的哨子面。它是把红白萝卜切成丁,白的为主红的搭色,再配以黄花及煮熟的黄豆一起入锅翻炒,待半熟时再加进些许野生地软,改用文火慢炖至熟透出锅,即成腊八菜。吃时,把切成韭叶宽的手工面煮熟后将腊八菜绘入锅内一边搅拌一边酌情放入盐,醋,酱油,鸡精,花椒粉,胡椒粉等佐料,最后出锅时再把切好的韭菜香菜也一并下入便成了色正味鲜的‘白鹿原腊八面’。当然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腊八菜的食材与佐料如今已越来越丰富,而基本做法永远都没有改变。
 
 
 
说起塬上的腊八饭还有两大讲究:一是吃得早,大约在太阳刚露头就出锅端碗,这叫与日同升。预示着来年日子红红火火蒸蒸日上。因此,当天麻麻放亮,便随处听得见农家院里父母长辈们纷纷催促自家孩子起床洗涑的声音。另外一个讲究则更具神秘色彩,即‘敬果神’,这是腊八日最重要的祭祀活动了。当热气腾腾的腊八面端在手中的时候,你会在家家户户看到,无论辈分高低年龄长幼,每个人先得把碗里的面‘敬’给院中的果树‘吃’。杏树,桃树,还是梨树柿子树,即便长得高大粗壮,也须踩着梯子踏着凳子,虔诚的在离自己最近的树杈处挂上一到三条腊八面。这就叫,“果树果树吃腊八,明年结得疙瘩瘩”……。这句不知传承了多少代古老而又朴素的祝福词在每年的祭祀活动中是绝不可忘记的。老人们说腊八节其实也是果神节,只要吃过了腊八面,来年果树定会繁花似锦孕育出又大又甜的果子来……这话听起来似乎有些梦幻甚而有点滑稽,但却正是白鹿原人朴实憨厚品质的充分体现,这是多么富有乡土气息的美妙场景啊。
 
记得我刚记事那年第一次在母亲的引导下参加这个神话般的活动,虽然兴高采烈地相跟着大人们跑前跑后的,而懵懂的内心却始终充满着无尽的新奇与激动。我还清楚记得,那天从一早天气就十分阴沉。哥一边帮我洗着脸一边望着天空说:要是一会儿能下了雪那就更美了。果然,当我们刚端着碗来到院子的时候雪真的来了,漫天飞舞的雪花在一颗颗树枝间穿梭着,有的落进碗里瞬间就没了,有的开始在树枝上涂色,但更多的还是落在了来不及融化的地面上,于是我们脚下很快就变白了,而祭祀活动依然按部就班进行着,母亲扶着梯子,父亲挑着很长的一根面条正往那颗杏树上挂。哥兴奋地笑着朝我做了个鬼脸用两根手指在空中摆了个胜利的姿势。家里最有文化的要数二姐,只见她刚给柿子树上把面条挂好便触景生情的高声吟出两句诗来:“瑞雪同邀祭祀日,人面梨花相映庭”。我虽然还不能像他们那样亲手端着碗敬果神,却也顾不得雪天的冷,激动得跑来跑去目不暇接的看稀奇……那种景象到是至今回忆起来都分明觉得是一幅仙境下真实版的格林童话图……。
 
 
 
虽然说腊八面对于每个塬上人曾经的童年来说是一顿渴望中的美餐,而这顿美餐生成的整个过程更是一种快乐的享受。
 
为不影响到次日准时开饭,各家大都把腊八菜的制作放在了初七的夜晚。吃过下午饭,大街小巷就陆续有花花绿绿的年轻媳妇们手提菜篮轻盈地走近各家门前,吆喝着与自己聊得来的伙伴。她们一路说着笑着相跟着从各个角落向村子中间的池塘边涌去,这自然是为晚上的工作开始做准备。在她们纷纷相涌而至的同时,池岸上也很快聚集了几十个鸟儿一般嬉戏打闹的童男童女,或跳绳或摔跤,或捉迷藏丢手绢,或不时的变换角色扮成爸妈与孩子演练着新年里拜长辈走亲戚时的情景…不一会儿,洗菜的人就越来越多了,这些俊俏的小媳妇们个个像参加选美大赛似的把秀发往肩后一摔,喜笑颜开地撅着丰满诱人的屁股一个挨着一个蹲下。于是这潭宁静的池塘很快就被围成一个诺大的椭圆形人圈。望着来来往往的身影,再看看那一张张倒映在池水中的笑脸和一只只忙碌不停被冻得发红的双手,像极了打谷场边那无数只争抢着啄食米粒的燕子。多么好的一个聊天拉话放松心情的机会呀,大家都是已为人妻的女人了,因此聊天话题自然也就没有那么顾忌,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其中自然会聊到谁谁谁家的男人……于是池塘里便不时地传出肆无忌惮地打情骂俏声和大大小小银铃般的笑声。这些愉快的声音与池岸上孩童们纷乱沸腾的嬉闹声交织在一起,真像是一顷晨曦下百鸟悦耳的竹林。
 
 
 
终于盼到了夜幕的降临,大人们已经开始在锅灶上忙活起来,案板上的切菜声此起彼伏,各家的烟囱里也陆续冒出了青烟。顿时村子的空气中便到处都弥漫着浓烈的菜香味。一个个飞出家门的孩子们此时早已把老师布置的课外作业忘到了九霄云外,他们手拉手忘情地吸食着扑鼻而来的香气,享受着只有这个年龄才能享受的快乐。这时候不知是谁起了个头,大家便立刻一起附和着喊了起来:“果树果树吃腊八,明年结得疙瘩瘩”……。随着悠扬的童声,这个墨守成规的‘巡夜’组织就像滚雪球般越来越大。他们手舞足蹈地蹦着跳着喊着,从西头走到东头,再由北头跑到南头,满脸都是汗津津的……
 
初七的月儿虽然只生成了半个身子却也明明亮亮的,冬日里这个不平凡的夜终于经过长时间的喧嚣后重新归于了往日的寂静。
 
躺在热炕上的小顽皮们依然沉浸在余兴未尽的亢奋中。
 
快睡,快睡,明天还得早起呢,别到时候又叫不醒。
 
大人们不得不假装生气的,强行的熄灭了灯……
 
腊八节已在梦里了。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