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卓下载

扫一扫小越美文网APP好词好段摘抄大全

IOS下载

扫一扫小越美文网APP好词好段摘抄大全

欢迎访问小越美文网 阅读最新散文诗歌 下雪了作文

碎语浅说竹青翠

时间:2020-10-18 19:05:45    来源:
作者:小丘
 
那日进山,我们顺着山间蜿蜒而进的道路漫无目的的前行着,就在不经意转过一个山坳之后,瞬间被视线里一大片清丽的景秀欣喜到呼出声来。
 
对面山脚下零立着三五户尚在的老宅,而老宅的背后,则是漫山葱茏的绿竹在眼前的春光中静静的站立。虽隔岸能见却近前不得,因为横卧于彼此之间的,是一弯恬静清新的盈盈小河。
 
面对如此青山碧水相映,绿竹清雅无争之影,我们忍不住自言自语:此地,莫不是人们常说的“斑竹林”?
 
当然,是与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路遇了满眼的亲切,欢然良久,方缓缓离去。
 
说到对竹的亲切,皆源自儿时那满是清翠的记忆。
 
那时候,老宅的东南面全是杂乱无序的树木,唯独西南角,生长着一大丛爷爷栽种的绿竹(绵竹),一到春夏,甚为葱茂。
 
每逢夏日里午饭后燥热的时光,我们大小一帮孩子都围着奶奶在竹林下的屋檐前一边听她讲故事,一边享受着头顶葱茏的荫凉时光。
 
竹林间狭小的空地,亦被我们时常穿梭其间而踩的极为光滑平整。那时候,不但吃的缺、穿的缺,连灶膛的柴禾也异常的缺。于是,我们时常受到大人的指派,用一根顶头有大铁针的棍子在竹林里扎取那一张张长满了细小绒毛的笋壳。
 
或许是因为自幼对竹的亲切,长久以来对笋从没有过口腹之贪。直到今天,每听到别人言及鲜笋的如何味美,心中便暗自略感不屑。
 
在我看来,一根根粗壮的竹子在尚未成长就被人无端的吃进了肠胃,未必是什么美事。相比于“雨后春笋“的生动与画面感,想想便美到了心里。
 
竹的品种有很多,无论是粗壮的绵竹,还是精细的水竹,亦或是笔挺的刚竹,对百姓人家来说,物尽其用是祖祖辈辈赖以生存最当然也最骄傲的事,各种竹筐、竹席、竹筛、竹篓......
 
早年间,庄户人家必不可少的生产(或生活)用具,如今随着时代的向前而慢慢演变成了各具特色的传统手工艺品。
 
时代在变,人心在变,需求与感观也在变,唯有竹,青翠依然。
 
说到诗情画意,“瞻彼淇奥,绿竹猗猗“便一跃映入眼帘,那一望无际的青翠下,掩映着“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君子,清雅之气便油然而生,竹之葱茏亦悦人心弦——即便是眼前没有竹,心中也一片葱翠清凉。
 
因为竹中通外直、宁折不屈的品性,历代文人皆喜之不尽,无论是“宁可食无肉,不可使居无竹“,还是“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无不呈现了诗人在面对人生逆境时的做人品德与精神风貌,即便是千年后,依然被人间吟唱,经久不衰。
 
若说天下之竹皆以笔挺不屈而高雅,却又独独有一例外。汉中留坝张良庙的“拐拐竹“却真真是独一无二且令人惊叹不已!
 
任你世间如何称颂那笔挺,我自弯出独属于心的一片青翠与平静,不争不抢,葱茏自在。这绝无仅有的竹,祖祖辈辈就这么“特立独行“的生长着,其间也带给了人们许多美丽的传说。
 
慕名而至的人们更愿意相信,此竹,乃张良辟谷修行灵气所使然,竹如其人,曲中见直,胸怀韬略,退隐红尘而不争,径自安然。
 
其实,一说到竹,心中便不由自主的想起黛玉的潇湘馆,所谓“竿竿青欲滴,个个绿生凉“,那竹的清幽与不俗,恰是黛玉性情的写照。尤其是宝玉所题“宝鼎茶闲烟尚绿,幽窗棋罢指犹凉“,更显雅趣且意境深长。
 
年少不懂,只觉黛玉幽怨且言语刻薄,甚为不喜。人到中年才发现,知世故而不世故才是黛玉的真性情,泪洒潇湘又如何,对自我生命的完成,才是来此世间一场无悔的见证。亦如那竹,倾其一生迎来的花期,绽放之后便是永久的绝别——生命的途程,是风霜雪雨来时的无惧,是“竹杖芒鞋轻胜马“的坦然;人如竹,竹亦如人,生命能葱翠无悔,当如是。
 
说到底,对竹的亲切,缘于自身乡野平常之使然;偶有感触,提笔只为一二欢喜所自在。愚人陋语,浅词相戏,只是一时兴起,总有词不达意,愿与诸君共勉。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