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方明元
清明时节雨纷纷。昨天晚上淅淅沥沥的小雨应时而来,空气中好像弥漫着韭菜地里泥土的芬芳,散发着特有的香浓四溢的韭菜味,韭菜们不争不闹,像路边不知名的小草静静地长着,长过了惊蛰、春分,长过了清明前那一场春雨的到来,让我觉得香肥人间四月的韭菜。
韭菜,别名十本,草种乳,起阳草,懒人草,长生韭,壮阳草等。韭菜在我国栽培地域广泛,东至沿海,西到西北高原,东南至台湾,北到黑龙江,几乎所有省份都有种植。它因为营养丰富,价廉物美,深受老百姓的喜爱。韭菜是老百姓常吃不够的时令蔬菜之一。明代伟大的中医药学家李时珍在不朽药著《本草纲目》中说“韭菜春食则香,夏食则臭”,所以四月的韭菜最有营养价值。当然,八月的韭菜也味道鲜美,民间往往有“有钱难买九月韭”的说法。从中医的角度说,韭菜具有温中开胃、行气活血、补肾壮阳、散瘀的功效。它主治阳萎、早泄、遗精、多尿、腹中冷痛、胃中泄泻、白浊、经闭、白带、腰膝痛和产后出血等症状。从现代医学说,韭菜具有以下食物疗效。提高食欲。韭菜含有植物性芳香挥发油,吃它可以提高食欲,有益于健康,促进消化。韭菜中含有大量的粗纤维,可以有效地促进肠胃蠕动,帮助人体消化。多吃韭菜,不仅可以预防便秘与肠癌,还可以将消化道中某些杂物包裹起来,随大便排出体外。补肾壮阳,它具有补肾壮阳的功效,可以有效地防治阳萎、多尿、腰痛、腿软等肾虚病症。民间流传着“男不三日无韭,女不三日无藕”的民谣,吃韭菜有利于人们养生保健。抑菌消炎。韭菜中含有大量的硫化合物,它具有杀菌消炎的作用,它可以有效地抑制绿脓肝菌、痢疾、伤寒、大肠肝菌与金黄色葡萄菌的生物活性。降低血脂。韭菜具有散瘀、解毒的功效,能有效地降低血脂、防治冠心病、贫血与动脉硬化的神奇功效,适合中老年人多吃。美容护肤。它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不仅可以美容护肤、明目,还可以有效地降低伤风感冒、寒喘等疾病的机率。
当然,韭菜也是一种毁誉参半的蔬菜。如果合理食用,可以大大促进人的健康。反之,则会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阳抗、热性体质、酒后之人等不宜食用。患中耳炎、扁桃体炎类的人最好少吃或不吃韭菜。虽然它的粗纤维含量丰富,但不易被机体吸收,如果一次性食用太多,容易引起腹泻。孕妇和老人、儿童也要根据自身状况吃韭菜,因为他们体内原来就缺钙,而韭菜中含有丰富的草酸,会影响日常饮食中对钙质的吸收,使得他们缺钙的问题更加严重。民间有“六月韭,臭死狗”的传说,说的是六月的韭菜不宜食用,因为天气炎热,食后更加容易着急上火,等于火上浇油。冬天进补之后也不宜食用韭菜,它含有的草酸会影响到多种元素的吸收。特别是利用中药治疗某些疾病之后,短时间内都不要吃韭菜,以免影响疗效。
四月的韭菜,色泽翠绿,香味浓郁,食用符合中医春季养生说的生发,它当然有资格称为春芽的王者,人们才食而不厌。韭菜的烹调方法多种多样,如热妙、做饼、包饺子、腌制等。韭菜可以炒肉丝、干丝、鸡蛋、螺蛳、蚬肉等,但要注意方法。由于韭菜中含有硫化合物,遇热容易损失。烹调时要等到食物成熟后再放入韭菜,然后急火快炒起锅,才能入口香嫩,营养丰富。做韭菜饼时要加入虾皮、食用油、胡淑、食盐等,味道鲜美。而如果以韭菜、猪肉、虾仁为馅包饺子,辅以各种调料,则芳香四溢,脍炙人口,成为舌尖上的三鲜美食,征服了亿万人的味蕾。秋冬时腌制的咸韭菜,往往翠绿诱人,食后口有余香,清脆爽口,是难得的佐餐小菜。
韭菜与诗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不少骚人墨客以韭菜为题材,写下了千古流传的佳作。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就有“献羔祭韭”的诗句。这说明韭菜是我国土生土长的本土蔬菜,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悠久历史。一代诗圣杜甫在四月的春天听到夜雨敲窗的时候,他立马想到菜畦里割一把经过春雨洗礼过的韭菜,写下了“夜雨剪春韭,炊间黄梁米”的千古名句,让韭菜入诗了。它由寻常菜变成了充满人间真情、充满诗意的味道。从唐代到宋、明、清和近代,历代文人赞叹韭菜的佳作腑拾皆是,诗意越来越浓厚。北宋大文学家、美食家苏东坡曾写有“渐觉东风料峭寒,青蒿黄韭试春盘”的好诗,浓浓的诗意与韭菜的芳香一样沁人心脾。明代著名诗人高启在《韭》诗中写道:“芽抽冒余湿,掩冉烟中缕。几夜故人来,寻畦剪春雨”。诗人对韭菜的喜爱溢于言表,显得更有诗情画意。清代著名小说家曹雪芹对韭菜情有独钟,在他的不朽名著《红楼梦》里就有“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的经典名诗,韭菜依然诗意盎然。近代名人梁启超对韭菜一往情深,留下了“韭菜花开心一枝,花正黄时叶正肥。愿郎摘花连叶摘,到死心头不肯离”的力作,诗人以韭菜花叶紧密相连、难已分离作比喻,歌颂了男女忠贞不移的爱情,韭菜还是那么富有诗意,读后令人回味无穷。
韭菜虽然不像其它蔬菜那样株大叶宽,果实累累,却以娇小精致、色泽翠绿的外形见长。它就像一队队青春靓丽的美女,亭亭玉立,看上去让人觉得心潮澎湃,秀色可餐。还有难能可贵的是韭菜与其它蔬菜相比,它有着非常顽强的生命力,它割了又长,长了又割,生生不息,无怨无悔,兢兢业业,一茬又一茬地把绿色和鲜美献给人间,而对人们则索取很少,令人钦佩。
由韭菜的顽强生命力,我联想到90年前的共产党人。1927年的春夏之交,正当工农运动高潮,国共两党密切合作,北伐战争节节胜利之际,以蒋介石、汪精卫为代表的国民党右翼势力相继背叛了革命,疯狂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成千上万的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英勇就义,轰轰烈烈的大革命遭到了残重的失败。一时间大江南北弥漫着腥风血雨,充满着白色恐怖,然而,共产党人并没有被大屠杀所吓倒。夏明翰烈士的“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的绝命诗,谱写了一曲视死如归、前赴后继的英雄赞歌。他们擦干眼泪和血迹,掩埋好同伴的遗体,像韭菜那不怕杀头,英勇顽强,继续战斗,先后组织发动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等一系列武装起义。这些起义似一声声春雷,驱散了当时笼罩在中国上空的乌云,迎来了中国革命胜利的曙光,奠定了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基石。
四月的韭菜,或是清炒,或包饺子,或做饼,都老少皆宜,香脆爽口,让人食欲大开。如果有人问我春天的滋味是什么?我说不是万紫千红的桃花、杏花、梨花,而是色泽翠绿、香味扑鼻的韭菜,最好是清明前后经过一夜春雨滋润过的韭菜。
作者简介:方明元,男,1959年6月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