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天气篇——第一章 伦敦天气并不坏
彦子 彦子随笔
到达伦敦,恰逢冬季,十二月初,冬至前的两个星期,应该说是英国黑夜最长,白天最短的一段时间。还未到达之前,我已经从朋友那里作了一些功课。听说,伦敦的天气潮湿多雨,阴沉抑郁,特别是冬季,夜长昼短,早上九十点才天亮,下午三四点就天黑,一天能见到自然光的时间也就三四个小时。
这么一说,我的心瞬间如同伦敦的天气一样,蒙上了厚厚的乌云,阴沉抑郁,突然觉得英国的冬天可以用一个成语来形容,那就是——暗无天日,忧愁情绪不由得涌上心头。不过,朋友之前在曼彻斯特,伦敦的北边,纬度相对高一点,有时一天只有三四个时间的自然光也不足怪,再往北一些,都有极昼极夜现象。不过,相对靠南的伦敦应该还好。
凭借初高中所学的地理知识,我清楚地记得英国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海洋气候,伦敦更是这种气候的典型代表。温带海洋气候的特点是冬暖夏凉,那时,同学们还特别向往这种气候,因为呆在亚热带地区的我们深切地理解夏季炎热,冬季寒冷的感觉,所以,冬暖夏凉一直就是我们的梦寐以求。到了北京以后,更能体会冬天的寒冷,因为北京纬度高,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冬冷夏热,相比于亚热带区,冬天的冷残酷了许多。
熟悉地理知识的人,也知道,伦敦的纬度比北京还高,几乎跟中国的最北端漠河在同一条纬度上。想想漠河的冬天有多冷,温度零下十几、二十度,一年大部分时间都在飘雪,而且积雪很厚,在外面哈一口气,估计都要冻成冰,更别说户外活动。想到这些,我不禁有些毛骨悚然,毕竟,影响气候的第一因素是纬度,此时,我显然已经低估海洋对伦敦气候影响的深度,心里早就做好了御寒的准备。
但是,到达伦敦以后,从密闭空间走出来,我的第一感觉竟然是,好像没有北京冷,稍加体会,得出第二个结论,好像跟衡阳的冬季差不多,甚至比衡阳还要暖和一点。虽然,伦敦和漠河处于同一纬度,却呈现出不一样的景象:辽阔而碧绿的大草坪,生机勃勃的灌木,路边娇艳欲滴的花朵,树上也盛开着点点小花,红的,黄的,白的,紫的,这哪像冬天,简直就是北京的春天。体感也不特别寒冷,因为伦敦冬天最低气温一般都在3、4度之间,很少会到达零度,更别说零度以下,所以,河水不结冰,草坪依然是绿的,花儿照常开放。
这一切又归功于海洋,冬天,大西洋的暖风吹向英伦大陆,伦敦处于英国南边,濒临海洋,近水楼台先得月,因为距离近,对于大西洋暖风的馈赠,它全盘皆收,而且恩宠隆重。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处于同一纬度,漠河冰雪覆盖,而伦敦却绿草如茵,宛如春天。
学过英语的人都经历过这样的教育经历,英国人喜欢谈论天气,就像我们中国人见面得问上一句“你吃了吗?”之类的作为开场白,人家的开场白则是“今天天气不错”or “今天天气很糟糕”。天气对于英国人来说,是一个耳熟能详而又重要的问题,因为英国是一个多雨的国家,这就决定了他们带什么装备出门。话说,英国的雨来得很突然,这一刻还是艳阳高照,下一刻,说不定就rains cats and dogs ,所以,英国人出门得随身携带一把伞。
因为在北京没有出门带伞的习惯,特别是冬天,北京几乎不下雨,所以,初来乍到,常常忘记带伞,尽管没带伞,似乎也没淋着。不是说,伦敦常常下雨吗?按照我所见到的频率,好像也不多,至少下大雨的时间不多,有时,飘点小雨,带上帽子就能解决。后来,听朋友说,今年的冬算是一个少雨的季节,看来,我还是赶上时候了。不下雨,也并不意味着就有太阳,很多时候,天空都是阴沉沉的,所以很多人都感叹,呆在英国,容易得抑郁症,因为阴天太多。
阴天,对于我来说,并没有达到抑郁症那么严重,基本不会达到影响我心情的因素,毕竟呆在室内的时间比较多,阴天,听听音乐,写写文字,也很惬意。倒是北京的雾霾天,常常让我有一种抑郁症附体的感觉,伦敦没有雾霾,因为多潮湿多绿化,呼吸一口,几乎都是氧气。阴天,意味着天黑的比较早,确实,刚来的时候,生物钟没有倒过来,再加上阴沉的天气,一到下午四五点,必定困的眼睛都睁不开。过了一个星期,这种症状也就不治自愈。对于四点就要落山的太阳,过了一段时间,慢慢也能适应,冬至过去,日照时间明显长了许多,如果是晴天,跟北京也差不多。
如此说来,伦敦天气还不算坏,甚至我觉得还挺好的。
朋友们,要不要来感受一下!
(这是伦敦天气篇的第一部分,第二部分明天再上传吧,篇幅太长,怕大家看字太累。)
2017年1月19日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