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卓下载

扫一扫小越美文网APP好词好段摘抄大全

IOS下载

扫一扫小越美文网APP好词好段摘抄大全

欢迎访问小越美文网 阅读最新散文诗歌 下雪了作文

讨厌家人的小习惯,我该怎么办?

时间:2020-10-18 15:35:42    来源:
< 整理:阿九  校对:佳玲>
 
 
 
 
【话题】讨厌家人的小习惯,我该怎么办?
 
【背景】
特别烦我家人吃饭的时候,嘴巴里的东西还没咽下去,还哔哔哔说话,真的烦死了!咽下去再说会死啊?要说他们吧,等会又得吵架,不说吧,跟他们吃饭真的烦!我是个女孩,在家真的堪称是八国联军,跟家人说话,堪称新文化运动,一吵架,就是世界大战!真的烦啊!
 
【感谢话题提供者】@广东-毕业生-小凡
 
下面我们就来一起看看,本期有哪几位同学的精彩讨论被选中。
 
 
 
讨厌家人的小习惯,我该怎么办?
 
老杜克(Duke) 09:07
找个合适的时间去讲(喝茶,闲聊的时候),不要在吃饭的时候讲。内容用暗示的,如果是长辈,就用健康类的,什么风险的科普小短篇,年轻的,就用笑话。毕竟是一家人,什么说开了,才是最好的结果。
 
 
濮阳-李朋 09:22
这个事好像也是个窄化效应:你越看不惯什么,那些偏偏越来越多。这时候应该调整心态和注意力(就事论事,避免讨厌一个人就讨厌他的所有)。就吃饭来说,你可以听得到听音乐打开电视听新闻。
 
其实随着年龄增长,尽快从各方面独立才是正途(经济、人格、自理),自主性和对话才能平等一些。
(自己和家人的关系才是一切问题的根源)
 
 
许守铣Johnson 09:42
一般我会用沟通的方式改善他的习惯,可以先了解一下他的习惯形成的原因,然后再提出自己的想法,希望能达到双赢的目的,这样双方各退一步,就可以比较完美的契合了。
 
 
元实 13:24
你受教育多年,出去见了世面,才认知到部分所谓的知识礼仪道德,才改变了一些习惯,升级了一些做法,而且你是以面向未来的方式接受这一切的。
 
家人没有这些经历,没有远大目标,很难改变原状。
结论,改变别人很难。
办法,改变自己,力所能及。
 
1、想要家人改变,就要持续升级改造环境,比如提升饮食卫生,创造高于原来的饮食环境。由奢入俭难。这个过程需要你持续付出很多,他们做不到,你就天天做,直到他们也跟着做,养成新习惯。
 
2、改变自己心态,增强忍耐力。
 
3、有朝一日分开过。去改变或忍受老公的习惯。
 
 
Lisa花姐|王玉华|青岛|母婴 13:45
小凡,如果你从小和家人一起生活而你没有这些小习惯,我想多半是你自己爱学习的天性或是受外界比较高素质的影响。
 
如果你不曾学习和改变,是不是也是这个样子而不自知呢?那你会讨厌自己吗?
 
你这么优秀,感谢家人提供自己学习和见识到五彩缤纷世界的机会,当然你自己也很努力。讨厌他们的现在,其实就是讨厌曾经的自己,记得武志红老师有说过,你越在意什么,实际上是你真实内心的映射,你是否从未接纳过自己的过去呢?
 
家是爱的港湾,先放下执念,尝试着包容家人,没有谁喜欢被改变,用你展现在赋能岛的可爱去影响家人,一起变得更好,岂不乐哉?
 
 
叶骏 21:15
伦敦威斯敏斯特大教堂的无名氏墓碑文写道(大意如此)
我年轻时梦想改变这世界
 
当我成熟后,发现我不能改变世界。于是我决定改变我的国家。
暮年后,发现我不能改变我的国家。于是我最后的愿望是改变我的家庭。但是这也不可能。
 
我行将就木时,我意识到,如果一开始我仅仅改变我自己,作为一个榜样,我可能改变我的家庭。
 
在家人的帮助下,后来我可能为国家做些事情,甚至可能改变了世界。
我刚结婚时,面对伴侣的诸多不一致,比如希望她跟我喜欢一样的运动,看同类的书,一样地喜欢早睡早起,我想改变她,却不容易。硬是要改变甚至引起一些矛盾。
 
现在有孩子上小学,快进入青春期了,面对他不好的学习态度和生活习惯,我想去改变,却发现改变也不易。在这时我理解了为什么碰到青春期的孩子甚至引发严重的亲子冲突。
 
一个心理学老师告诉我,好多亲密关系,亲子关系和职场关系的问题,解决方法不在对方而在自己身上,改变,需要从自我开始。
 
所以我想,为何一定要改变伴侣呢,不一样的两个人在一起才会有多彩的生活。为何要强制改变孩子呢,他有他自己的能动性,儿孙自有儿孙福嘛!我只需做好我自己,自己量大了才能包容他人。更何况,他们都是自己至亲的人。
 
所以,跟家人说说,你对他们生活习惯的看法,若改变不了就由他去,睁只眼闭只眼,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该做的事上。
 
 
Hubery 21:28
这里的家人指的是谁。如果是父母的话,分开住。常回家看看,也就能克服了。
 
如果是你的另一半,这个就得好好谈谈了,谈的时候不要冲动,克制。慢慢改变嘛。
 
如果是孩子,那就先受着吧!毕竟你还不能和他分开住。
 
 
刘全花 22:10
同样的一个习惯,比如放在一个不相关的人身上,我们可能会是冷眼旁观,但是放在家人身上我们就会受不了。因为我们觉得我们的家人完全可以做得更好。完全可以解决掉这些毛病。
 
我们提出来,让他去修正是为了他好,我们坚持的认为我们是站在人道主义的至高峰的来评判这个问题,35岁之前的我也是这样想的。我认为父母不爱锻炼,是完全可以战胜的一个行为。我认为父亲曾经酗酒是完全受到了酒精中毒失去自控能力的一种行为。
 
我认为母亲有时候唠叨过度是完全可以修正的思维,她完全可以变得聪明一点,理性一点。然而,35岁以后的我,不再这样考虑问题。当你看到父亲酒精度大增的时候,或许,可以看一下背后他的心酸,从什么时候起,他来借酒消愁,从什么时候起,他肩上的压力变得越来越重。母亲从什么时候起变得爱唠叨,变得爱忘事。那个时候,你是否有认真的在听她说什么?有没有反馈给她?其实很多关系到了一定时候都会定性,我们最终学会接纳。在夫妻相处当中经常发现。
 
需要有好长好长时间的磨合期。人家说夫妻会有七年之痒,其实前七年,往往是扎扎实实的在吵架在磨合,七年之后便吵累了。接受了男人女人原本来自于不同星球的事实。接受彼此的缺点。开始互助合作,共创未来。总而言之,就是所有的一切相处都是都是在我们的生活当中点滴塑造起来的。
 
 
张敏 22:12
最近正在学习NVC,正好可以尝试做个案例!
首先,小习惯发生时,观察它,觉察自己的情绪,具体是什么感受,找到自己情绪的需求,是自己的什么需求引起了情绪的波动,然后向家人,向自己提出请求,或许第一次不一定见效,那就持续的观察,持续的觉察,请求。
 
 
张明明 22:54
我之前和大哥学的爱吐泡泡.后来为了改掉这个习惯,家人要是发现一次就罚我200元.现在有了口罩,我好像又幸灾乐祸了...
 
儿子光脚在室内走的习惯,我说了快7年了,也没看改过.有时故意想踩一脚,还被我妈说,打下屁股,把脚踩坏了怎么整......
 
没有什么怎么办了,只好快乐的接受.没事喊一嗓子.要不就当没看见....最终还是改自己.
 
 
🍂#与家人共处#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