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卓下载

扫一扫小越美文网APP好词好段摘抄大全

IOS下载

扫一扫小越美文网APP好词好段摘抄大全

欢迎访问小越美文网 阅读最新散文诗歌 下雪了作文

散文|奇峰秀水,喝酒看傩

时间:2020-10-18 15:38:11    来源:
 作者简介:唐侠,男,嘉兴小小公务员一枚,市物价局监督检查分局,为人民服务。
 
    前些天,《南湖文学》发表了吴顺荣老师的《湘行散记》,勾起了我多年前的回忆,十多年前写下的文字,这回又找了出来,看看是不是吴顺荣老师笔下的张家界。
                                                ——写在前面
                      山
   以前常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现在这句话该怎么说呢?
   看山不到张家界,走遍世界也枉然。
 
   有点意思,很具“大侠”风范,肯定出自某位“金迷”之口,明显脱胎于“为人不识陈近南,便称英雄也枉然。”
 
   陈近南何许人也?
   应该是上溯三百多年以来诸葛孔明一般的人物,器识功业堪比武候,经世之才举世罕见,开物成务,体仁长人,文韬武略,盖不世出。一句话,人中龙凤,世间第一。
 
   张家界何许山也?
   峰林怪石,惊艳奇绝,沟壑峡谷,鬼斧神工,云山雾海,美若仙境!真是遍地奇花异草,苍松翠柏、蔽日遮天;奇峰异石,突兀耸立;溪绕云谷,绝壁生烟。还有那神秘莫测的千年禁地,至今无人敢于问津。
 
  张家界为世人所知晓,迄今不过短短三十多年,开发张家界的第一功臣,竟然是大名鼎鼎的国画大师吴冠中。
 
   1979年,国画大师吴冠中在为人民大会堂湖南厅创作画稿的途中,机缘巧合来到这处当时名叫张家界林场的茫茫林海之中,隐于大山深处的壮美景色让吴冠中大为惊讶,眼前奇峰连绵、怪石高耸、洞壑幽深、流泉飞坠。他跑遍了大半个中国,游览过无数的名山大川,却从来没见过这样的一个好去处。回到北京后,吴冠中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挥笔写了短文《养在深闺人未识》。
 
   正是这篇文章,如平地一声雷,让张家界脱颖而出,名动世界。
 
   张家界的美,不是几句话就能概括的,吴冠中说她“山峰秀美,峰峦叠翠,溪流蜿蜒,云雾缭绕,宛若仙境,既有华山之险,兼有峨眉之秀,更具黄山雄奇,实是世所罕见。”有人赋诗赞曰:“清清流水青青山,山如画屏人如仙,仙人若在画中走,一步一望一重天”。
 
   张家界就是这样一座山,书之不尽画之不能——还是请您亲自来吧,我敢断言,如果某一天您有机缘踏上这块土地,一定会心生感叹:真是名不虚传!
 
                      水
   我不知道武陵源这个名字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是否有渊源,被无数世人艳羡的世外桃源,原型是否就在此地?
 
   真的到了这里,“缘溪行,忘路之远近”这种感觉却是千真万确,原因是,实在太美了。
 
   山水相连,目不暇接;水绕山转,目晕神眩。处处是石柱奇峰万仞绝壁,满眼是古树名木云蒸雾绕,其间有流泉飞瀑水声潺潺,更兼异兽奔窜珍禽婉转。真所谓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人们以为看水离不开江、河、湖、海,其实不然,江、河、湖、海水景固然好看,但升腾的水更是蔚为壮观,什么是升腾的水呢?气、雾、云、霞是也。
 
   武陵源有多姿多彩的气象景观。春夏秋冬各有不同,阴晴朝暮气象万千。仅以云来说,有云雾、云海、云涛、云瀑和云彩五种形态。最神奇是云瀑:雨后初霁,先是朦胧大雾,继而化结为云,缥缈沉浮,群峰在无边无际的云海中时隐时现,如蓬莱仙岛、玉宇琼楼,置身其间,飘飘欲仙,有时云海漫过峰顶,然后以铺天盖地之势,飞滚直泻,化为云瀑,蔚为壮观。
 
   即便未能有机会一睹云瀑,但在武陵源217平方公里的核心景区中,居然有3103座石英砂岩山峰,峰峰不同,千姿百态,高度从几十米至400米不等,若人、若物、若神、若仙,神出鬼没,变化莫测,尤其在雨过天晴或薄雾冥冥之时,山谷中云雾隐隐,层峦叠嶂之间,云海时浓时淡,石峰若隐若现,气象云蒸霞蔚,景物变幻万千,如果恰好有幸相遇,或如千顷云涛中一叶扁舟上仙山,或似万道霞光祥瑞重重迎神佛,实是人间难得一大奇景。
 
   “奇峰三千”对“秀水八百”, 武陵源瀑、泉、溪、潭、湖众多,各呈其妙。尤以金鞭溪至索溪峪一带,两岸峰林对峙,倒映溪间,黄花红叶,绿水青山,确确是两目斑斓,美不胜收。
 
                       酒               
   酒是湘西人的上帝,湘西是酒的海洋。
 
   湘西人的日子是这样的:“酋水杨柳绿成围,日暮渔翁换酒归,醉卧晚亭呼不起,白头启枕一蓑衣。”
 
   湘西人能歌善舞,能喝善饮,无酒不飞歌,无酒不起乐,无酒不跳舞,无酒不摆席,崇尚以酒歌倾情,以酒舞咏怀,以酒乐尽兴。
 
   酒歌在生活中酝酿,酒乐在农耕里穿行,酒舞在祭祀中传承,酒是湘西人的命脉所系,是生命的赞歌,是人生的意义,是对美好明天的憧憬与希冀。
 
   湘西人敬畏自然,崇尚和谐,以酒作媒,祭祖通神。
 
   于是有了名目众多的酒:客人进门要喝“拦门酒”,进屋要喝“三杯酒”、“转转酒”,宾客围坐一起要喝“咂酒”。
 
   尤其在以酒为媒谈婚论嫁的过程中,酒更成了人生旅途每一个阶段的加油站:恋爱男女双方有意后,男方要自备酒肉到女方家讨“放口酒”,订婚时要操办“定亲酒”,姑娘出嫁时要有“戴花酒”和“开脸酒”,出嫁当晚同寨的青年男女都会前来喝“姊妹酒”和“陪夜三碗酒”,男方迎娶新人时要请女方喝“送亲酒”、“茅宴酒”和“上马酒”,新娘迎娶到家时双方要饮“同心酒”,酒宴时要喝“合欢酒”,婚礼当晚全寨青年男女要在新郎家闹“掀酒”,婚后第三天要去新娘家喝“回门酒”,回门后要召集亲朋好友喝“谢亲酒”,请媒人喝“谢媒酒”,男女双方亲家相会要喝“老客酒”,婚后新娘怀孕了,要喝“收心酒”,孩子出生,新生命降临要喝“头生酒”,三天后要喝“三朝酒”,满月要喝“竹米酒”,满一百天要喝“百日酒”,满一年要喝“周岁酒”。
 
   至于在日常生活中,酒更是无处不在:春天插秧要喝“开秧酒”,秋收打谷要喝“打禾酒”、“尝新酒”和“堆花酒”,盖房时要唱“上梁歌”喝“上梁酒”,新房落成要喝“热火炕酒”。
 
   酒不醉人人自醉,有点晕了。
 
   在湘西,无论是传统的民俗节日还是祭祀仪典,酒的作用至关重要。
 
   湘西有着上古时代沿袭下来的数不清的民俗节庆,如社巴节、赶年节、三月三、四月八、接龙节、赶秋节、挑葱会、清明歌会、六月六歌会、边边场等等,无论是土家族、苗族还是瑶族、侗族,在各种传统的民俗节日中,在表演神秘莫测的上刀梯、下油锅、踩火犁、椎牛等神功绝技的同时,以酒祭拜,以酒对话必不可少。
 
    而在祭祀仪典上,酒则成了巫师们手中少不了的法器。巫师们以酒祭祖,以酒娱神。或叩祭先祖,或祭神祈雨,或缅怀英烈,或禳灾纳吉,至于在巫风弥漫的傩祭、傩戏中,在椎牛、还愿、接龙、跳香等祭祀活动中,酒更是不可或缺的主角之一。
 
   在酒文化的传续和寓意里,蕴含着湘西人的民族个性和人文情结,蕴含着湘西人质朴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蕴含着湘西人崇尚自然、敬畏自然、洒脱自由的秉性。
 
    湘西人的酒,是一条奔腾的河流,湘西人徜徉其中,舒展自由的天性。
  
   湘西人的酒,是一条广阔的大道,湘西人昂首阔步,潇洒自信地走向美好的未来。
 
                   傩
   这是一个最古老最神秘的汉字,傩。
 
   傩文化起源于古代的“礼”。所谓“礼”,是一种基本政治制度,关系到社会生活诸多方面。礼从风俗中提炼而来。礼就是法,违礼就是违法。礼又是一种宗教,中国古代的礼也是一种由国家组织和管理的宗教活动,所以宗教史把“礼”、“乐”时期称为“国家宗法制宗教”。
 
   我国古代的礼分为吉、凶、军、宾、嘉五类,称为五礼。傩礼就是在五礼中属于军礼的一个项目,也是一种带军事性质的行动。周代傩礼的主角名“方相氏”,也被称为“狂夫”,都是挑选个子高力气大本领强的军人担任。傩礼主要承担两大任务:一、定期驱傩;二、为死去的帝王将相送葬。
 
   岁月沧桑,时光流转。原始的傩礼傩祭活动蜕变脱胎成了今天的傩戏,这种宗教文化与戏剧文化相结合的戏剧形式,积淀了各个历史时期的宗教文化和民间艺术,湘西的傩堂戏、傩神戏、土地戏、师公子戏,就是这样的历史活化石。
 
   傩堂戏的起源可追溯到原始人“万物有灵”观念的产生时期,那时苗族先民就崇拜鬼神,认为“灵魂不灭”,祖先死后其魂魄便脱离躯壳而存在,为了使子孙得到祖先保佑,便对祖先“亡灵”进行祭祖。到三千多年前的周代,凤凰属楚地,“楚人信巫鬼,重祭祖”,酬神祭鬼就这样盛行开来。这种酬神祭鬼活动由巫师演唱祭奠词曲,逐渐形成定格。唐宋时,宗教仪式流行,造神活动日增,祭神词曲大发展。至元明之际,“傩愿神戏”开始出现,清至民国傩堂戏在凤凰达到鼎盛,出现了职业性的傩堂戏班,并一直延续至今。
 
   今天的傩堂戏,早已与古代驱疫降福、祈福禳灾、消难纳吉等祭礼仪式毫不相干,只是纯粹的一种戏剧表演,但我们在观赏之余,仍不免被蕴含其中的博大精深所震撼。
 
   傩堂戏被誉为“中国戏剧活化石”,内容包罗万象,涉及民族学、民俗学、宗教学、历史学、神话、语言、戏剧、美术、音乐及舞蹈等等,主要有“傩祭”、“傩戏”、“傩技”表演形式和傩面具、法器、傩服饰等道具。气氛神秘、肃穆,而又娱神娱人;面具形态怪异、夸张、滑稽幽默,法器大小尺寸、图案、质地规定严格、富有象征意义,其来历大多来自神奇的传说。
 
   傩堂戏主要是为娱乐鬼神而演,故称“阴戏”,与之相对应的,已列为国家非物质遗产的张家界“阳戏”,则是一种由傩堂戏衍化而来专门为娱人而演的戏剧,张家界阳戏起源于明末清初,发祥于永定十三都,即今张家界市永定区教子垭镇犀牛潭一带,张家界阳戏是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从中可以欣赏到悠久的巴楚文化艺术和多姿多彩的民间音乐歌舞,以及湘鄂渝黔边区丰厚的少数民族文化,称得上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我无缘观赏傩堂戏和张家界阳戏,但有幸看过一场傩技表演,开红山、上刀梯、刹铧、钉鸡等等绝技神秘而又神奇,惊心动魄而又不可思议。
 
   观看傩活动表演,眼前的一幕幕仿佛就在昨天,在我们中华民族遥远悠久的历史和博大精深的文化面前,心脏不由得急剧跳动,一种难以名之的庄重感、神圣感油然而生。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