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茶 茶语微笑
有一段时间,准确地说,在我年轻的时候,《读者》《青年文摘》曾是我的作文辅导书,后来,书摊上开始销卖它们的合订本、精选本,然后是各种各样同质的冠之以“心灵鸡汤”的书,里面的文章有一些共性,首先,形式短小精悍,几分钟就可以看到一个完整的故事,读起来很轻松。其次,它们都有主题,在故事之后一定会有作者的总结或者是升华,而且都很励志,绝对的积极向上、正能量。
当然,正能量这个词在十年前尚没出现,那时候人们称所有现在称之为正能量的语言和文字为心灵鸡汤,而现在,流行的则是满大街的正能量。
从心灵鸡汤到正能量,其实不过是换了一种说法一种表达一个符号而已。
按神经语言程式学的观点,不同的表达其实也是内容的一部分,怎么说有的时候比说什么更重要。用积极的内部语言鼓励自己是积极生活的第一原则。
那么,回到心灵鸡汤上,看看它们是怎么说的。
那此故事基本上分以下几种:
一,各种动植物的小故事,造物的神奇让它们具有了种种与生俱来的生存智慧,作者再由此而引申、扩大,告诉读者也应该怎样去适应环境去选择路径去拥抱生活。
二,名人传记故事,从华盛顿砍樱桃树的小斧头到邱吉尔的烟斗,从牛顿的苹果到乔布斯的苹果……每个名人都是有故事的,每个故事都是可以告诉我们一些人生道理的。所以,他们的故事就频频出现在各种励志的书籍里,只可惜作为一个普通人,看完这些苹果的故事之后,面对自己的苹果,所想的不过是削皮了吃还是连皮吃。
当然,还有一个好处时,可以把这些故事用来讲给自己的孩子听,不说别的,一句牛顿当年,立刻就让孩子觉得你讲的是可信的。
三,普通人的生活小故事,往往是以经历风雨之后的平静语气回忆往事,最后再来一段总结。常见主题有感恩、小善大德、陌生人的关心与回馈等等。
这些故事里面有太多的微言大义、小爱大德、顿悟得道,它们是那么的积极向上,那么的励志,看着看着,你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似乎心中所有的迷惑都烟消云散,内心得到足够的营养让你面对人生。
在网上曾有人把一些励志书的书名串联起来,写为下面一段文字:《邮差弗雷德》送了一封《致加西亚的信》告诉他《活在当下》《没有什么不可以改变》,《挫折是人生最好的礼物》,《通向幸福的选择》是《换个角度看人生》,你会发现《命运在自己手中掌握》。
是不是很励志?
只是,合上书本,生活似乎仍然日复一日,还是时有迷茫。也许是我生性愚钝,在看过了那么多关于成功、幸福、美好的书之后,我似乎也并没有真正地成功、幸福、美好……。
十年前,一家大型国企需要做一本书发给员工,提高员工素质,提升企业形象,负责此事的刚好是我的一位朋友,他请我帮他撰写部分稿件,他要求的就是要激励员工的各种心灵鸡汤式的文字。
以自己多年工作经验,再加上网络这个海量信息共享平台,我很快就弄齐了文字给他。
三个月后一本号称“史上最畅销”的励志书就出现在我面前,金色的封面上在书名之外,还有诸如“人生羊皮卷”,“全球狂销千万册”等字眼,有名人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现身说法,说在自己的生活即将崩溃时,意外得到这本书改变了自己的生活……真正看得我心惊肉跳,我为这本书提供了差不多一半的内容,它们有这么大的魔力?!真的想去找朋友要版税去。
以前我只是买别人编好的书,这次换了一种视角,当我看到自己参编的书,看它的包装,想假如我不是它的编者之一,我真的不知道它们其实就是这样来的,这些心灵鸡汤熬得很轻松。
其实,也不是这些文章不好,而是我发现,当太多的金玉良言呈现在我们面前时,我发现它们所能提供给我的,只是一时的阅读快感,它并不能真正地触动我的内心,一时的感动无法促进坚定深刻的改变。
一小蛊鸡汤可能是美味,一海碗的鸡汤会把人喝反胃的,对于生活,还是细嚼慢咽便于消化吸收。
其实,一个人要真正的改变也不是不可以,但往往来得比较漫长、艰难,当然,也有一些真正的改变是来自于一些特殊时刻,比如,特殊经历、高峰体验、棒喝、顿悟、神秘现象,有的时候也真的可能就是某一本书一段文字,但这种情况往往是那本书的那段文字刚好应和了你内心的需求,反映了你内心的声音。
原来,所有的一切还是在自己的内心,在我们喝心灵鸡汤之前,先学会倾听自己的内心。
挫折、弯路、反思、审视、忏悔、质疑、犹豫,比那些轻飘飘的箴言哲理也许来得更有力。
因有苦心,方得甘甜,正如这莲子。
申明:"茶语微笑"公众号所有文字与图片除特别注明外皆为绿茶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