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茶 茶语微笑
又到开学季,和女儿一起收拾行李,心中惆怅,明天她又要远行。
抽了时间来上网,看到网上关于山东临沂女孩因为电信诈骗离世案已有新进展,四个犯罪嫌疑人落网,他们照片、身份证都有公开,都是90后,主犯熊某是97年生。他们以诈骗为生,同龄人因被骗而死,这个世界,暗礁丛丛,你真的不知道哪一天会遇到陷阱。
我给女儿叮嘱,在外面一定要注意安全,各种注意事项重复一遍又一遍。
安全感是建立在外部世界的和平,还是建立在自己内心力量的强大?似乎二者缺一不可。
想起以前写的一文,倒是适合此时放在这,也是关于安全感的。只不过角度不同罢了。
小长假的汉口江滩,行人如织。我和女儿在江边看人家放孔明灯,之后,决定到上面走走。
走过一个巨大的雕塑,那是由三块巨石叠放在一起,上面有各种鱼化石。我们驻足欣赏,这时,就听到我身后一个妈妈对她身边的小孩说:你说这石头要是倒下来,会砸死多少人啊,我们快走。
我和女儿惊讶地互看一眼,转身看,那个母亲正拉着自己的女儿匆匆而过。
我对女儿说:“这个妈妈在对孩子进行恐怖主义教育。”
女儿笑。
这种教育本身就充满恐怖色彩。
一个雕塑也让人想到死亡,而且是血腥的死亡,这位妈妈大概是灾难片看多了,报纸网络上的负面新闻看多了,她的心里会时不时地产生代入感,杞人忧天起来。
从常识上讲,在一个公共场所竖这样的雕塑是肯定考虑了它的安全性的,它应该不会突然倒下来。只不过——我突然想起来,前不久,网上有报道,某旅游景点有一个牌坊倒下来砸死了两位游客。
也许这位妈妈也曾经是看到这个报道,然后在看到这个雕塑时就联想到了,然后就给女儿上了一堂安全教育课。
而我,则是在她说过这番话时,才想起这个报道。
这是唯一的区别。
但也反映的是心理上的差别。
我在想,这位妈妈的心里,大概是极度缺乏安全感的,并且她把这种安全感的缺失带给了她的孩子。按她这样的想法,这世界上何处是安全的呢?她们匆匆而去的,是人潮拥挤处,会不会有踩踏事故发生?等一会要过马路,会不会有车失控冲过来?回家路上也不排除有人跟踪绑架……哦,天,我也被她传染了,没完没了地进行恐怖想象。
被害妄想是痛苦的,因为,天下本无事,但有被害妄想的人却活得胆战心惊。
我们可以告诉孩子,生活中有险恶,我们可以告诉她择高处立,就平处坐,向宽处行。但是,实在不必谨小慎微到这样草木皆兵的地步。看到一个雕塑都会提醒孩子,它可能会倒下砸死人的,会给孩子的心里埋下怎样的不安全感?
我想起母女俩当时攥得紧紧的手,终有一天,孩子还是需要放手的,没有勇敢、信任与开放,只有胆怯、谨慎,她能走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