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卓下载

扫一扫小越美文网APP好词好段摘抄大全

IOS下载

扫一扫小越美文网APP好词好段摘抄大全

欢迎访问小越美文网 阅读最新散文诗歌 下雪了作文

历届诺贝尔文学奖金获得者筒介

时间:2020-10-18 15:41:14    来源:

1983年 威廉·戈尔丁
威廉·戈尔丁( William Golding,191-1993),小说家。著有长篇小说《蝇王)(1954)、《继承人)(195、《教堂尖塔)(1964)、《金字塔)(1967)、《黑暗昭昭》(1979)、《过界的仪式)(1980)、《近方位》(1987)。

授奖是因为“在深刻的人类一般天性中,那些为数不多的基本经验和基本冲突,构成了他全部作品的动力。”

1984年 雅罗斯拉夫·塞弗尔特(Jaroslav Seifert)《紫罗兰》 捷克斯洛伐克
雅罗斯拉夫塞弗尔特(1901-10986),诗人。著有诗集《全是爱》(1923)、《信鸽》(1920)、《维纳斯的手臂》(196)、《别了,春天》(1937)、《母亲》(1954)、《孤岛上的音乐会》(1965)、《哈雷彗星》(1907)、《皮卡迪利之伞》(1979)、《身为新人》(1983)。

投奖是由于“他的诗富于独创性、新颖、栩栩如生,表现了人的不屈不挠的精神和全面发展的自由形象

1985年 克洛德·西蒙(Claude Simon)《弗兰德公路·农事诗》 法国
克洛德西蒙(1913-),小说家。著有长篇小说《作弊者》(1945)、《春天的冕礼》(1954)、《风》(1957)、《佛兰德公路》(1900)、《历史》(1967)、《法尔萨拉战役》(1969)、《三折画》(19)、《示范课》(1976)、《农事诗(1981)

授奖是因为他“在对人类生存条件的描写中将诗人和画家的创造力与对时间的深刻意识结合在一起。”

1986年沃莱·索因卡(Akinwande Wole Soyinka)《雄狮与宝石》 尼日利亚
渥雷索因卡( 194-),剧作家、小说家、诗人。著有剧本《沼泽地居民(1958)、《雄狮和宝石》(19)、《森林之舞》(190)、《裘罗教士的磨难)(1960)《强种》(1964)、《路人》(1965)、《疯子们和专家们》(191)、《回家做窝》(1978)、《死神和国王的马弁》1975)、《重点工程》1983)、《巨头们》(1984)授奖是由于“他以广阔的文化视野创作了富于诗意的关于人生的戏剧。”

1987年约瑟夫·布罗茨基(Iosif Aleksandrovich Brodsky)《从彼得堡到斯德哥尔摩》 美国
约瑟夫·布罗茨基(1940-1996),美国作家,诗人,原籍苏联。著有诗集《短诗和长诗(1905)、《荒原小驻》(1970)、《一个美丽纪元的结束》(190)、《言辞片断)(197)、《罗马哀歌》(982)、《二十世纪史(1986),散文集《小于一)(1986)。

授奖是由于“风格和情绪在他如交响乐一般丰富的诗歌里互相交织。他的散文里有深刻犀利的文化剖析。”

1988年纳吉布·马哈富兹(Naguib Mahfouz)《街魂》 埃及
纳吉布马哈福兹,小说家。著有长篇小说《命运的嘲弄(19)、《宮间街(1956)、《思宫街》(1957)、《甘露街》(197)、《我们街区的孩子们》(1957)、《尼罗河上的絮语(1964)、《米拉玛尔公寓》(1967)、《爱情时代》(1980)、《伊东法图迈游记》(10983)

授奖是因为他“开创了全人类都能欣赏的阿拉伯语言叙述艺术”,“对今天具有尖锐的现实主义意义,具有唤醒人们的启蒙思想。”

1989年卡米洛·何塞·塞拉(Camilo José Cela y Trulock)《为亡灵弹奏》 西班牙
卡米洛何塞·塞拉,小说家。著有长篇小说《憩阁疗养院》(1943)、《小癞子新传》(1944)、《蜂房》(1951)、《圣卡米洛,1936》(1969)、《为两位死者演奏的马祖卡舞曲》(1983)。

授奖理由是“他的风格多样、语言精练的散文作品含蓄地描绘了无依无靠的人们”,“他是西班牙战后年代里,在西班牙文学革新方面一位举足轻重的人

1990年奥克塔维奥·帕斯(Octavio Paz Lozano)《太阳石》 墨西哥
奥克塔维奥·帕斯(1914-1998),诗人。著有长诗《太阳石》(1957),诗集《人之根》(1937)、《石与花之间》(1941)、《在世界的边缘》(1942)《有限的自由》(1949)、《狂暴的季节)(1958)、《白》(1967)、《东山坡》(1969),散文集《孤独的迷宫》(1950)、《弓与琴》(1956)在他的世纪中》(1984)。授奖是由于他的作品“表现了完全的人道主义精神”,“将拉美大陆的史前化西班牙文化和现代西方文化融为一体

1991年内丁·戈迪默(Nadine Gordimer)《七月的人民》 南非
纳丁·戈迪默(1923-),南非白人女作家。著有短篇小说集《面对面)(948)、《蛇的低语》(02)、(六英尺土地》(1950、《星期五的足迹》
(90)(跳跃(9)良心的罪行)(9),长篇小说《说谎的日子)(193)恋爱时节)(93)、《贵宾)(971)、《自然变异)(198)、《我儿子的故事(1990)。

授奖是因为她独特的女性经历,她的同情心和出色的文体”,“以热切而直接的笔触描写在她那个环境中极其复杂的个人与社会关系。

1992年德里克·沃尔科特(Derek Alton Walcott)《西印度群岛》 圣卢西亚
德雷克沃尔科特,诗人。著有诗集《诗二十五首》(948)、(给青年人的墓志铭)(19)(诗集)(951)、(在绿夜里》(92)、《海难余生)(1965)、《海湾)(90)、(1948-1984年诗选》(1986),长诗《另一种生命(1973)、《海葡萄》(1976)、《星苹果王国》(1979)、《仲夏》(196)、《奥梅罗斯》

授奖是由于他“作品的独特的风格是欧罗巴精湛手法与加勒比原始美感相结合的产物。”

1993年托尼·莫里森(Toni Morrison)《天堂》、《宠儿》、《所罗门之歌》、《最蓝的眼睛》 美国
托尼莫里森( Tony Morrison,199),女小说家。著有长篇小说《最蓝的眼睛》(1969)、《秀拉》(1973)、《所罗门之歌》(1978)、《柏油孩于》(1981)、《宠儿(1987)、《爵士乐)(1992)。

授奖是由于“在她博大的胸怀里,庄重严肃与诙谐幽默总是如胶似漆,难以剥离。”

1994年大江健三郎(Kenzaburō ōe)《个人的体验》 日本
大江健三郎(1935-),小说家。著有短篇小说《人羊(1957)、《饲育》(1958),长篇小说《摘嫩菜打孩子》(1958)、《我们的时代》(1959)、《青年的污名)(190)、《迟到的青年》1962)、《个人的体验)(196)、万延元年的足球队》(10967)、《洪水淹没我的灵魂》(1968)、《代笔者调查记(1976)。

授奖的理由是因为他的作品“往往从众多变相的人与事中最终产生纯人文意义的理想形象我们全体关注的感人形象

1995年谢默斯·希尼(Seamus Justin Heaney)
谢默斯·希尼,诗人。著有诗集《一位自然主义者之死》(196)《通向黑暗之门》(199)、《度过寒冬)(197)、《北方》(1975)、《田间劳作》(1979)、《车站岛》(1984)、《山楂灯)(1987)、《幻觉》(1991)。

授奖是由于“他的作品具有抒情美和伦理深度,使日常的奇迹和活生生的往昔得到升华

1996年维斯瓦娃·辛波丝卡(Maria Wisława Anna Szymborska)
维斯瓦娃希姆博尔斯卡,女诗人。著有诗集、《我们为什么活着》(1952)、《询问自己》(1954)、《呼唤雪人》(1957)、《盐》(1962)、《一百种乐趣》(967)、《任何情况》(192)、《巨大的数字》(1976)、《桥上的人》(1986)、《结束与开始》(1993)

授奖是由于“她的诗歌以精确的讽喻揭示了人类现实中若干方面的历史背景和生态规律。”

1997年达里奥·福(Dario Fo)
达里奥福( Dario Fo,1926),剧作家、喜剧导演和演员。主要剧作有《滑稽神秘剧》(1969)、《一个无政府主义者的意外死亡》(190)、《被绑架的范范尼》(1975)、《喇叭、小号和口哨》(1981)、《拒不付款》(1981)、《有乳房的魔鬼》(19)等

授奖是因为“他以融嬉笑于严肃的作品之中,向我们揭示了社会的弊病和不公正现象,并让我们从更广阔的历史视角来看待这些现象”。“福的力量在于他那创造性的文本,这些文本集逗人发笑,引人入胜和深邃的洞察力于一体

1998年若泽·萨拉马戈(José de Sousa Saramago)
若泽·萨拉马戈(1922-),诗人、小说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从地上站起来》(1980)、《修道院纪事》(1982)《石筏》(1986)、《基督耶稣眼中的福音书》(1992)、《失明症漫记》(1995)等。

授奖是由于他“以其充满想象力、富于同情心和讽喻魁力的寓言,让我们能对梦幻般的现实加深理解。”

1999年君特·格拉斯(Günter Wilhelm Grass)
君特格拉斯(1927-),作家。代表作有小说《但泽三部曲》:
《铁皮鼓》1959)、《猫与鼠》(1961)、《狗年月》(1963),以及长篇小说《局部麻醉(1969)、《蜗牛日记》(1972)、《比目鱼》(1977)、《母鼠》(1986)、《辽阔田野》(1995)等。

授奖是由于“他的嬉戏般的黑色寓言描绘了被遗忘的历史的面目”,他发表《铁皮鼓》之后,“德国文学似乎才被承认于语言和道德沦丧数十年之后有了新的开端。”

2000年高行健(Gao Xingjian)
高行健(1940),法籍华人作家。八十年代初期,著有剧作《绝对信号》、《车站》、《野人》等。后移居法国。著有小说《灵山》(195)、《一个人的圣经》(200)等

授奖是由于他的作品具有“普遍的有效性、苦涩的洞察力和新颖的语言”。

2001年维·苏·奈保尔(Vidiadhar Surajprasad Naipaul)
维迪亚达尔苏拉伊普拉沙德·奈保尔,英国小说家,原籍特立尼达和多巴哥。代表作有短篇小说集《米格尔大街》(1959),长篇小说《比斯瓦斯先生的房子》1961)、《岛上的旗帜》(1967)、(河中一弯)(1979)、《神秘的新来者》(1987)、《半生(2001),散文作品《在信徒们中间》(1981)、《信仰之外)(1998等。

授奖是“因其作品将深具洞察力的叙述和不受世俗侵蚀的探索融为一体,迫使我们去发现被压抑历史的真实存在。”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