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敏
那一壶下酒的月光已然托出,一泻千里的清辉,清澹中溢着清明!
那一轮对月的琼浆已然温热,扑鼻而来的清香,清澈中荡着清冽!
自古以来,下酒若缺了月光,便淡然无味,赏月若少了美酒,此中便无真意。就好像才子与佳人,就好像青花与瓷,谁少了谁,那一剪风华便不再绝代,那绝代的风姿便不再倾城!
李白需要一杯酒,更需一轮月,因为他要把盏问月。盏里斟满琥珀光,光中蓄满千古愁!因为他是仙,是连皇帝贵妃都不放在眼里的谪仙人,从来都是与日月山川、宇宙神冥对话会意。
他歌之月徘徊,舞之影零乱,且须饮美酒,乘月醉高台。
他会须一饮三百杯,停杯向天问明月。他问嫦娥可愿舒广袖,问吴刚可有桂花酒。问白兔捣药几时休,问今月可曾见古人!
问完一顿首,但看古人今人皆水流。世事变幻,人生短促,只有月光长照酒樽里,年年月月无止休!那就举杯邀月,对酒当歌,仰天大笑出门去,与尔同销万古愁!
酒中有诗心,月下有诗魂,酒中月下的诗人豁达飘逸。
从此,酒与月的诗魂光耀千古,无人与之争辉。
苏轼需要一杯酒,亦需一轮月。因为他要把盏问青天,盏中斟满美酒,酒中溢满思情。他是在思念弟弟苏辙!
这思念,经了宦海的沉浮变幻,历了俗世的人情冷暖,在熙宁九年的中秋月光中,清淅又清明。
他饮一杯酒中的月华,在挥毫泼墨的酣畅里,听到有破纸而出的喊声。喊醒血脉里沉淀的思念,喊醒灵魂中沉睡的牵绊。血脉相连的亲情,不离不弃,未因高居庙堂、高朋满座而显得浓烈深厚,却因颠沛流离、门可罗雀而来得真挚深沉!
那一缕空间羁不住的思念,那些许时间斩不断的牵绊,从笔端落下,从纸端跃起,带着尘世的深情款款,飞向空间的无垠,飘向时间的无限!成就了熙宁九年的中秋夜月,成就了高处不胜寒的琼楼玉宇,成就了千古中秋第一词。
是那夜的酒太酣畅,醒后又复醉,是那夜的情太深沉,血脉相通,骨肉相连,还是那夜的月光太明澈,让词人洞见了天上人间、世事深情!
从此,酒与月的词峰耸立,后人无从逾越。
就像杜甫需要一座泰山,“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就像王安石需要一座终山,“终日看山不厌山,买山终待老山间”。
就像岳飞需要一座贺兰山,“壮士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诗仙李白和词圣苏轼需要一壶酒,一轮月来释放那洒脱豪逸之下的痛,那狂放不羁之中的伤。
还好,他们都像潜藏生机的种子,经过最初被埋藏的痛苦与黑暗,最终生根发芽,在华夏诗词的国度里豪情逸逸、英姿飒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