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尔赫斯(1899-1986)是著名的阿根廷诗人、小说家兼翻译家,他一生
表了三四十部诗歌、散文、随笔、短篇小说、文学评论集。他作品的独到之处
于把时间和空间当作主角。他认为作家应该凌驾于时空之上,如果摆脱不了时空
束缚,就一定会囿于现实。博尔赫斯一生获奖无数,他的著作被译为二十多种文
在世界各地出版。他的作品是西班牙语
对20世纪世界文学最具独创性的贡献
的追随者和崇拜者遍及全世界。
如果你想拜谒博尔赫斯的墓地,不
到阿根廷去寻觅,因为他最后死在日
瓦。他的墓地位于日内瓦普兰帕莱墓划
也就是日内瓦人称之为“国王”的墓地
他的墓离法国宗教改革家约翰·加尔
墓不远,在一株紫杉树旁边。但是现在
棵紫杉树还在不在那儿,就不知道了。
普兰帕莱公墓可以看见,博尔赫斯的墓正面的铭文是:
不应恐惧
这是摘自古英语的一首名为《莫尔登战役》诗中的句子。墓碑背面有两行字:
他把出鞘的格拉姆剑放在两人中间
乌尔里卡献给哈维尔·奥塔罗拉
墓址和碑文实际上就是对博尔赫斯最后愿望的答复。
博尔赫斯一生都在勇敢地捍卫他的理想,很少因为恐惧而后退。70年代,阿根廷的政治风云可以说是险象环生,那也是阿根廷历史上最黑暗、最野蛮和最具有毁灭性的年月。但是,博尔赫斯在接受记者访谈时,只要一有机会,他就会以最刻薄的语言,谴责和攻击在台上掌握大权的统治者们。虽然统治者痛恨博尔赫斯,并且经常用恐吓的办法对付他,但是他并不“恐惧”。有一次,恐吓者在他家门前放了一枚炸弹,但是没有爆炸,他对一位前来采访的记者说:“正面攻击我其实容易得多,我总会给他们出手的机会,可不是吗?”的确,他那时已经失明(他们家族有这种视网膜脱落而致失明的遗传病),“正面攻击容易得多”呀!
他后来患了癌症,对于病他也表现出无所恐惧的英雄本色。
1985年,博尔赫斯知道自己得了肝癌,而像他这样年老体衰的人,死亡随时会发生。他看透了人间沧桑,对死并不害怕,但是他作出了使大家恼怒的决定:他家族的遗骸都埋葬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一所修道院墓地,他却不想死在布宜诺斯艾利斯。1985年11月,他和玛丽亚·儿玉离开布宜诺斯艾利斯去了意大利。
1986年1月,他在日内瓦住进了医院。他把日内瓦作为他生命旅程的最后
站,不是心血来潮,而是完成一个深切的需要。日内瓦几乎和布宜诺斯艾利斯
样,也是他的故乡。因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他家移居日内瓦,他在日内瓦
完中学,学会法语和德语,还获得日内瓦大学文学士学位。他要死在日内瓦是再
然不过的。他生前出版的最后一本书结尾处也说:“最后的日内瓦是我的故乡
博尔赫斯又活了六个月。他不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时候,报刊上有关他死后
子玛丽亚·儿玉的地位问题,她的权利,以及更重要的是博尔赫斯的版权问题的
论,不可避免地传到他们耳边。其实他早有安排。
1986年4月24日,博尔赫斯与他认识了将近二十年、过去几年里一直陪伴
的年轻女人玛丽亚·儿玉结了婚。这是他的第二次婚姻。
这件事引起了争议。阿根廷法律没有离婚一说,只有正式分居。从技术角度
看,博尔赫斯仍和前妻有婚姻关系,如果没有合法地废除第一个婚姻契约,再结
就犯了重婚罪。结果他们通过一个巴拉圭合法的机构办理了结婚证书,这个国家
许离婚,它的法律可以准许离婚后的婚姻。
结婚8周后,1986年6月14日星期六上午,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与
长辞。此前,玛丽亚·儿玉在出版商的帮助下,找到一座公寓,87岁的博尔赫
和他40岁的配偶在其中享受了短暂的家庭生活。
博尔赫斯不希望葬在阿根廷,因此,按照他的遗愿并且同瑞士当局争辩
后,他被葬在普兰帕莱墓地。葬礼在博尔赫斯青少年时期住过的老城的圣皮埃尔
教堂举行,由一位天主教神甫和一位新教牧师分别讲话。博尔赫斯虽然一生都是
可知论者,但据说他在临终前夜,接受了天主教神甫的赦免
读者也许还会间,墓碑后面的文字有什么寓意?这与博尔赫斯写的小说《乌
里卡》有关。
小说《乌尔里卡》开始于一次雪中散步,结束在旅店的床上。与博尔赫斯其
小说一样,故事单纯得就像是挂在树叶上的一滴水:一个上了年纪的男人哈维尔
奥塔罗拉和一个似乎还年轻的名叫乌尔里卡的挪威女人的故事。博尔赫斯在小说
开头令人费解地这样写道:“我的故事一定忠于事实,或者至少忠于我个人记忆
及的事实。
至于这位名叫鸟尔里卡的女子姓什么,哈维尔·奥塔罗拉,也就是故事中的“我”并不知道。两个人在雪地里边走边聊,互相欣赏着对方的言谈。由于过于欣赏,两个人说的话就像是出自同一个人的口。最后“地老天荒的爱情在幽暗中荡漾,我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占有了鸟尔里卡肉体的形象。”为什么在“肉体”的后面还要加上“形象”?这无疑使刚刚出现的“肉体”的现实立刻变得虚幻了。人们认为,这个短篇小说写的是他和比他年轻四十多岁的恋人玛丽亚·儿玉的故事。他和他的学生玛丽亚·儿玉保持着一种柏拉图式的恋人关系,不可能有性行为发生
他把出鞘的格拉姆剑放在两人中间”,是《乌尔里卡》篇首的引语,它出自古代北欧传说《沃尔松萨伽》。
知道了这个故事后,对于“乌尔里卡献给哈维尔·奥塔罗拉”,大家也就再清楚不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