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年轻人都将在黎明前死去》,水木丁著。“世界不是我们的,开始的时候,它是父亲母亲的,是哥哥姐姐的,后来,它是弟弟妹妹们的,于是我们这一群人,上上学,跳跳舞,喝喝酒,打打架,彼此相爱,或者自相残杀,却对这个世界一言不发。”而我们之所以不说话,是因为这个世界太空虚。
《布谷鸟的呼唤》,罗伯特·加尔布雷思著。J.K.罗琳不希望自己一辈子只是“那个写出哈利·波特系列的J.K.罗琳”,因此,出版这本书时,她用了一个男性化的笔名:罗伯特·加尔布雷思。没有宣传,作者“默默无闻”,出版3个月卖掉几千本,算不错了。如果罗琳阿姨的身份没有那么快揭穿,就好玩了。
《跟大卫·哈维读〈资本论〉》,大卫·哈维著。1971年起,大卫·哈维无论在哪一所大学任教,几乎每年都会开一门《资本论》课程,甚至一年中讲两三遍。“每次我都必须问自己,应该以何种不同的方式阅读它?它又将带给我之前未曾注意的何种启示?”可与托马斯·匹克迪的《21世纪资本论》对照阅读。
《四川方言词典》,王文虎、 张一舟 、周家筠编著。有些书,听书名就很奇葩,比如《乌克兰拖拉机简史》;有些书,书名和内容明明很严肃,但换一种眼光来看,就觉得很奇葩,比如《四川方言词典》。这本词典1987年出了第一版,前阵子被网友重新发掘后爆红。出版方顺从民意,遂再版此书。
《钝感力》,渡边淳一著。渡边淳一4月30日去世,享年80岁。他最出名的是小说,《失乐园》是他的代表作。其实,除了写小说,他还时不时创造一些概念,比如“钝感力”、“熟年革命”。在他看来,“钝感”不是迟钝,而是对周围的一切排除干扰、勇往直前的态度。时代太快,不如慢一点、钝一点。
《嬉皮士救了物理学》,戴维·凯泽著。谢耳朵曾经表示,他是物理学家,不是嬉皮士。不过如果让他穿越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旧金山,他应该很乐于当一个嬉皮士。正是在反主流文化的熏陶下,一些先锋派科学家集结在一起,并抛开主流物理学界的种种局限,对未知的领域进行大胆的想象和探索。
《剩下的都属于你》,徐星著。“我可以毫不怀疑地这样告诉你,这世界上的一切好地方都已被人占了。好东西也早已有了主儿,但剩下的都可以属于你,像什么那路边上呀、垃圾堆呀、医院呀、监狱呀一类的地方,反正都属于你,你可以选择,去不去由着你了。”所以书中的两个主人公选择了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