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说兰田是台州的香格里拉,是台州的世外桃源,是人人向往的地方。
今天,2019年11月的最后一天,有幸与文友们一起到兰田张村采风;也有幸第一次坐上两个位置相向的中巴车。我倚窗向前而坐,可尽情地饱览窗外的风光。一层层阶梯式的桔地,一片片橙,其中点缀着几片绿。那么耀眼,那么惹人爱。自己仿佛也是其中的一片小小的绿叶。车中文学大咖满座,我是那刚露出的小芽,是他们呵护着成长。中巴车沿着山路弯来拐去,靠近桔林,那桔子一球球,一串串迎面而来,从主干长到末梢;一棵棵桔树像撑开的伞,向四周弯下腰,似乎是在迎接我们的到来。文友们感到它们的热情,不禁感叹:“我们解甲归田。”你看,这么陡峭的山坡,一脚不慎就会直回山脚。站在山顶,真有点君临天下的气势。远看,在橙黄橘绿中间,镶嵌着几条银白色的飘带,曲折迂回在山顶与山脚之间,这是农民上下山的天梯。时而有几条乌黑的缆绳与飘带上下呼应。每每我们掰开一个桔子,满口甜蜜,唇齿留香时,可曾想过农民伯伯们付出多大的辛劳与困苦!正当我用眼睛贪婪地摄取这橙黄橘绿的美景时,正当我思绪飘忽在山脊山谷时,车内响起了文友们的歌声,一曲《窗外》不正应了此情此景。在那桔子盛产的地方,是我们神往的兰田。
不知道拐过了多少弯,我们终于到达了海拔500多米的桐峙山上——兰田。车子在兰田小学停下。现在的兰田小学人去楼空。李鸿主席告诉我们,四五年前,杜桥文学社成立初期,她们曾到此赠书与学生们。那是,有两位年轻教师守护着十一个学生。现在,孩子们都到山下去上学了。此时,天上飘起了如丝般的小雨。我们徒步到兰田张村文化礼堂,大伙尽情地享受雨丝在脸庞的轻抚,湿了头发,滋润了每人的心灵。走下石阶,那石阶被岁月打磨得乌黑发亮。文友们小心翼翼地,不知是怕滑倒,还是怕惊扰了它们在岁月中的清修。
讲堂
一转弯,张氏宗祠和兰田张村文化礼堂呈现在眼前。在道德讲堂里,老书记讲述了兰田张村的故事。兰田张村因全村人姓张而得名。全村815人。在同一院里出了两名北大人大学生,真是让人羡慕啊!老书记还告诉我们,他们村以读书为本,外出打工、经营生意为业。不时请文人名人传讲修身之道。村民们筹款一百一十多万建成张氏宗祠,以正族风。年轻的村主任画下了他们村的建设蓝图。他们一老一少,那就是文化积淀和美好未来。如同礼堂广场那新新旧旧的房子。旧屋,大石头堆砌而成。那一块块大石头长着的红褐色的苔藓和老人额头上岁月留下的痕迹都诉说着古老而神奇的故事。白墙灰瓦,生机勃勃的新房子与年轻主任的炯炯有神的眼神期待着心中的梦想。
村民们告诉我们,兰田山上最美的地方是上林水库那里。文友们顾不上吃午饭,先到上林一睹为快。天公作美,收住了淅淅沥沥的雨滴。中巴车在上周村口停下。我们向上林水库进发。村后,一山神庙前,两棵栾树。树干之间相隔两米左右,不远不近,不离不弃。树干一般大,树枝也一样大,一起经历风霜雨雪。在空中,它们枝牵着枝;风中,叶儿耳鬓斯磨;在土里,它们根挽着根。有人说,它们是情侣树,是夫妻树。有文友说,它们就像林热军老师夫妇,神仙眷侣。
正羡慕这对神仙眷侣时,有人指着左前方说,那里水雾腾起的地方想必就是水库了。我们加快了步伐。有人问,这茫茫大雾下,是不是水库?在那长大的徐丽娇老师说,大雾之下是山,是竹林;水库就在右边。我们随着她的手指看去。一汪清水镶嵌在山峦之间。这不就是天山上的天池吗?水面平入镜,如碧玉。也许是女娲补天时,特意留下的一块碧玉;也许是绛珠草化身的林黛玉的泪水。她说,这水库边上和我们所站之地就是白头城,是当年山贼藏身之所。听写她娓娓道来,仿佛看到了那些盗贼为生计而奔波的身影;又仿佛听到厮杀声,毛骨悚然。看,快看,雾气开始漫上来了。这一喊把我从空中拽回到地上,定睛一看,白茫茫的水雾一寸一寸吞噬了碧绿的茶园,向我们袭来。大家都说,我们正敷着天然面膜,享受大自然的馈赠。这里的人们怎么能不健康长寿与美丽呢?上沟下坎强身健体,身边就是天然氧吧。快,快抓紧拍照。偷拍、抓拍、摆拍……
雾,悄无声息地将我们包围。我们只得依依不舍离开。来到高处,回头再看,再也看不见远山、水库和白头城。在白雾升腾中,我清晰地看到香格里拉的神仙——兰田张村的老书记、李鸿主席、大师俞国江、林热军老师、师傅蒋明考……
本文作者黄锦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