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永胜
深秋的辋川,山色空蒙,溪水潺流,飞鸟时鸣山涧;白石浅滩,墟里孤烟,俨然世外桃园。
一中年人伫立良久。
他的心情是复杂的。
辋川是他精心挑选的地方,这里也曾是初唐诗人宋之问的旧居。
他爱这里的山,有佛的禅静。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他乐这里的水,有水的洒脱。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他喜欢这里的人,无拘无束。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他经常一个人来这里: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庙堂的烦扰,已使他身心俱疲,愈发渴望回归田园。
他向往的生活是:“与道友裴迪,浮舟往来,弹琴赋诗”,并吃斋念佛,“退朝之后,焚香独坐,以禅诵为事”。
“达则兼济天下”,是他的理想,也是每一个读书人的理想。
可惜,只理想,非现实也。
现实严酷,他无力改变,朝廷内外,明争暗斗、血雨腥风,苟喘到今天,能活着下来,已着实不易了。
本敞开心怀,“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入世,不料却是“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的残酷。
他感到深深的孤独和无所适从。
他徘徊。
一方面他想要归隐此地,但尘世繁华,贪盏怀禄,又下不了决心。
他踌躇。
在物质与精神,出世与入世之间都是那么令人难以抉择。
只有随俗浮沉,半官半隐,做些余生自己喜欢做的事。
辋川就是他心目中的绝佳之地。
这个中年人就是王维。
二
王维,字摩诘,祖籍祁州(今山西祁县),后迁至蒲州(今山西永济)。
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官至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
他的父亲王处廉,曾做过汾州司马,不过在王维九岁时就去世了。
他的母亲乃博陵望族之女崔氏,对王维的成长影响较大。
王维的名与字合起来叫维摩诘,维摩诘乃是佛教中一个大乘佛教的居士的名字,意为洁净之人。
可见王维的名字早已与佛教结下了不解之缘。
王维成名极早。
十五岁的时候,王维作了《题友人云母障子诗》、《过秦王墓》;
十六岁写《洛阳女儿行》,十七岁赋《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十九岁完成《桃源行》、《李陵泳》等诗。
同年考中解元。
二十一岁考中进士。
惊呼为天才,一点也不为过。
能写一手好诗,又工于书画,而且还弹得一手好琵琶,所以少年王维一至京城便立即成为京城王公贵族的宠儿,名满京城。
很多人以结交王维为荣。
《旧唐书》记载:“凡诸王驸马豪右贵势之门,无不拂席迎之。宁王、薛王待之如师友”。
在文学史里,他和诗仙李白、诗圣杜甫齐名,被称为“诗佛”。
估计此时与王维同岁的李白还在江油的青莲山上练剑呢;
比王维小十一岁的杜甫还在河南老家背诵论语呢。
这里就出现了一个问题:
那就是与王维同处一时代的李白、杜甫,同样极具才华,论诗作对后世的影响,这二人均在王维之上,且二人一生几乎都是在寻求功名利禄的道路上,可惜这条路比登蜀道都难,“难于上青天”。
而反观王维则易如反掌,似信手拈来。
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这里不得不说一下圈子的重要性。
圈子有多重要?她能影响你的一生。
一个好的圈子,你会更容易成功。
但是,由于个人成长道路上的规律、轨迹、家族背景、势力、性格、资源等各不相同也造就了每个人的圈子都不尽相同。
王维的朋友圈里多为达官贵人,如岐王李范、玉真公主、宰相张九龄等人,在这样的圈子里,你不想发达估计都很难。
李白的朋友圈有三种:
一是“少年游侠”圈;
二是“长安市侩”圈;
三、最高级别的也就是进入贺知章等一些知名人士的圈子了。
就数杜甫的朋友圈差点,都是一些低阶层的市、县、乡级别的官吏和普通百姓。
所以,杜甫的命运也最为坎坷,最为悲惨。
可见,圈子对人一生的影响是巨大的,至今也是如此。
不过,不可否认的是你首先必须具备一定的才华与实力;
二是既使你具备了才华与能力,还得看你这个人有沒有这个机遇。
王维是二者兼备。
三
唐朝的取仕制度与今天大不相同。
她是考试与知名人士推荐相结合的一种取仕方法,以考试为主,推荐为辅。
李白从来就没有参加过什么科举考试,而是靠贺知章等人的引荐才得以入朝为官的。
所以这种取仕方法,也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比现在单纯的“以试取仕”渠道,面积更为广阔一些。
关于王维应举,唐人薛用弱《集异记》曾有一段记载。
当时有一个叫张九皋的读书人,估计背景也非同一般,想让公主代为推荐举一士,公主便授意京兆试官,要以张九皋为解头。
王维也将应举,同岐王商量,希望得到歧王推荐。
歧王深知其中利害,不能与公主争,只能智取。于是如此这般地安排了一番。
过了几日,岐王让王维穿戴整齐、着装华丽,带着琵琶,同到公主第宅,说要为公主弹奏一首新曲。
王维为翩翩少年,长相俊美,非常惹人注目,公主看见后,问岐王说;“这是何人呀?”
岐王回答说;“是个伶人。”便让王维给公主弹奏。
王维抚弹琵琶,悠美哀怨,满座为之动容。
公主直接问王维道:“这是什么曲子?”
王维起身答道:“是《郁轮袍》。”
公主甚感惊奇,非常高兴。
岐王趁机对公主说:“此人不只长于音律,若说词学,更佳,简直无人能超过他。”
公主更感惊异,问王维是否有写就之诗,王维从怀中拿出准备好的几首诗献上。
公主看过后,称赞不已,说;“这都是我以前诵习过的,以为是古人之作,原来是你写的呀!”
于是让王维更衣,不作伶人看,而位于客人之列。
王维谈吐不凡,而且很幽默,为在座客人所看重。
岐王见时机成熟,便说:“若教京兆府考官取此人为解头,如何?”
公主说:“那为什么不教他去应试呢?”
岐王说:“听说您已经嘱托,解头不是要给那个张九皋了吗?”
公主笑道:“那是因为他人求情,哪是我要给张九皋。”
随即回头对王维说:“你要取解头的话,我当全力推荐你。”
就这样,又改荐王维,王维顺利做了解头,一举登第。
故事未必是真,但一定程度上反映举荐制度在当时社会的盛行。
四
王维不但诗歌有名,他的画也很有名,泼墨山水画便为其首创,风格清高淡运。
王维自傲于自己的绘画才能、常常自称其前世是大画家。
后世对王维创制的“文人画”竞相效仿,并对他大力颂场,尊为文人画的南山之宗(钱钟书称他为"盛唐画坛第一把交椅")。
苏轼就评价王维的诗与画时说:“观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仅仅数语,便高度概括了王维诗画的特点。
王维的绘画作品流传下来的有:《雪溪图》、《江干雪霁图》(藏于日本)、《长江雪霁图》(藏于美国)、 《辋川图》。
王维在写诗作画之余,还笃信佛教。
王维信佛深受母亲的影响,其母曾专心学佛坐禅三十多年。
王维和弟弟王缙都是佛教徒,平常吃素。
正维的妻子去世三十多年,可他没有再娶,也无儿无女,三十年来一直是一个人居住。
也是少有的一个无绯闻的诗人。
另外,他还写了很多关于佛教的诗歌和文章。
王维生活在佛学鼎盛的盛唐时代。是时,王维深受禅宗思想的影响。
据他所撰写的《请施庄为寺表》记载,他的母亲曾受成戒于大照禅师,而这位大照禅师就是北宗禅家七祖之一的普寂。
王维在二十九岁时,开始追随道光禅师学佛,道光禅师也是 北宗门人。
王维在四十岁左右时,巧遇南宗派神会大师,这次会面对王维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此后,王维一直尊崇南宗禅法,还专为禅宗南宗六祖写了《六祖能禅师碑铭》,成为唐代著名诗人中颂扬南宗禅法的第一人。
王维身为一位虔诚的佛教徒,对中国佛学特别是禅宗南北二宗的禅法,有深切的领悟,并亲自践行。
他将“闲居静坐”的北宗禅法和“至人达观,与物齐功,无心舍有,何处依空”的南宗禅法融为一体,形成了他独有的“以寂为乐”、“空有不二”的修禅观法。
他酷嗜佛学,因此时人称他为“诗佛”。
五
这样的经历,使王维一直徘徊在“入世”和“出世”两种思想斗争的矛盾之中。
相对于大多数诗人遭遇的坎坷与磨难,王维还是比较幸运的。
可以说是少年得志、一帆风顺。
只是在中、晚年时期,人生才起了波澜。
王维50岁时,其母去世,为母丁忧,离朝屏居辋川,期满后,又做了几年的文部郎中。
在守孝期间,他悲伤不已,形容枯槁,服孝期满以后回朝,被授予吏部郎中之职。
其间又动了归隐之心。
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安史之乱爆发。
在战乱中他被贼军抓获,被迫当了伪政权官员。
关于自已被俘之事,王维在《大唐故临汝郡太守赠秘书监京兆韦公神道碑铭》中有说明,说自己在不不得已的情况下假意降贼。
加之他的弟弟王缙请求削己官职以赎死罪,还有人提出王维凝碧宫诗可证其忠于唐王朝之心,其诗曰:
“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官何日再朝天?
秋槐叶落深宫里,凝碧池头奏管弦。”
唐肃宗看过后,嘉赏王维有气节。
于是唐肃宗法外开恩,没有给王维定罪,只是降职为太子中允。
这年,王维已经57岁,接近暮年了,接太子中允不久,加集贤殿学士,后又迁太子中庶子,中书舍人。
上元元年(760年)夏,60岁的王维转尚书右丞,这是他一生所任官职中最高的官阶,也是最后所任之职,只任了一年,第二年七月便去世了,所以后世称他为王右丞。
六
在中国,“学而优则仕”的思想,贯穿了几千年一直到现在,对国人的影响是巨大的。
其实,做好官跟学习成绩好,是有点风马牛不相及的。
学习成绩好只是具备做好官的条件之一,但决不是必备条件。
王维就是例子,他在诗文、绘画、音乐、佛学上的造诣都堪称大师、祖师级别。
但是在为官上却不那么得心应手,甚至是逃避的,其为官缺陷也是极其明显的。
这与他的性格、阅历以及对待政治的态度有很大关系。
他性格恬淡。从他少年及中年的诗作中都能体现出来。
如《相思》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里馆》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诗作优美温和 、恬静空灵、与世无争、毫无躁戾之气。
王维的这种性格类型,在心理学上应属于 “抑郁型” 的。
这一类型的人性格特点是:敏感、细致 、自律性强、内敛 。
时常与社会和人群保持一个相当安全的距离。
他年少成名,无忧无虑,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又缺少基层砺炼,不了解百姓疾苦,毫无人生阅历可言。
这样的官员如果身处在复杂的政治斗争中,那简直是不堪一击。
所以,在政治上 ,他表现出对国家的命运和前途非常淡薄 。
他缺乏强烈的以国家兴亡为己任的责任感 ,只能够选择逃避,保存自身。
王维与那些有真正政治抱负的人是有很大区别的。
如韩愈、刘禹锡、柳宗元、王安石、苏轼、范中淹等人。
这些人具有有强烈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
为坚持自己的政治理想,既使粉身碎骨也会再所不惜。
当然了,虽然王维没有大的政治抱负 ,其一生也没有什么出色的政绩 ,仍不失为一位正直、善良、明辨是非、忠君爱国的官员 。
用老百姓的话讲:是个好人。
这就足够了。
作者:陈永胜,河南省新蔡县城东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