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卓下载

扫一扫小越美文网APP好词好段摘抄大全

IOS下载

扫一扫小越美文网APP好词好段摘抄大全

欢迎访问小越美文网 阅读最新散文诗歌 下雪了作文

柔软时光 - 高淑娜的作品

时间:2020-10-18 17:28:23    来源:
高淑娜,女,29岁,笔名桃子君,硕士研究生,毕业于西南大学,供职于万盛经开区统计局。
 
时间是多客观的东西,上帝都不能阻止其无限流逝。你可以更改时间的称谓,却无法更改时间的客观性。绝对客观性让时间得以永生的同时,也赋予了时间的无意义性,因为“意义”只属于主观性范畴。然而,时间也是他者的时间,也必然沾染上主观性成份。准确地说,时间用存在于其中的他者获得主观性,再用获得的主观性反衬其绝对客观性。“他者”视域下的时间,可爱可怖可回忆,有血有肉!
 
年龄的增加,也是可爱时间的增加,那些念念不忘的过往,每每想起,都会让自己柔软起来,坚强起来。
 
近来总会想起10来岁时夏夜的星空。农村的老房子、蛐蛐儿的叫声、淡淡的晚风、满天的星星、奶奶、堂哥和我。回忆总是片段式的,我尊重回忆的特点,不打算将这些片段用文字串联起来。也会花时间去琢磨啊:夏夜有很多,夏夜的星空也不少。在相对的时间内,老房子在那里、奶奶在那里、堂哥在那里,可是啊,是什么转瞬即逝了?是感觉啊!其实,回忆让过往变成片段,并没什么可遗憾的,因为感觉是完整的,一直是完整的。
 
一直念念不忘的还有姥姥家的午饭时光。姥姥家的桌子、姥姥蒸的类似长方形的馒头、收音机里单田芳老先生的评书。片段会叫醒打盹儿的感觉,这样的感觉会让我在想牢骚满腹时,收起抱怨只专注于问题的解决,会让我变得柔软起来。
 
读了那么多年的书,必然会发现图书馆的可爱。本科的图书馆、四楼、短头发的女管理员、《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想起这段时光,我总会摇头笑笑,一个本科非哲学专业的学生,读什么康德的著作?哪里会读得懂?况且又是在没有老师要求的情况下。可是那个丫头,硬是生生的把康德的两本著作读完了,而且还做了笔记。对于现在来说,那个时候的我,读完的可不仅仅是两本书,是否读懂也显得没有那么重要了。
 
一想到它啊,就让我快乐,是那种内心平静的快乐。它是一条狗,它叫黑子,它是家人,它13岁了,它好几年前就13岁了,我拒绝时间在它身上流逝,所以它一直13岁。我把它写在研究生毕业论文的“致谢”部分,我把它刻在我的生活里,虽然此时我们之间隔着3000多公里的距离。想起2015年的新年,北方的冬天会下很大很厚的雪,路灯昏暗,雪未停,寒意袭人,整个小区里只有黑子和我在撒欢儿。我在雪地上画大大的心,中间写上它的名字,它看着我画,它绕着它的名字跑。新雪会把它的名字覆盖,可是它会记得,我会记得。
 
日子啊,就那样过去,身体会记住什么,记忆会沉淀下什么,是未知的。现在的春风得意,亦或是连滚带爬,对于记忆来说,也许同样都是静好的。那些静好的过往,像刚刚好的风、像午后的暖阳,不嘈杂、不拥挤,很安静、很闲适。愿你享受于但不沉溺于这样的柔软时光,愿你学会用柔软去拥抱世界。
 
编辑点评
 
淑娜的文章有童趣,有思辨性,主旨是怀旧,我的评论也将从这三个方面展开。
 
首先是童趣,她的诗句如“暴雨倾盆时/贪玩迷路的狗狗在洗澡/忘记带伞的人们在洗澡/它们洗的很不舒服”——节选自《我和世界遭遇了一场雨》,写一场淋雨的经历,遭遇淋雨,本应撑伞遮蔽,她却不同意这种做法,因为浪费了一次畅快洗澡的机会。这种想法在成人世界不是主流,在孩童身上反倒常见。她由此发散,铺缀成诗,这是她的能力。这种童趣,对诗人来说,弥足珍贵,泰戈尔是此中大家,在《孩子的世界》一诗中,他写道:“我愿我能在我孩子自己的世界的中心/占一角清净地”直接表明自己对童真的追求和渴望。在这个维度上,淑娜和泰戈尔的眼光是互通的。虽然诗人写童趣,但是写给成人看的,成人之所以愿意看,愿意思考,是因为他们曾经拥有,现在缺失,对失去的美好东西,只要有思维能力的人,总会怀旧,这是诗句能打动人心的原因之一。回到这篇文章上来,淑娜这篇文章的中心意思可能是在第二段,“年龄的增加,也是可爱时间的增加,那些念念不忘的过往,每每想起,都会让自己柔软起来,坚强起来。”其中心词是“可爱”,究竟哪些是可爱的事物呢?农村的星空、姥姥家的午后评书、图书馆与康德的邂逅、一条永远13岁的“黑子”,这些都是高淑娜捡拾过去时光片段之后拼接成的一段“可爱时光”。即使是康德的“两大批判”也成了充满童趣的“可爱时光”的符号,它的意义不在于学习了对逻辑、范畴、直言命题、先天判断、分析判断等晦涩术语的获取,而在于用这些哲学知识带来的思辨能力来清晰地思考童趣的“可爱时光”,因此贯穿整篇文章的是童趣,使这些童趣获得深度思考价值的却是思辨性。整篇文章无一处不童趣,也无一处不思辨。所有“可爱的时光”中,淑娜一直在营造一种简单、快乐、柔软、拥抱世界,实现自我和谐的具有“斯多葛主义”色彩的个人平静和内外和谐。无论是可爱还是可怖的回忆,都在时间的绝对客观性和“他者”的主观性中得到和解,并最终归于“可爱时光”的童趣。
 
思辨性是我要评论的第二个方面。事实上,我评论的三个方面是人为的割裂,它们是一体的,没有哪一段话专属于童趣,同样也没有哪一段话专属于思辨和怀旧,但分开讨论之所以可能是因为逻辑区分是可能的,这也是一种思辨性。淑娜的思辨性从文章的一开始就亮出来了,“时间是多客观的东西,上帝都不能阻止其无限流逝。……绝对客观性让时间得以永生的同时,也赋予了时间的无意义性……准确地说,时间用存在于其中的他者获得主观性,再用获得的主观性反衬其绝对客观性。”从“时间的绝对客观性、无意义性”这个永无止境的探索意象开始,整篇文章就获得了厚重感和思辨性。时间究竟是什么?淑娜没有下定义,只描述了它的绝对客观性的无意义和“他者”的主观性描述对“他者”来说有意义的“可爱时光”。这是一段主观世界对客观世界“投射”和“反射”的哲学论证。之所以如此,大概与她接触的康德哲学有关。康德哲学是现象学的源头,胡塞尔是现象学的奠基人之一,他提出了“自身被给予性”和“认识可能性”这两个概念。淑娜似乎在用“他者”的主观性映照客观从而获得对客观的主观认识,从而塑造一种“自身被给予性”的范畴,在这个意义上获得对“可爱时光”的“认识可能性”。通篇文章都是在对这种“认识可能性”的探索,虽然她并没有将这种“认识可能性”探索到“认识可能性的可靠程度”这个阶段,但拒绝时光在一条狗身上流逝,将童年的时光连缀成一片只有童趣的星空,就是她用“他者”的主观性来创造的“自身被给予性”,给予的是他对过去时光的认识。
 
过去时光,也就是“怀旧”,是我要评论的第三个方面。淑娜写这篇文章的主旨是什么,我的理解是“怀旧”。可能淑娜自身的想法是抒发情感、描述童趣的生活态度、探讨时间的意义等。但在我看来,她用大量篇幅写的都是过去的事,过去的“可爱时光”,最终回到“愿你享受于但不沉溺于这样的柔软时光,愿你学会用柔软去拥抱世界。”这个主题上来,似乎她怀旧的目的就是要表达“柔软去拥抱世界”的主旨,但这种情感来源于对旧时光的思考,整篇文章也是基于对记忆、对旧时光的总结提炼而展开的,无论是可爱还是可怖的旧时光,她都赋予了它们童趣的色彩,都值得留恋、回忆,这本身就是一种怀旧。她也给过去的时光定了调子那就是“那些静好的过往”,正是因为静好,所以值得怀念,至于从这段旧时光得出的启事不过是顺带发出的感慨或者感悟罢了,其主体还是怀旧的,因此我将“怀旧”看作是她文章的主旨。
 
无论是童趣、思辨还是怀旧,淑娜的文章总能带给我们温暖的力量,对这个世界的思考,对生活意义的探索,对记忆的考量,这些行为本身没有终点,也没有对错,重要的是认真思考,并获得“柔软对待世界”的力量。这大概是淑娜这篇文章带给我们最大的启发。
 
李坤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