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常年在外学习或工作,正常情况下,一年之内也就回家两三次而已,如国庆和春节。归家期间,正是与父母亲人团聚和絮叨的日子,还可以稍稍改善下生活,也算是人生的一个美好片段。
这几日正逢国庆长假,我就又顺势请了几天年假,一并当作休息。从大都市到家乡农村,乘坐高铁,省时省力,终于安然回来了。
近些年来,因为打工积蓄渐多,家里面的庭院布置得很是像模像样,室内装饰也一应俱全,无论是居住还是调养都有益于身心。也许,这算是我们一家人几年来拼搏的最大功绩,总算可以大呼畅快了。
或许因为处于初秋的最佳季节,庭院中绿意依旧盎然,刺玫、月季等有开有败、馥郁芬芳,正中央的蔬菜水果也长得非常茂盛。整日下来,鸟儿们鸣声婉转,白色的狗儿左腾右跳,好一派和乐融洽的田园气息!
在城市里养成的规律作息和锻炼习惯,依然在乡村坚持了下来。天亮了,就早早地醒来,来回地看看屋内屋外的情形变化;天黑了,也会在漆黑空旷的高坡上远远眺望。我在努力地体验着来自于天地自然的韵律,也在认真地铭记下这份来源于生身之地的机缘。
回到家中,最初的目的达成了,我又一次地扎根于家乡,也逐渐地祛除了污浊浮躁的城市状态。
每当这时,沟通最多的还是父母亲人,他们是我在远方的寄托,而我也是他们在远方的希望。机会难得,我总是想方设法地亲近他们,与他们聊天,跟他们一块儿规划未来的生活。
家的感觉很大程度上都体现在餐饮上,父母早早地购买了丰盛的吃食,准备了比平日明显优越的饭菜。而我,吃着它们,回味着家的味道,总是回味不尽,因此每次都比以往吃得更多、花费的时间也更久。
除了团聚,还要将亲情巩固,让我们的关系更加紧密一些,尽可能多地弥补因为分离导致的疏远。于是,我从父亲和母亲那里获取不同的信息,也将我的不同信息分别传递给父亲和母亲。对于这样的小小计谋,只为了促成彼此更多的沟通,也为了彼此更加深入的交流。
家里也会面临难题,比如我们这些后辈人的婚姻家庭、平辈人之间的沟通、家中劳动力的工作等等。对此,往往因为不同的人接受到的教育程度不同,以及人生经验的不等,导致出现严重的分歧。矛盾是存在的,但是没有必要激烈化。而我,一直试图以保持个人的独立性为原则,力求做到在个人能力充分发挥的基础上再进行彼此有益的影响,并以此为目的展开在家庭中的活动,发挥出自己对家人最大的一份心力。
经过与亲人们的接触,我完成了基本的人生目标,也算作是解除了部分的后顾之忧。所以,每次回家,我必定要解决一下家庭的问题,也必定会放松一些肩负的责任。从而,保证离家后,我能更加地独立,也更加地向往光明的前景。
身处农村,必然要对城乡变化有所观察,所以我时不时地会在外走走,到处看看。我要看看村里面还有多少人,有多少青壮出外打工,有什么大事的发生,土地经济有没有起色,学校教育进展如何,等等。
行走的路上,我会遇到很多的同乡,大多是些老弱妇女。有些人我认识,有些人认识我,但还有很多人我不认识,当然也有很多人不认识我。认识的会多看上两眼,辨认出来了就闲聊上几句,没有辨认出来也寥寥地走开了。
闲聊的内容,无非确认下自己的身份,是哪家的孩子,今年多大和有没有对象,工作怎么样和收入多少,回来用了多久和怎么坐车,等等。有些关系亲近的,比如邻居的大妈、与父母相熟的阿姨,我们会找下个凉快的地儿,再取来几个凳子,开始盘问起来,彼此试探着,也畅快地聊起天来。
聊着聊着话题就会深入下去,会说到年轻人在社会中打工的情况,会感慨老年人和小孩子们的生活状况,会对比下不同的工作环境、买房买车、城市生活的花销。有些内容已经进入到了一些揭露社会现象的层级,杂言杂语,可见即便是乡下人也是智慧不凡的,也是关心国家大事的。
就这样一天天地过去了,每天下来似乎也没有做些什么事情,但是我却没有觉得时间过得漫长,反倒是觉得时间过得太过仓促。本该轻松的我,每每想到这里就会立刻紧张起来。
哎,一直以来,我认为在外工作才是人生的历练,但是现在看来,回家生活也是人生的历练啊!
作者:于立 (节选自《最好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