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安·拉蒙·希门内斯( Juan Ramon Jimenez,1881--1958),西班牙著名诗人。
他生于下安达鲁西亚的莫格尔小城,早年曾在耶稣教会学校读书,后遵父命进塞维利亚大学攻读法律,兼学绘画因历史测验失败未毕业即离开大学。在校期间,由于受到一些教授的启发和鼓励,对文学产生了兴趣,开始从事创作活动,并在地方报刊上发表了最初的诗篇。就在这时,希门内斯久病的父亲突然逝去。
这个事件使这位未来的诗人长期感到精神上的折磨。他相信自己也会随时遭到同样的命运,命鸣呼,因此陷人极度悲哀的境地。为了排解这一痛苦,他进了法国保斯卡特城的一家疗养院在那里生活了一年,一面写作,一面广泛阅读了法国现代派诗人的作品。一九○○年,希门内斯首次到马德里在那里出版了他的第一本诗集《白睡莲与紫罗兰的灵魂》。这部集子中的诗篇带有鲜明的现代主义色彩,表明他的诗歌创作风格受到了西班牙诗人瓦列-因克兰和尼加拉瓜诗人鲁本·达里奥的影响。后来他到塞维利亚农村居住了一个时期。乡村的生活体验为诗人提供了新的创作题材。这个时期他创作了几本感伤主义的诗集:《诗韵》(001)《悲伤的小调(190-1903)、《牧歌(190-1905)和《远方的花园》(1903-1904)。希门内斯通过这些诗,尽情抒发了他对故乡的留恋之情和对大自然的赞美;诗的风格自由豪放,语言朴实,节奏明朗深刻揭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同时这些诗又夹杂许多对古老公园的惨淡景色,对魔幻和不可能存在的形象的回忆,以及对种种幻觉的描述,笼罩一层伤感、抑郁的阴影,因而他被同时代的诗人称为颓废诗人。
一九○二年,希门内斯回到马德里,担任了著名杂志《氦气》的主编和出版工作。通过这项工作,他培养和团结了一大批青年诗人。不久,为了寻找个幽静的写作环境,他进了罗萨里奥的疗养院。但是,一九○六年的一天,希门内斯忽然感到特别苦闷,便回到故乡莫格尔。在故乡的孤寂环境中,他一边读书,一边创作,先后写了中篇诗体童话故事《普拉特罗和我》,诗集《挽歌(1908-1910)、《魔幻与悲痛的诗篇》(1911)、《有声的孤独》(1909)《遗忘(190)、《春天的歌谣》(1910)、《忧郁》(1912)和《迷宫》(1913)。《普拉特罗和我》不仅是一部诗人自己的清晰的传记,而且是一本优美的人物画卷和安达鲁西亚的挽歌。作品对大量的日常生活事件作了质朴无华的描述,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故事情节紧凑,充满感情,揭示了诗人的心灵,表现了他的幻想其它一些诗歌作品则反映了诗人所处的时代的普遍的颓丧情绪。特别是在《迷宫》中所描述的艳情故事同诗人固有的精神追求形成对照。作品关于衰破的公园,枯枝落叶,黄昏,雾霭,寂静的庄园,远方的音乐,灰暗的热情,无尽的梦幻和裸体的女人等等的描写,全是诗人自身的经验和虚幻的想象。
一九一二年,希门内斯从故乡回到马德里后,和妻子塞诺维亚合作,翻译了几本印度诗人泰戈尔的作品。一九一五年底,妻子同自己的母亲去美国,他不久也跟了去。到美国后,他写了一首长诗《一个新婚诗人的日记》(1917)。这是一篇描写爱情和大海的诗体日记。屡次的海上旅行给希门内斯的诗歌创作以不同凡响的节奏,诗句流畅而自由。这篇作品不仅改变了他本人的诗歌风格,而且对整个西班牙语诗歌产生了很大影响。从美国回来后,希门内斯又创作了另一本诗集《精神的十四行诗》。内在的节奏连续的想象和贯穿全诗的形象,构成这部诗集的独特创作风格。
从一九一六年到一九三六年的二十年间,希门内斯不停顿地进行着严肃认真的创作活动。在写作诗歌的同时,他还不断为报刊撰写文章。这个时期他出版了诗集《永恒》(1918)、《石与天)(1919),《诗与美》(1923),以及散文集《三个世界的西班牙人),并且同阿方索雷耶斯和胡安·格雷罗鲁伊斯创办了《目录》杂志
作为一个独特的诗人,希门内斯始终不停地探索诗歌创作的技巧,寻求精美的诗句。他的一首题为《永恒》的诗这样开头:
酒,首先要纯净
无比的纯净
我喜爱它
宛如一个孩童
诗句形象地显示了他的诗歌创作对艺术技巧的严格要求。
一九三六年,西班牙内战爆发。佛朗哥法西斯向新诞生的人民共和国发动疯狂进攻,城市遭到轰炸,人民惨遭屠杀,无辜的鲜血流遍西班牙的大地。希门内斯目睹了这一惨痛事件,心灵受到莫大的创伤。战争初期,他住在马德里密切注视着战事的发展,深深为西班牙人民和共和国的命运担心。不久,他被共和国派往美国担任文化参赞。一九三九年起,希门内斯住在费罗里达的科拉尔·卡布莱斯和迈阿密,应大学的邀请从事拉丁美洲的研究工作。在此期间,诗人写了一系列优秀诗篇,特别是长诗《空间》。这是一首充满哲理的抒情诗。诗人认为,生命是空间中的运动,这种运动停止了,生命也就结束了。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溶合在记忆和想象的长河中。正是弗罗里达半岛的众多的珊瑚礁、明亮的地平线和无边无际的美妙景色使希门内斯产生了写作这首爽朗、自由、意义深刻的诗篇。这首诗被批评界称为本世纪最出色的象征主义代表作。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再一次震动了希门内斯的伤感和渴望自由的心灵。战争开始后,他站在同盟国一边,在电台上屡次对拉美听众发表演说,反对战争,主张和平与自由。大战结束后,希门内斯到阿根廷和乌拉圭等国旅行,从事调查研究工作,并多次发表讲演,受到公众空前热烈的欢迎。晚年,希门内斯主要进行文学理论和流派的研究工作,写了一系列具有独到见解的论文。并大力从事历史调查和对新旧世界的现代主义诗歌的分析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