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绿茶 茶语微笑
用一杯茶的时间,品读善意、温暖与美好
千杯茶之286
男人是个美发师,步态带着职业特征,步幅小,略扭捏。微胖的他,穿着淡蓝色格子T恤和深蓝色牛仔裤,都是紧身的,T恤扎在裤子里,系着腰带。
看不出来,他已是49岁的男人。
他说自己从事美业,当然注重形象,年纪渐长,穿衣服颜色会选淡一些亮一些的,款型也偏年轻。
但是,不贵。
他说这件T恤才六十多,裤子一百多,加起不超过两百。
但是穿出来还不土吧?他自信地问我们。
我们都笑着说,不土不土。
是一个健谈的人,语速快,声音大,而且在别人说话时爱接话,爱插话,几度让主持人和评论员无奈请求,你能不能让我们先把话说完?
他说自己是个急性子,所以才会如此。
也许他认为,尽快地说出一切,就可以尽快地解决自己面临的问题。
他和妻子两地分居,他在上海开美发店,妻子在老家带孩子。妻子最近关闭了理发店,投资做一个火疗直销项目。
唉,又一个因为做某火疗项目而来调解的!好多所谓的直销,其实是传销,而且多打养生保健的幌子,抓住人们对于疾病的恐惧对健康的需求,大行其骗,大发其财。
为了这个项目,她经常外出学习、开会,把孩子放在娘家,且不接丈夫的电话,丈夫对此极为生气。
两个人一上台就很明显的气场不合。丈夫滔滔不绝地控诉妻子,妻子全程冷漠。
她说,丈夫是一个把钱看得很重的人,之所以反对自己出去,是因为出去是要花钱的。他一直是极度节俭,近乎于抠门。在上海,他一个月挣一万多,他只花六百多,衣服买几十元上百元的,冬天的衣服都不超过三百。一个星期吃一次肉,不给孩子买零食。给妻子买过的最贵的衣服是一件六百的旗袍。
丈夫则说妻子冷漠,他最近身体不好,吐血了,在电话中告诉她,她说,我能怎么办?是你自找的,心病太重的人才会这样。
是的,那位妻子的冷漠是写在脸上的。
何以至此?
丈夫说,因为以前过的太苦了。
讲到过去所受过的苦,尚未开口,他便放声大哭,那哭声之大,持续之久,把我们都给愣住了。
他几乎是在抽泣中讲完自己的身世。他的身世确实不幸,他说自己记忆里就没有爸爸的样子,他出生不久父亲就去世了,留下他和母亲,以及同父异母的一个哥哥两个姐姐。
而且他的父母都是二婚,所以,他还有同母异父的一个哥哥一个姐姐。父亲去世后,母亲就把他过继给了他的叔叔,叔叔家在他之前还有一个养女。
这个复杂的家族结构图上,他是一个维系多方同时也自我背负的责任很多的人。
他13岁的时候,养父去世,家里欠了800元的债,这在当时农村绝对是一个天文数字,连养父的棺材都是借钱买的。
他当时的读书成绩很好,但只能退学,学手艺,就想早点挣钱,摆脱贫穷。
他的生母在外省跟着他的哥哥生活,58岁因病去世。他因为不曾在生母身边尽孝,一直引以为憾。
因为这份遗憾,他对自己的亲人都很好。养母在78岁时骨折,医生都说算了,年纪大的人不要再折腾,他坚持把她送到武汉开刀,老人手术后三个月就可以下地走路了。
同父异母的哥哥得了癌症,医生说是晚期,不要治了,他也主张去做了手术,现在状态很好。
他们的大女儿出生的时候患有畸胎瘤,十五年间做了三次手术,把积蓄也用光了。
妻子有严重的颈椎病、风湿病,他带着她四处打听医院,给她治疗,前后花了近两万。
这个男人对自己的亲人能一掷千金,很大气。
他的豪气还表现在买房这件事上。
他在老家花三十万盖了别墅,现在养母一个人在住。
在镇上买了一个门面一个房子,现在在出租。
后来又在县城买了套三室两厅的房子,精心装修,光在装修上都花了二十万。
现在,他憧憬的是在武汉给儿子买一套房子,虽然他们的儿子才十岁。
一个赤贫家庭长大的孩子,经历了这么多磨难,拥有三套住房一个门面房,在他的同龄人中绝对是佼佼者,他本来挺满意的。没想到,妻子搞直销,不断地往里面投钱,却不见效益,他坐不住了。
他也不绝对是和直销这件事过不去,他说你做可以,能不能半年内赢利?
所以,他妻子对他的指责也说到了痛点上,在乎钱。
豪爽与抠门奇妙地结合在他的身上。而他说,因为吃过苦,所以,现在在上海吃盒饭住出租屋不觉得苦,反而是赚不到钱,把钱无谓地花出去,让他觉得苦。
他坚决不吃不当季的蔬菜水果,他认为这花的就是无谓的钱,因为过两个月当季的蔬菜水果上市,便宜很多,质量也好。
他说的很有道理,这是生活的技巧与智慧,只是,有的时候,人的幸福感来自于自由与宽裕,过于抠抠索索的人,会在算计的过程中失去了幸福感。
他说自己对妻子其实是很好的,然后讲妻子怀儿子时想吃红樱桃,50元一斤,他也买了。但是,想必还是心疼的。因为他会在当红樱桃正当季只卖20元一斤时,对妻子说,你怎么不现在想吃呢,以前那贵的时候你想吃。呵呵。这是带了责备的意味的,表现出来的是对钱的心疼。
妻子说,我现在就是不想吃了。
女人的幸福感往往就来自于这种任性,在要的时候可以不假思索。
你在给的时候爽快一点,她的幸福感就多一点。
如果你不了解从前的我,怎么懂得现在的我。
男人讲了自己何以对买房情有独钟,在他十八岁时,家里给他介绍对象,来相亲的姑娘看了他家破破败败的房子,转身就走。
第二个姑娘来,如此。
第三个,还是如此。
妻子是第四个,她没有走。
所以他很感恩她能和自己同甘共苦。
当然,他说这个词时,重点在后面,共苦——两个人结婚时,在外面欠下了4千多的债。女儿第二次手术时,连从黄冈到老家18块钱的车费都出不起。他当时找亲友借钱,都是五十六十地借来的……
而同甘,则成为了他们当下生活中的分岐所在——他的妻子希望他不要在钱上太紧张计较,不要心理压力那么大,放松一点,把日子过好一点,而他,念念不忘在武汉买第四套房的梦想,他要继续努力,继续节衣缩食。
妻子说,只要他管生活,儿子就拒绝吃饭,他是每天买两个青菜,一周吃一次肉。
他说,一周吃一次肉就够了,我们小时候一个月都吃不到一次肉,而且素食可以减肥,有利于健康……
妻子很无奈,她说现在只是因为孩子而和他在一起,不然早离婚了。
但按丈夫的说法是,我们最苦的日子都一起过了,怎么能够离婚呢?
可是,一个人在明明过好日子的时候仍然过苦日子,那比曾经的苦日子更难受,因为,那时你别无选择,而现在,你本来可以有选择,你却放弃了更好的选择。苦成为一种习惯,这就会让身边的人窒息绝望。
在调解环节,我给他讲了那个水手的故事,很多年前,我在美国作家杰克.伦敦的一本小说《热爱生命》中里看到的一个章节。
那一个淘金者遭遇种种磨难,九生一死,饥饿成为他最刻心铭骨的记忆。当他被人救送到医院,护士发现,在他的床铺下总会藏着好多的面包干,都是他每一餐省下的。有的已经发霉,但是他仍然舍不得扔。
为什么在他明明已经不再缺食物的时候仍然表现出对食物的狂热占有,因为他内心对于饥饿的强烈恐惧感。
这个淘金者贮存了比他的正常需求要多得多的食物。
而他,置下了比他的需求多得多的房子。
其实一个家在完成了一定的经济基础建设后,一定要同步家庭文化的建设,它包括夫妻之间情感的沟通,心灵上的契合,对孩子的教育,对未来生活共同的期许与规划,等等。按马斯洛的需要等级理论,就是在实现了生理的需求安全的需求之后,还要实现情感的需求、自尊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
现在,摆在男人面前的课题是,曾经过惯了苦日子,如何去过相对富裕的生活?不停地屯积、拥有,却不去享受,一生打拚为何?
摆在女人面前的课题是,能否通过男人的吝啬,看到他的心病,能理解和接纳他。毕竟,你的冷漠其实也是另一种吝啬,情感上的吝啬。
摆在这对夫妻的课题就是,曾经共苦过的夫妻,学习如何去同甘?
唯有修好了这些课程,他们才能过上真正幸福和睦的生活,才不负此前他们所吃过的那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