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卓下载

扫一扫小越美文网APP好词好段摘抄大全

IOS下载

扫一扫小越美文网APP好词好段摘抄大全

欢迎访问小越美文网 阅读最新散文诗歌 下雪了作文

海礁:家,其实就是个“窝"

时间:2020-10-18 15:19:52    来源:
文/海礁
   
 
 
 
 
 
 
有些时候没有动笔了。
一是近来有点瞎忙;二是有些懒得动笔,这大概与我的人性有关。
我知道,我的骨子里不是一个勤奋的人。总是得过且过,有些事能推就推,一推了之后还有点沾沾自喜,心里觉得总算又少一样事了。
好在雪绒花原创文学平台有主编和何老以及大编辑们等勤奋者的经营和守护,不时举办一些同题诗会或笔会,催促我或像我一样懒惰的人也时常动动笔,不然的话,我知道我是连一篇短文也写不出来的,在此,我真诚的想给你们道声谢谢了!最近,何老在群里喊了好几次,我也琢磨了好几天,眼看着快到截稿的日期了,我还是对《家》这个题目沒有多少感悟,那就平白直述谈一点我的感觉吧!
家,其实就是个窝。
我们都知道,只要是动物,一到晚上就要找个睡觉的地方;就是那些夜猫子一样的动物,白天也要找个歇息的窝,猫有猫窝,狗有狗窝,就连蚂蚁也有个窝,由此看来,窝对于动物来说是多么的重要。
人,自从爬到了动物界的顶端之后,对“窝"的要求也比其他动物有了更高的要求。从原始的森林大树到天然洞穴;从文明初期的挖地窨到搭窝棚;再从后来的盖土墙屋到建砖瓦房;从比较舒适的独门小户到深宅大院;再从人性化的高楼大厦到高档别墅。一点一滴的进步走了五千年,走着走着,“窝"就早已成为家了。
家,虽然有点变味,早已把当初的只供人休息和挡风遮雨的功能外延了许多倍,但最基本的特点还是沒有变。
然而,家的进步还是让我们感受到了现代化的生活方式正逐步向我们走来,我们在享受到许多快捷和便利的同时,也让生活丰富多彩起来,使我们距离“幸福"也越来越近了。
 
 
 
 
 
 
我还是说说老家的那个“窝"吧
我老家的“窝"是个大院子,却是土坯房。正房小五间,西边还有个街门洞一间比较大,能进马车;东下房倒了三间剩三间、西下房算6间,还有南房两间。房是不少,可只有正房能勉强住人,其余的只能放些沒用的杂物。从小记得,每年一开春,爷爷就早早地拉上几车好土,掺上用铡草刀铡短了的胡麻结或黍子杆,一层一层的用土压好,上面留个大水坑,再到村子北庙后面的大水壕里担上十担到二十担水倒在上面。几天过后,那些结杆在土里捂软了,才找几个有力气的亲朋好友先把房上前一年抹的泥铲下来,再和上新泥、上房、把屋顶大体上抹一遍,有裂缝的地方垒起个泥楞杠,就一年基本上不漏雨了。
久而久之,房上的泥层越落越厚,加上椽檩多年,木料又赖,有的都压断了,隔几年就得换条檩或几条椽,反正在我的记忆中,这样的情况有好几次。当然,这是大人们的事了,不过,我稍大一些也上房端过好几次泥,用现在的话来说叫当小工,一般情况下,爷爷是大工。
据说:我的太爷爷是在解放前的三几年买下的这处院落,与堡里面砖瓦到顶的四合院不能相比,但与堡外面的土坯房相比,也算比较好的了,加上几辈人省吃俭用又添了几亩地,所以,在土改时,我爷爷被划为中农,是贫下中农的团结对象,加上人缘比较好,因此,在村里属于那种老好人不受制的家庭。
 
 
 
 
 
 
“窝”有温度便是家。
尽管那时的老房子只有遮风档雨和吃饭睡觉的功能,但还是在放学或疯耍后记着回去的地方。
推开街门,一声高喊:“娘",只要有应声,就知道饿着的肚子又要给喂饱了。只要吃饱便沒事了,生活简单的只剩下快乐
那时,那个院子里住着爷爷、奶奶,三姑和叔叔和我们一家7口人,院子虽不小,但也没感觉有多大。每天充满了欢声笑语和孩子们的打闹声,隔三差五也会听到父亲那个暴脾气因为一句话或一个小事又在起高调了,这是必须的,我的母亲有时回应几句,有时干脆让他大喊大叫一阵子也就沒事了,这大概就叫生活的气息吧,不时地提高着这个院子的温度。
爸爸在家比较凶,在外边却一团和气。对外人有火却从不骂人,对学生虽严,但很关爱,因此,他很受乡亲们尊重。
后来,三姑出嫁,叔叔从当村娶了媳妇,住在西下房。院子里添了人也就更热闹了。县城红卫中学高中毕业的我,回村三年一晃也就过去了。那个老院子承载了我童年和青少年时代的快乐和烦恼,在不知不觉中就长大了。
读中专两年后参加工作。1982年春天,自从我母亲突发脑溢血去世后,老院子温度骤降,便少了家的温暖,大人们多数时间便是沉默寡言或哎声叹气了。1983年,奶奶的去世又让这个老院子经受了一场打击,悲伤的气氛就一直笼罩着老家院子好几年。再后来,是我家老二结婚以后,这个院子才恢复了一点生机。这正应验了时间是一把杀猪刀,时间也是一帖去疤灵的说法。这是后话。
 
 
 
 
 
 
家的感觉像驿站
我成家后,短短几年在吉家庄租了一次房、在西合营租了四次房,搬来搬去,始终沒有家的感觉。
我小时候在老院子里种过两棵榆树,结婚时用了一棵做了一个大立柜、一个书柜,又买个酒柜,搬了几次家后,因为沉重,生硬把这三件家俱的腿都给搬坏了。
租人家的房子只是个暂时栖身的地方,沒有长远打算,也不会置买什么东西,只盘算回去有个睡觉的地方就行了,几年下来,除了必需的生活用品外,一件像样的东西也沒有,钱也沒有攒下。这样糊弄了六、七年,直到我1990年9月河北政法学院毕业,又回到县民政局,年底人家给分了两间房的一个小院子,才总算有个“窝"了。那时我已上班十多年了,如果现在的孩子们结婚,必须是房子、车子准备齐全,不然就不结婚,那样,像我当年的条件只有打光棍的份了。
有了自己的房子,匆匆忙忙刷白一遍,打个石膏板顶棚就搬进去了,还是那几件旧家俱,但已不像从前那样漠不关心了。第二年又盖起西下房和南房,沒安玻璃老二一家就搬过来了,卖起了凉粉,后来卖菜,总算让他们俩口子有了一个“职业"。
说起来也不错,老二,尤其是老二家天生就是做买卖的料,头脑比较好使。俩口子比较争气,在那个小院的南房安顿下来后,起早贪黑,辛辛苦苦,买卖做的风生水起,不几年也在县城人民路对面路北买了一个两间房的小院子,后来又给儿子买了楼房,也算是站稳了脚跟,也有个家了。
2002年,我儿子也不小了。看着那个小院子有点发愁。儿子也快到成家立业的年龄了,他娶媳妇往哪儿住呢?一横心、一咬牙,贷款买楼吧,借一点贷一点,2003年底又搬进了新楼房,在那个小院子里住了13年,度过了我的黄金时段,至今记忆犹新。
搬进楼房,舒心多了。家用电器,家俱都买了新的,平生第一次感觉到了什么叫“现代化"的生活。每个星期还能在自家的卫生间洗上两次热水澡。家像个“窝"的样子了,小小县城也是满不错的。
但家无论怎样升级,还是沒有小时候那种窝的感受,总以为这只是人生旅途中的一个个驿站而已!
 
 
 
 
 
 
老家的情结始终在心头
小家小日子比较舒适,应该满足了,可我做梦却老是在老家的老院子,还有那群小伙伴,尽管他们和我一样也满头白发了。
按说,老家的旧房子与县城的楼房比较起来那简直就是天上地下。简陋,不,可以说是丑陋,给了现在的人那就是危房,住都不敢住。但老家的记忆就是抹不掉,随着前几年临近退休,这种情结与日俱增。
老家的院子,在我家老二一家搬岀和叔叔一家在村子里又盖上新房也搬走之后,就剩下大铁锁看门了。二十七、八年不住人。有位朋友与我一起看过后,开玩笑说:如果拍电影《聊斋》,那是绝佳的外景地,不用再搭建什么景棚,直接拍就行了。老院子屋塌墙倒、草木深深、断垣残壁、物是人非,不会不让人感慨万千。我几次去老屋,心情都十分沉重,但仔细一想,这也是非常正常的事情,人间正道是沧桑,粪土当年万户候嘛。那些大人物何尝不是如此,甭说我们这些小人物了,和地上的蚂蚁差不多。人世间每天都上演着无数的悲欢离合,每个故事不都是惊心动魄的吗?所以,看开这些事,心境就会舒展许多,时间一长也就无所谓了。
2015年,我与我家老二商量,趁我们还有兴趣的时候,不如把老家老院子重盖一下,好把记忆的根留住。于是这一年秋季动工把主体盖了起来,第二年安装门窗、简单装修,又算了却了一个心结,虽不如城里房子那样舒适,但比原来的老房子好多了。
最近几年,每年的春、夏、秋总要时常回到老家的院子里种种菜、除除草、浇浇水、喝喝茶、会会友、唠唠嗑,也不常住,尽管已经找不到当年那种天真的味道了,但心底深处还始终残留着当年的那份纯真,那份眷恋。
家不需要多豪华,只要有故事、有温馨、有期待,有想见的人,家的方向就永远是快乐的向往,尽管那里仅仅是个“窝"!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