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袁越
之后迪伦又唱了一首《铃鼓先生》,似乎是在告诉听众,他这么做不是针对他们的,而是听从自己心中的音乐之神的召唤。唱完后,他头也不回地快步走下了舞台。从此以后,他就再也没有回到过新港这个让他成名的地方。
《纽约时报》乐评人谢尔顿后来撰文指出,迪伦在这届民歌节上备受争议的演出让他想起了当年斯特拉文斯基在巴黎首演他的《春之祭》时所受的遭遇。1913年5月29日,斯特拉文斯基创作的芭蕾舞剧《春之祭》在巴黎歌剧院首演,因为其音乐采用了新的配器手法和“粗野”的节奏,结果遭到了习惯于听“高雅音乐”的听众们的抗议,剧场乱成一片,演出以失败告终。事后人们纷纷指责斯特拉文斯基想要毁掉音乐艺术!可结果呢?这部《春之祭》成了芭蕾音乐宝库中的颗灿烂的明珠,至今仍然经常在世界各地的剧院上演
谢尔顿并不是唯一一个为迪伦叫好的人。民歌节结束后没几天,各主要民歌杂志上就纷纷出现了一批针锋相对的文章。以左派民歌杂志编辑欧文西尔伯和英国民歌之父伊万麦科尔为首的一批传统民歌的捍卫者纷纷撰文批评迪伦,有的说他脱离群众,有的说他为了钱出卖艺术麦科尔更是对迪伦的才华都讽刺了一番,认为他根本就是个冒牌诗人。同时,另一些人则撰文为迪伦鸣不平。他们认为迪伦作为一个艺人有权做出自己的选择,更何况他所选择的摇滚乐正在显露出巨大的潜力,应该说是代表着未来音乐的方向的。值得一提的是,菲尔·奥克斯从一开始就坚决地站在迪伦的一边。他在一本杂志上撰文指出:“那些嘘迪伦的人们,他们其实正在接受
316)迪伦给他们的音乐电击疗法。迪伦所做的正是一个真正的音乐家所应该做的,那就是
路爱的音乐,而不去管听众们的反应
现在看来,当时这两派的争论并不完全是围绕着“是否应该尊重艺人的个性”这
不完全是关于商业化对民歌的影响。要知道,许多传统民歌的支持者们也都是赞同商业
不然他们办什么民歌节呢?这种争论更多的是围绕着应该怎样对待民歌的问题,两派评
的标准完全不同。一派把民歌当作一门学问来研究,他们把民歌放在了博物馆里面,任何
这种“展品”的改动都是不允许的。这种对待民歌的态度可以解释为什么民歌复兴时期积
爱好者是那些出身富裕家庭的大学生们,他们大多数出身于北方的大城市,却喜爱完全
同文化的南方民歌,因为那里面有许多学问可做,有许多传奇可供研究
那么,广大听众对这一事件的反应是怎样的呢?如果说新港民歌节上听众喝倒彩是因
队配合以及舞台音响太差,还有情可原的话,那么迪伦后来举行的一系列演出均引来了大到
嘘声,有些场次甚至还出现了暴乱。调查发现,当初在演出会场大嚷大叫的有许多人都是有
迷,甚至是电声化的节奏布鲁斯的歌迷,可这些人为什么也嘘迪伦呢?原因其实并不复杂
成名于民歌热时期,而且是那个时期少有的一个领袖式的人物。民歌迷们已经把他看作
像,他象征着重传统,反商业的精神,他代表了一种崇高的理想,是听众心目中的精神领袖。A
其实是怀着一种朝圣的心情去听他的演唱会,而不是去娱乐的。迪伦操起电吉他的那一刻就
比你最喜欢的一个牧师突然对你说他其实根本不信上帝!人们的第一反应自然是不相信,
也就在所难免了
有趣的是,格林尼治村的那批民歌手们很快就意识到摇滚乐才是音乐的新方向,才能大
钱。除了上一章提到的一大批去加州淘金的民歌手之外,留在村子里的人也相继把吉他插上
电。朱迪·科林斯很快就出版了一张民歌摇滚专辑,埃里克安德森甚至把自己刚出版的一张
歌专辑配上乐队伴奏,重新又出版
。只有贝兹、西格、奥克斯和帕克斯顿等少数人暂时
有放弃传统民歌,不过他们后来也相继插上了电,这是后话。
迪伦在这次新港民歌节上受伤很深。他在内心深处彻底和传统民歌决裂了。就在民歌节
束后的第四天,他和一帮棚虫进了哥伦比亚公司的录音棚,录制了一首毫不掩饰的骂人的歌成
名叫《绝对是第四街》( Positively4 h Street)。此歌一反迪伦歌词中的朦胧倾向,用直白的语言
一个虚拟的人物大骂了一通。奇怪的是,歌曲的旋律和配器都特别优美,迪伦的演唱也完全没矿
《像一颗滚动的石子》那么充满愤怒。结果此歌上了美国流行音乐排行榜,最高排在第七位,成为
又一首热门歌曲。这么一首骂人的歌能上排行榜本身就是一个奇迹,更何况它没有像通常流行
单曲那样插入副歌,歌词里甚至找不出一句与标题类似的话,让人摸不着头脑。就连哥伦比更公
司一开始都被搞糊涂了,把另一首歌的录音当作此歌制成唱片发了出去!其实歌中的第四面是
指迪伦当初在纽约租的第一个公寓所在的西四街,那里曾是迪伦和格林尼治村里的民歌手的
会的地方。此歌用了这么一个莫名其妙的歌名其实正是点出了迪伦所骂的对象是谁,许多
的老朋友就因为此歌而彻底和迪伦绝了交。
不管谁对谁错,1965年后,格林尼治村民歌圈子里原有的那种单纯而又热闹的气氛就再也
不复返了,金钱的大量介入彻底破坏了民歌手之间的淳朴的友谊。虽然不能把责任全部归
伦头上,但他的影响绝对是最重要的,他几乎是单枪匹马地改变了民歌复兴的进程,从此美进入了商业化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