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年其余的时间里,西蒙和加芬克尔多次进录音棚,断断续续地录了一些新歌,他们要做出一张超过《毕业生插曲》和《书挡》的唱片。经过半年多的努力,唱片终于完成了。里面收录了许多不同风格的作品,有快节奏的《西西丽娅》 Cecilia)和南美风格的《如果我能……》( f I Could)。
后者原是西蒙五年前在巴黎旅行时从一支南美乐队那里学会的一首古老的秘鲁民歌,名叫ECondor pasa,唱的是秘鲁人民反抗西班牙殖民者的故事。西蒙很喜欢这首歌的旋律,便自己动手重新填上英语新词,成为一首对自由的颂歌。两人原想在这两首歌中随便挑一首做成单曲,但当他们把样带放给戴维斯听时,他却坚持认为应该先把专辑中的另一首类似黑人福音歌曲的慢歌做成单曲出版。在硬摇滚当道的1970年,这可要冒一定的风险。结果,此歌一炮打响,成为“西蒙和加芬克尔”继《寂静的声音》之后又一首经典歌曲,这便是那首著名的《忧愁河上的金桥》:
忧愁河上的金桥
当你遭受挫折,感到疲倦
我会把你眼中的泪水擦干
当你遇到困难,朋友都离你远去
我仍然会站在你身边
我愿化作一架忧愁河上的金桥
助你到达彼岸
当你无路可走
当你露宿街头
此歌原是西蒙用吉他写成的只有两小节的小歌,但经过一番精雕细琢之后竟成为一首主要由钢琴伴奏的长达五分钟的歌曲。第三小节中那位“银发姑娘”当年被许多人认为是暗指毒品注射器,其实西蒙是在称呼他的新婚妻子佩吉。她原是西蒙的经纪人的太太,被西蒙“抢”了过来,(那位经纪人自然没能干多长)。有一天佩吉突然发现自己头上长了根白头发,并对着西蒙大惊小怪起来,西蒙从此笑称她为“银发姑娘”。
此歌的高音超出了西蒙的嗓音极限,在样带中他只能用假声来演唱。但对于加芬克尔来说则是游刃有余,他的高音没有歌剧男高音那种卖弄似的滑音,反而略微显得有些沙哑,但听起来却丝毫不费力气那种高飘的境界世间无人可比。听完加芬克尔的演唱你会不得不承认,这是首为他度身定做的歌曲,无法想象任何人能唱得比他更好。
这张专辑打破了一系列唱片销售和获奖记录。专辑和这首单曲同时在英美两地的专辑和单曲榜上获得第一名,这在历史上还是第一次。这一位置在美国持续了十周,在英国则保持了连续七个月!该专辑最后获得了五项格莱美奖,是到那时为止最多的。迄今为止这张唱片在全世界共售出了约1200万张,是唱片史上一个少有的数字。
就在歌迷们沉浸在《忧愁河上的金桥》所营造的感情世界中时,从哥伦比亚公司传出一个令人吃惊的消息:西蒙和加芬克尔分手了!当时官方的解释是:加芬克尔由于接拍尼科尔斯的电影新作第22条军规》Cach-22)而滞留于墨西哥,这边西蒙正等着加芬克尔回来录音,结果西蒙气之下宣布离开加芬克尔。可是,知情的人都知道,两人的分手的背后还有许多更深刻的原首先,两人的音乐理念根本就不同。加芬克尔喜欢那种带有很多弦乐伴奏的优美慢歌,当然这样能更突出自己的声线。而西蒙则偏爱配器简单,带有黑人节奏的歌曲。当时他们的录音师海立是站在加芬克尔一边,二对一,西蒙只好服从。不过西蒙一直在试图从那种软绵绵的流行音乐的风格里摆脱出来,做更加摇滚的歌曲。一开始两人还能互相妥协,后来矛盾越来越大,两人经常在录音室里争吵。
其次,自从两人成名以后,西蒙就一直十分嫉妒加芬克尔。他自已身材矮小(只有一米六)长相一般,嗓音不突出。而加芬克尔身材瘦高,一头金发,再加上声音优美,自然抢到了更多的头。虽然在音乐上西蒙是主要的创作人,但在那个年代人们还没有开始重视写歌的人,因此西蒙总有那么一丝失落感。后来西蒙曾对记者承认,当年两人在台上演唱那首《优愁河上的金桥》时因为是加芬克尔独唱,钢琴伴奏,因此西蒙总是被晾在一旁。看着听众被加芬克尔的个人魅力弄得如醉如痴,西蒙简直嫉妒极了,恨不得站出来向大家宣布:这首歌是我写的!尤其是当加芬尔去拍电影后,他经常不在录音棚,西蒙就更生气了。可加芬克尔也有他的苦衷。西蒙写歌很慢经常一写就是几个月,加芬克尔在那段时间里就一点事也没有,拍电影当然比在家呆着更有意。谁知尼科尔斯是个完美主义者,每个镜头都得拍好几天,结果就把他的录音计划给耽搁了。表面上两人是好聚好散,但实际上两人之间已经到了不讲话的地步了。散伙后两人直到82年才又一次合作在纽约的中央公园举办了一次免费音乐会,结果到场近五十万人,创下了世界纪录。即使在那次盛况空前的演唱会上,两人也明显地躲着对方,很少见到两人相互对视单飞后的加芬克尔果然换了一种风格。他的专辑完全变成了那种软性的情歌。西蒙则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之后,再一次以自己独创性的作品登上了流行音乐的顶峰,这是后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