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伯特·路易斯·史蒂文生( Robert Louis Stevenson, 1850-1894)英国作家,十九世纪末新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史蒂文生出生在苏格兰首府爱丁堡一个灯塔建筑工程师家里,自幼体弱多病,曾到法、意、德等国疗养。一八六八年入爱丁堡大学攻读土木工程,不久改学法律。史蒂文生在大学时期就爱好文学,他特别着意摹仿英法著名散文家的风格进行习作,曾经给一些杂志撰稿。大学毕业后成为开业律师,但后来改而从事文学创作。他的创作态度是十分认真勤奋的。在他短暂多病的一生里,他写了大量的散文、游记、随笔、小说和诗歌
史蒂文生初期的作品记述了他旅游所得的印象,有一八七八年出版的《内河航程》和一八七九年出版的《驴背旅程》。
一八八二年,史蒂文生出版了《新天方夜谈》。这是一部带有异国情调的惊险浪漫故事集,小说里出现了社会底层的罪犯、骗子和凶手,它描写在金钱至上的社会里一群贪婪的罪犯为了诈骗财宝而行凶杀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那个社会的黑暗。但是故事情节有时脱离现实,流于荒诞离奇,使人感到作者描写社会上的罪恶是单纯为了追求新奇和刺激,缺乏对产生罪恶的社会原因进行分析和批判。
史蒂文生最脍炙人口的小说《宝岛》于一八八三年出版。这部小说给他带来了很大的声誉,也为以后文学中大量出现的以发掘宝藏为题材的小说开创了先例。小说讲述失去父亲的贫苦少年吉姆乘船出发到海上的一个小岛去寻找大盗吉德埋藏的财宝。他得到流落在岛上多年的一名当过海盗的船员的协助,经历了许多危险,战胜了化装成水手的海盗的种种阴谋诡计终于取得了财富。这部小说笔墨经济,故事紧凑,情节发展引人入胜,具有高度的戏剧性。作者赞扬了勇敢机智的主人公,对小说中狡诈的海盗头目的描写也十分生动但对人物的内心世界缺乏深入的发掘。
史蒂文生对贫苦人民,尤其是苏格兰的农民,抱着同情的态度。他的小说里常常出现贫民流浪者、孤儿等下层人民的形象。一八八六年,他出版了以苏格兰十八世纪雅各党人斗争的历史为背景的小说《绑架》。这部小说和它的续篇《卡特林娜》(1889)描写苏格兰少年孤儿大卫的冒险经历,揭露了社会的黑暗和人民的困苦。一八八九年,小说《巴朗塔莱的少爷》出版,它描写了两兄弟争夺遗产的纠纷,暴露了资产阶级社会的贪婪和虚伪。
史蒂文生的另一部中篇小说《化身博士》(1886)则探讨了人身上善和恶搏斗这个哲理性问题。小说叙述哲基尔医生为了探索人们内心善与恶的两种不同倾向,发明了一种药物,并且在自己身上进行了试验,从而创造出一个名为海德先生的化身。他把自己身上所有恶的念头都分给了海德。但是后来由于药物失效哲基尔医生无法控制海德,海德干出了骇人听闻的杀人勾当。最后,哲基尔只有以自杀结束了这次试验。
史蒂文生的文笔细膩流畅,作品故事奇特,能激发读者的想象力。在他的作品中品质高尚、勇敢善良的主人公常常在经过艰苦搏斗后战胜了邪恶、卑鄙、阴险的宵小之徒。史蒂文生通过这种描写赞扬了那些具有高贵和美好品质的人们。但是,史蒂文生是一个资产阶级作家,他的作品往往避免反映当代社会生活的各种复杂矛盾,也避免对作品中的人物进行道德的评价。他认为艺术的任务只是向读者讲述他们从未经历过的罕见的事物和有趣的故事,使他们的想象得到滋养。这种客观主义的创作倾向说明当时流行的艺术观对史蒂文生是有一定的影响的
一八八九年,史蒂文生因为健康关系,全家迁居南太平洋的萨摩亚岛。史蒂文生同情岛上的土著居民,曾经发表文章揭发岛上的殖民统治者,还写了部以描写岛上居民生活为题材的短篇小说集《岛上夜谈》(1893)。一八九四年,史蒂文生因中风而突然逝世,按照作家生前的意愿,当地土著居民怀着爱戴的心情把他安葬在这座岛上。
命的真实情况。她走遍中国各地,以她的所见所闻写出了关于中国的第一部著作《中国人的命运X(93),揭示了旧中国的黑暗统治和劳动人民的悲惨处境。紧接着,她又根据同江西中央苏区革命者的谈话,写成了《中国红军在前进》(1934)。这是最早把中国工农红军的英勇战斗和中央苏区的情况介绍给全世界的著作之一。一九三七年一月,她在现场报道了著名的“西安事变”之后,满怀兴奋和激动的心情到达革命根据地延安,会见了毛泽东、周恩来和朱德等。她深深地被朱德非常感人的个性所吸引,决心为他写一部传记。从三月到七月,她和朱德进行了几十次谈话,为她后来创作《伟大的道路》积累了丰富的素材。一九三七年十月,她奔赴山西抗日前线,在战场上继续对朱德进行观察,还会见了不少人路军著名将领,为日后写作朱德传积累了大量素材。她在八路军驻地度过了将近三个月的战斗生活,用日记形式发表了战地通讯《中国在反击个美国妇女和八路军在一起》(1938),有力地向全世界指出:领导中国人民坚持抗战的是中国共产党而不是蒋介石。一九三八年一月,她到武汉访问,在那里她为中国革命而奔走,募集捐款和药品,动员外国人士到解放区去。武汉沦陷后,她以英国《曼彻斯特卫报》记者身份,冒着枪林弹雨,随新四军转战华北、华中进行采访和救护工作,写出了不少优秀的通讯
一九四O年九月,史沫特莱因病离开中国,取道香港回美国治疗。她身在美国,怀念中国,把对中国人民的炽热的爱溶化在作品中。著名通讯《中国的战歌》(1943)记述了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前后的艰苦岁月,暴露了帝国主义的对华阴谋揭露了国民党反动派的荒淫无耻,同时满腔热情地歌颂了八路军坚持抗战的英雄业绩。这本书在美国成为令人瞩目的畅销书,被誉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好的战地报道之一。其中关于“红小鬼”的动人故事,曾被美国作家海明威收录在以《最后的胜利之后》为题的战争文学选集中。
一九四五年夏天史沫特莱全力从事《伟大的道路》一书的创作。她写这部传记可谓呕心沥血。一九四九年二月,她在所谓“索洛间课案”中被诬陷为共产党奸细”,不得不中断写作,和麦卡锡主义进行坚决斗争。为了摆脱政治压力,她于同年秋末带着未完成的手稿,抱病前往英国。一九五O年三月以后,她已惠多年的胃溃疡症日益恶化。她不顾病痛的折磨,孜孜不倦地修订朱德传,甚至在她生命垂危的时候仍坚持不懈。按计划,她写完这本书后即到中国写第二卷。不幸的是,这年五月六日,她在英国牛津因手术失败而逝世。遵照她的遗愿,中国人民在史沫特莱逝世一周年之际,将她的骨灰安葬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墓碑上镌刻着朱德的亲笔题词,以悼念这位美国人民的伟大女儿、中国人民的亲密朋友。
史沫特莱的遗著《伟大的道路朱德的生平和时代》(1956),以中国近现代史为背景,生动地刻画了朱德由一个贫苦农民的儿子成长为中国革命事业领导人的光辉形象。作者把自己对朱德同志的真挚感情完全倾注在作品中,从而使它具有很强的感染力。特别是书的前半部分,它的素材取自朱德本人的口述,因而写得格外栩栩如生,有声有色。这部作品不愧为形象地描绘中国革命史的重要著作,堪媲埃德加·斯诺的《西行漫记》。它先后出版了八种译本,在全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目前,中译文也已问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