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完达摩十年壁,换得金刚百炼身;今日灵山问证果,此生犹愧净无尘”,这是吴波在20世纪80年代初写下的一首诗,也是他一生的写照,三起三落,屡遭不幸,蒙冤受害,却始终没有怨言。
近日,散文家宁新路撰写的长篇纪实散文《来去无尘——一位财政部长的生前事》(第二版)发布,该书由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生动记录了清正廉洁、公而忘私的“模范部长”——新中国第五任财政部长吴波的生前身后事。
作者以翔实的故事,简洁的文字,朴素的文风,饱满的情感,讲述了财政部原部长吴波一生追求做无产者,廉洁奉公,艰苦朴素,一身正气的高风亮节情操。
书中,其中章节《两套房子和遗嘱》给我留下了最深的印象,读后令人感动。当年,85岁的吴波病重住院,留下遗嘱说,早年立志做一个无产者,从没想过购置私产留给后代。他让后人把分配的两套住房交给了国家。《一位财政部长的两份遗嘱》在《光明日报》发表后,吴波事迹感动了许多读者,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
周恩来总理是吴波追随的人生榜样,他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吴波没有将儿子们留在身边,而是支持他们到艰苦地方安家落户;他没有大额存款,因多半薪水帮助了别人,一辈子留给儿孙的仅有三万元积蓄……吴波一生没存款没遗产,实现“无产者”夙愿。
吴波对权利、钱财和待遇超然、淡泊,同时,在生活中对自己苛刻严格,坚持过“苦行僧”的生活。在点滴的小事中透露着吴老的简朴。吴老不舍得换铁皮浴盆,说扔了太浪费;洗澡水除了洗浴之外,洗完澡后的水留在浴盆里,用来冲厕所;客厅里的一对破沙发开了两个大窟窿,他说补补还可以坐;吴老只穿过两套中山装,他说衣服够穿了,也没有太旧,不买了;酷热的夏天,他不同意在办公室配电风扇;吃完饭,凡是掉在桌上的饭粒,都要捡起来吃掉……在一件件看似平常小事的细节中体现出吴老独特的人格魅力,令人敬佩。
吴老讲真话,做真事,做真人,始终做一个真切的人,做生活无奢无华的人。也许,我们无法向吴老那样清苦、苛刻,但吴老的真诚,值得每个人学习。对比现如今,生活条件优越的我们,是否能做到像吴老那样勤俭节约?是否能像吴老那样严格要求自己?我们要追求怎样的生活?是房子、车子、票子、奢侈品等等,追求物质上的享受,满足虚荣心,还是丰富精神世界,做一个内心强大的人。在文化“速食”时代,凡事求“速成”的社会,我们是否应该放慢脚步,静下心与自己对话,聆听自己的内心世界。
正如徐志摩诗作《再别康桥》:“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吴波做到了“一生无产、来去无尘”。
作者:可爱的笨老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