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夏天,美国俄勒冈州中部的密歇尔小镇上迎来了一个黄皮肤、黑眼睛的中国少年,他就是于智博。
米歇尔小镇常年享受着太平洋暖流带来的温暖湿润的空气,四季如春,植被繁茂,小镇周围有金黄的沙滩、茂密的森林、巍峨的群山、湍急的河流、碧蓝的湖泊、辽阔的草原和宁静的荒漠,自然景色极其美丽。但小镇人口仅有350人,只有一家商店、两家餐馆、一家邮局和一所学校,街上连红绿灯都没有。这让从热闹繁华的成都来的于智博心情失落。
于智博来到这里实属无奈,16岁的他在中国的高考中落榜了,父母为了让他能读上大学,给他在米歇尔高中毕业班办理了入学手续。
到学校没有几天,于智博发现自己原有的英语底子,远远不能适应学习、生活的要求,不用说上课时与老师、同学讨论了,连同房东交流都有困难。
高考失利的阴霾盘踞心中没有散尽,加之环境生疏、语言不通,于智博消沉得像一块铁,他成天沉默寡言,难开笑脸。
约束亚·杰克逊老师教他们物理,他四十多岁,精明干练,谈吐幽默,深得同学们爱戴。一天,上物理课,杰克逊老师在课堂上提问于智博,于智博没有听清问题,胡乱地答了一气,同学们听了哄堂大笑。于智博羞愧难当,下课后他冲出教室,跑到学校附近的一片小树林里,这里草丰花茂,于智博常常在此静坐发呆。他扑倒在草地上,泪水爬满了他的脸颊。
不知什么时候,杰克逊老师坐到了他的身边。他看到于智博肩头耸动,便爱怜地抚摸着他的头。于智博看到杰克逊,停止了哭泣。杰克逊把他拉坐起来。这时,于智博看到他们脚边有一只蜗牛,它的壳在阳光下,纤弱而透明,它正吃力地慢慢地爬行。
杰克逊老师问:“你知道蜗牛要到哪里去吗?”
于智博摇了摇头,杰克逊指着蜗牛的前方说:“你看那里。”前方是一座山,峰壑林立,高耸入云。
杰克逊老师接着说:“我想,蜗牛是要到山顶上去,有句谚语说‘能够到达金字塔顶端的有两种动物——雄鹰和蜗牛。’蜗牛也喜欢择高处啊!我相信只要它努力,最终会爬上山顶,在那里,它所看到的景色和雄鹰是一样的。”
一番话,让于智博若有所思,他抬起头,看到杰克逊老师期盼的目光,他说:“老师,谢谢你,我也要做一只爬上山顶的蜗牛!”
从第二天开始,于智博积极跟老师、同学交流,模仿他们讲话时的口吻和语气。即便没有人的时候,他也在听录音并大声模仿。两个月的时间,他基本掌握了美式英语的发音,能轻松地听课发言了。
此外,他的成绩也突飞猛进。一年后,于智博代表优秀学生团体,在高中毕业典礼上发言。之后,校长私下告诉他,若不是他最后用中文说了句“谢谢大家”,校长差点忘了他是位外国学生。
读大学后,于智博一路高歌,他依靠自己的努力,从三流的大学转入到哈佛大学商学院,XX年顺利毕业。作为曾是花旗银行10名“全球领袖计划成员”之一的尖端人才,他被世界五百强企业联想集团聘用,成为总裁高级助理。
蜗牛的天空并不一定低矮黯淡,虽然它爬得缓慢,可只要它向着目标不断爬行,它也会攀爬到一览无余的山顶,与雄鹰一样视野开阔,拥有一片高远的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