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国馆君
老子说,万物生于静而归于静,静,自古为人所推崇,不仅是一种气质、一种修养,更是一种境界。
诸葛亮在《诫子书》中有这样的表达: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晚清著名政治家、两任帝师的翁同龢在一幅对联中也有类似的表达:每临大事有静气,不信今时无古贤。
那宁静为何能致远?平心静气能给来怎样的改变?下面三个故事也许能说明一定的问题。
宁静,是临危不乱的智慧
《三国演义》中“空城计”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详。诸葛亮因错用马谡而失掉街亭,魏将司马懿乘势引大军15万奔向诸葛亮所在的西城。诸葛亮身边没有大将,只有一班文官,他的军队只剩两千五百名士兵在城里。诸葛亮“乃披鹤氅,戴纶巾,手摇羽扇,引二小童携琴一张,于城上敌楼前,凭栏而坐,焚香操琴,高声昂曲。”借以退敌。
虽是小说家言,也足以给我们带来深刻思考。诸葛亮面对危机,却焚香操琴,没有慌张。他安然自若而平静,迅速判断出对方主帅司马懿对自己的高估与不敢轻视,上演了一出化险为夷的好戏。
我们没有诸葛亮的智慧,但却要有面对麻烦的静心。“致虚极,守静笃”,“守静”是为了恢复心灵的清明,安静下来,梳理出最重要,也就是最根本的问题,其他的也就迎刃而解。如果不静心,只会让自己一直处在忙乱当中。
宁静,是游刃有余的境界
《世说新语》中有这样一则淝水之战中谢安的记载。谢安和客人下围棋,等待自己十万军队与前秦七十万军队作战的消息。一会儿他的侄子谢玄从淝水战场上派出的信使到了,他“看书竟,默然无言”,又慢慢下棋。客人问他战场上的胜败情况,谢安回答说:“小儿辈大破贼。”说话时的神色、举动和平时没有两样。
谢安在淝水之战前,曾与主帅谢玄反复谋划,分析双方的优势劣势,他从战前的“围棋赌墅”到战后的“小儿辈大破贼”,自始至终一直采取极为冷静的态度,这既稳定了人心,又对局面完全掌控。
常有人说,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现实的骨感是因为朝目标前进的过程中,偏离了既定的轨道,到最后变成了无力掌控。如果内心不安静,怎么会抽丝剥茧寻找本质,又怎会考虑各种的可能?平心静气处理好小事,面对大事就不至于慌乱;平心静气全方位的分析,才能掌控局面,按照自己的计划前行。
宁静,是宠辱不惊的心胸
汉代刘向的《说苑》中有这样一则记载,楚庄王大宴群臣,一直喝到日落西山点上蜡烛,忽然大风,将屋内蜡烛全部吹灭。此时一名武将乘灯灭之际,拉扯楚庄王妃子的衣服。妃子折断了那位武将的帽缨,然后说将蜡烛点上,看谁的帽缨折断了。楚庄王却说,“今日与寡人饮,不绝冠缨者不懽。”要大家全都把帽缨折断继续喝酒。后来,在一次生命危机关头,就是那位失礼的武将,拼着性命救出了楚庄王。
楚庄王的忍让原谅,来自于他在混乱情况下的安静,所以做出了正确的判断,掌控住了局面,所以他不仅化解纷争,还赢取了人心。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会遇到许多突如其来的问题,如果忙乱应对,没有方寸,只会火上浇油,使问题激化。《大学》中有这样一句话,“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当众人都在纷乱中时,安静往往能让人快刀斩乱麻,平息纷争,化解矛盾。
任何的社会都是复杂的,任何人都会生活在一定的麻烦之中,这常常会给我们带来紧张和压力。情况越是危急,事情越是麻烦,就越需要“每临大事有静气”的心态,只有这样,才能静心凝神,做到举重若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