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高原麦客
前天晚上,在朋友的相约下参加了陕西籍作家张浩文签书分享会,倾听作家创作《绝秦书》前后的故事。
前来参会的还有西北农林大学几位教授,他们针对《绝秦书》这本小说所涉及的自然灾难,谈到当代的经济发展。个个忧心忡忡,一旦发生自然灾害,在趋利经济下,我们将何去何从?
先谈谈作家和《绝秦书》这本小说。作家张浩文是陕西籍作家,海南省作协副主席,海南师范大学教授。陕西扶风人,土生土长的西北汉子。长篇小说《绝秦书》获得第四届柳青文学奖。
这部小说属于灾难文学,写的是民国十八年年馑(1928年——1930年)北方八省持续三年大饥荒,在民国十八年达到顶峰,被关中人称为十八年年馑。当时,陕西人口约有一千万左右,在大饥荒中死亡人数达到三百多万,这在被称为“白菜心心”的关中平原,绝无仅有。
小说以周家和刘家两个大家族为主线,大饥荒时期人性所折射出的真善美丑。作者通过详实细致的手法,把人们面对自然灾难时的绝望、兽性、光辉和沉重的一面写的淋漓尽致。
我现场购得此书,随便翻翻,里边有一句民谣发人深省:“人吃人狗吃狗,雀儿饿的吃石头,老鼠饿的没法走。”;“李四早上埋张三,中午李四升了天。刘二王五去送葬,月落双赴鬼门关”。
打开小说,一股浓浓的观众风情,似乎很快就把人带到那个多灾多难的年代。作家张浩文谈到:“《绝秦书》是一部引发争议的小说。”但通过作家详细的描述,大胆的剖析,使读者对《绝秦书》有了更深的理解。
被称为“肥沃富饶的八百里秦川”,能赤野千里,渭河两岸饿殍枕藉。按照地理环境不应该出现这样的灾荒之年,但却鲜为人知的出现在那段历史里。除了自然灾难,更多是人为的因素。
军阀割据,烽烟四起,在那兵荒马乱的年代,为保证部队,军阀把各地仓储的粮食用完后,依然向关中平原上的老百姓,征缴五年后的赋税。加之老百姓在利益的驱动下,大面积种植罂粟,粮食产量逐年下降,这也是灾情形成的另一个原因。
这本小说所要表达的思想,在任何自然灾难面前,主观上看似不可抗拒因素,实则是人为因素。也是自然对人类报复和征讨。
为了生存,很多人兽性的一面赤裸裸的暴露出来。小说深刻细致剖析了当时的惨状,卖孩子,卖老婆,人吃人,易子而食。特别有一个求雨的章节,村民为了求雨,把童男童女绑到高杆上,杆下架上油锅,点燃捆缚孩子的绳头。如果老天感念人们的诚心,怜悯小孩,一定会下起雨来。后果可想而知。
小说中的“绝”,不仅是字面绝收的意思,也深刻表达了人性的贪婪,以及贪婪下自断退路的愚蠢。虽然是一部小说,但小说中的许多故事,是经过作者大量的走访和搜集而来,还原了当时真实的灾难场景。
用心聆听作者的叙述后,我一直在思考。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国泰民安,整个社会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作者为何要推出这样一部力作,用意何在?他想表达什么?想警醒什么?后来,在几位西农教授分析和担忧声中,似乎才真正明白了作者的写作意图。
有一位满头华发的教授,提出了一个名词叫“趋利经济”。他说今天的人们为追求利益最大化,已经把土地作为一种商品,大肆的掠夺、买卖、建设、浪费、不遗余力提高土地的附加值。在利益的驱动下,为了增收,为了GTP, 泡沫经济越吹越大。
大量优质的耕地,被用于基础建设和房地产行业。农民也从传统农业种植粮食、蔬菜,变成了种植经济作物。土地大面积种植水果,有一句谚语叫“一亩园,十亩田。”当然无论是房地产开发,或是种植各种经济作物,都带来可观的收入。而这个看似繁荣的“黄金时代”,也埋下灾难的种子。
国民的整体生活水平得到改善,幸福指数提高。小时候,如果有人说自家有十几亩田,别人会投去羡慕的目光。而现在,人们更关注谁家有几套房子,有几亩果园,似乎传统农业成了制约经济发展的代名词。真相是这样吗?
有位教授提出,如果遇上民国十八年那样的年馑,我们能挺多长时间?2016年耕地面积是18.27亿亩,国家把18亿亩(人均耕地面积0.797亩)作为耕地的警戒线。而今天,耕地面积已减至14亿亩左右。并且大量的耕地,并没有种植粮食作物,而是经济作物。
关中平原上的经济作物大都以,猕猴桃、苹果、葡萄、药材、苗木为主。猕猴桃和葡萄的存储期,约一个月左右,苹果的存储期最多半年,而粮食的存储期三到五年,甚至更长时间。国家的粮库,农民的粮仓,究竟有多少存粮?
有人预计,一旦发生天灾人祸,现有的存粮仅够全国人民生活五十天,而更确切的数字是七十七天。之后了?如果没有国外的援助,如果出现类似美国那样的经济制裁,如果我们的灾难不是七十七天,而是三年五载,举国上下如何应对这突如其来的灾难?这是一个值得深思、发人深省的话题。
从一场签书会,从一本书中,从历史的经验教训中,面对趋利经济下的繁荣,教授学者们所表现出来的忧患意识,是否值得我们反省,进而对他们忧国忧民的思想心怀敬意呢?
教授们的话题,让我有一种醍醐灌顶之感。一个人的短视,决定了这个人能走多远;一个国家想要长久治安,就不能只顾眼前的利益,而不顾子孙后代的死活。饮鸩止渴,往往会加速一个机体,或者一个组织的快速死亡。我从教授们焦虑和忐忑不安的神情中,感受到一种强烈的责任感。
几年前,我总是不能理解父母对于土地的那份情感。老家分得土地,仅三亩左右。我们兄弟姐妹四人都在城里上班,看着父母年纪越来越大,虽然几个人都很孝顺,但在种地的事情上和父母的观点出现严重的分歧。我们几个坚持不种,但父母在种地这件事情上寸步不让。
父母总是担心,“咱们家现在少说有十几口人,都在外边上班挣钱。家里没有余粮,我们心里发慌。没有灾情好,万一遇到大灾之年,总不能吃钱吧?”
那时,姊妹几个都嘲笑父母:“看来父母是跟不上时代了。像民国十八年那样的年馑,怎么可能出现?现在交通这么发达,商品这么丰富,国家的各项政策也能深入民心。在商品经济下,想要解决生存问题,唯有赚到钱,只有积累大量的财富,生活才有保证,人民才能安居乐业。”
“即使面对突发性自然灾害,按照我们国家当前的实力,完全可以应付得过来。所以对粮食的担忧,对未来的担忧,就是杞人忧天。”
父亲看着我们,无奈的说:“可如果发生怎么办?谁能告诉我?自救往往是最有效的途径。可如果我们的土地都盖了房子,或者为了利益都种植了经济作物,我们还能坚持多久?土地和粮食是根本,也是我们应对自然灾害最有效的方式。人常说仓中有粮,心中不慌。”
逻辑思维第830期有一篇文章,叫“大灾之后,你怎么办?”,如果发生大灾难。断了电、煤气、水、以及网络等,人类将如何应对灾难?这样看来,我们现在的赚钱能力,我们的工作能力,我们的沟通表达能力,我们的领导能力,都将一无是处。
被“打回原形”的我们,回到以农耕为主的时代。我们还能自力更生,靠双手养活自己吗?这是个值得深思问题。站到这个维度,就不得回归理性,对土地心怀敬意。我们不能仅仅为了自己的幸福,或者为了一代人的幸福,而无限制去破坏我们赖以生存的世界。
人类共同的目标是让基因得到繁衍,创造一个更美好的世界。可如果我们无限制的浪费或者破坏,我们后辈的后辈将如何维系?这个事实现在看起来和我们没多大关系,但如果没有这样的远见和认知,我们就是不作为,就是乱作为,甚至是作恶。
很庆幸,还有这样一群忧国忧民的专家教授,他们很多人说的很多话,似乎和现在的社会,和经济发展,和大多数人的想法格格不入,甚至背道而驰。但正是这样一群人,心怀天下,居安思危,才使整个社会,整个世界生生不息。
从一场售书签名会,从一本灾难小说,引发这么多深入的思考。从乐在其中无限制的索取,到心存忧患开始居安思危,这是一个巨大的转变,也是一次颠覆自我的反省。作为一个以文字为生的人,有责任也有义务,通过手中的笔,让世人与自己一同警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