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拉菲
前几天和大我两岁的表哥搓澡,望着自己日益发福的小肚腩,表哥不禁感叹:不知不觉的都30了。
我一愣,心中袭来莫名的恐慌感。
拉菲我,1992年生人,活脱脱的一“90后”,却被公司里一群95后的应届毕业生戏称“睿哥”,更有甚者一声“叔叔”直击内心。
虽然平时大多是玩笑戏谑,但是不得不承认:30岁的大门也即将为我打开。
而这个社会,对于30岁群体的恶意远远不止如此。
每逢春节,来自七大姑八大姨的良心拷问或许会迟到,但永远不会缺席:
明年再不带个女朋友回来,你爸妈该寒心了。
不是我们说你,这都快30了,还没房没车没存款?
你说你读那么多书是不是读傻了?三十而立,也该收收心回归事业和家庭了!
是不是似曾相识,犹在耳边?一时间,仿佛整个社会都在与30岁的人为敌。
三十而立?我去你的三十而立!
1
三十而立,从来都不是指有房有车。
要想将“三十而立”掰开了、揉碎了讲清楚,我们得先深挖一下它的出处。
“三十而立”出自孔子《论语·为政》,原意中的“立”,是指自我人格的独立意识。但演变到现在,潜意识居然变成了“有房有车、事业有成”的代名词。
换言之,男人三十没房没车,就立不住了;女人三十未婚未嫁,也立不住了。
拜托,都9102年了,这种观点纯粹就是扯犊子。
“三十而立”是2500多年前古人的智慧总结,当时人类平均寿命只在20岁-40岁间,而现代是平均寿命达70岁的高寿时代,不能以古人的人生规划,去束缚现代30岁的年轻人。
或许很多人并不知晓,《论语》关于“三十而立”的论述后面,还紧接着一句:“不知礼,无以立”。
简而言之,三十而立,其实是“三十而知礼”。
因此,不管在古代,还是在现代,“三十而立”绝不是我们常常挂在嘴边的有房有车,而是知礼明德,认真而努力地生活。
2
即使在风云变幻的职场上,三十而立依然是个谈虎色变的话题。
老实说,30岁明明是一个职业生涯的黄金年龄,怎么就成了红色预警的“事故高发”阶段,引起大规模恐慌了呢?
其中最出名的,应该就是这几年风光无两的华为了。
30岁辞退潮,是华为公司不成文的条例。自然地,30岁也成为华为员工年底时期的高频话题。
任正非关于清理30岁、40岁老员工事件,实质上反应了华为的狼性企业文化:年轻的狼群备受青睐,但等到狼年老病弱,便渐渐失去价值。
因此,华为清理的那批30+、40+的攻城狮和程序猿,便相当于“老弱病残”狼。
在赤裸裸的职场前科下,所有的年轻狼群,都想在自己成为“老弱病残”狼之前,孤注一掷,奋力一搏。
然而现实却是:绝大多是资质平庸的人都在默默等待着三十而立的“最终审判“。
他们可能是坐在你身旁的同事甲,可能是边吃早餐边赶地铁的路人乙,也可能是寒风中穿梭在大街小巷里的外卖小哥丙等等,不一而足。
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在30岁事业有成,相反,摆在更多年轻人面前的,是各式各样的困窘与不安。
3
今天我所谈论的三十而立,是希望大家在这个现代、多元、包容的社会里,正视年轻人多向的选择。
哪怕我们已到而立之年,无房无车,未婚无子,也不应该被社会所遗弃,不应该遭到无穷尽的道德绑架。
30岁,只要认清自己,知道自己是谁,能做什么,要到哪去?这就是立。
30岁,只要我们依然永葆学习力和上进心,依然拥有面对未来的勇气和决心,这也是立。
非洲女作家DambisaMoyo在其著作《deadaid》的结束语中写到: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所以,请不要妖魔化30岁,也不要刻意强调这个阶段,做好人生中的每个选择,20岁不算早,40岁也尚不迟。
如果可以,愿你三十而立,有房有车;
如果不行,愿你以梦为马,随处可栖。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