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珍贵电影资料可能有错别字和标点符号没有校对准确,请读者理解)
影片有一个最大的特点我称之为“空镜对位法”( centrepoint a plan vide)。
故事由若干情节段落组成,在段落之间,阿伦·雷乃依据心理情绪的需要,反复穿插了一组空镜头。这些从时间上讲非常没有规律的空镜伴随低沉、哀怨的弦乐和提琴音展现一个黑色的、空冥的天空中飞舞着细密的雪花。
这些与故事并行的声画单元与剧情段落的关系像古典音乐中的对位法两种不同性质的影像构成的一种和谐烘托出影片整体美学气氛和精神状态。在故事中死亡从一种强有力的预感演变成主人公的命运现实这个过程始终伴随着那些空镜头。阿伦·雷乃极有力地控制了空镜头段落在创造死亡气氛上的作用将死亡恐惧“具形化”,以阴暗的光线、寂静的房屋、神秘的丛林和欢快的流水将西蒙的死亡感知“视觉化”。
伊丽莎白在西蒙死后主动选择了以爱赴死的选择代表着她追求的“向死之爱”超越了世俗肉身快乐(Ero),放弃宗教的救赎( Agapes.指宗教早期的爱筵)走向无边的黑暗。雷乃的这种空镜对位法与伯格曼的呼喊与低语}有相似之处都是用一组与故事平行的影像序列表达对死亡的严肃思考。
在{呼贼与低语冲,与剧情段落协和的是红色背景中三位女主人公的面部特写而向死之爱则是飘着白色雪花的空镜头伯格曼试图展现了三个女人面对死亡时痛苦、恐惧的内心世界而阿伦·雷乃则把死亡与爱、信仰缠绕在一起突出人在面对死亡时复杂的理性状态和本能状态。
向死之爱的形式比呼碱与低语更加频繁、突然和带有强迫性,时常会突然打断观众的情绪,在两组不同的影像体系建立起一个更加深刻的主题,并赋予音乐以强大主动性。
因为音乐让时断时续的空镜头产生了内在的连续性直接运用了古典音乐的对位法观众伴随影音单元的突然插入,建立起与正常叙事不同的节奏和情绪这种效果格外明显。观众开始时会对这种做法产生反感和疑惑,但随着频率和强度的增加,不得不主动给这些镜头创造一种意义。应该说这是一种有风险,但效果还算不错的尝试。http://www.meiwenjx.com/article/44602.html
芳名卡门 Prénom Carmen (1983)
导演: 让-吕克·戈达尔
编剧: 安娜-玛丽·米埃维尔
主演: 玛鲁施卡·迪特马斯 / 贾克·鲍那非 / 米里昂·鲁塞尔
类型: 剧情 / 喜剧 / 爱情 / 音乐 / 犯罪
制片国家/地区: 法国
语言: 法语
上映日期: 1983-09(威尼斯电影节) / 1984-01-11(法国)
片长: 85 分钟
又名: First Name: Carmen